大明:殿下请登基第250章 人地都去哪儿了
地方把持铸币,手握钱粮,虽然谈不上造反,但是皇帝政令就削弱了几分。</p>
现在,宝泉局虽然不铸币了,但可以转换方式,变成银行,不过这得以后再看着办。</p>
至于陈循,当然是支持圣人的,毕竟这里面的,那十二枚银币里多出来的一枚,可以看作是白赚的,而这一枚银币,有一半,是收入国库的。</p>
另一半?自然收入内帑!</p>
那可是纯收入,朱祁钰给陈循的那一半,还要扣去给宝源局工人的月例什么的,才不是净利润。</p>
朱祁钰可不是和其他皇帝一样,为了满足自己奢靡的生活。</p>
相反,如果内帑富裕了,他才能做更多的事情。</p>
火耗这种东西,文武们还不太了解,打的就是信息差。</p>
和铜钱相比,这银币的利润要大的多。</p>
内阁大臣可不像叶盛这样鲁莽,他们要问,可以等常朝的时候,在文华殿问。</p>
此事揭过,便是下一事。</p>
兴安宣读了去年天下户口税收,随后又将各地巡查组所汇总的消息数据读了一遍。</p>
大明去年九百四十九万七千一百六十五户;人口五千三百一十七万一千七十口,田地四百三十五万七百六十三顷一十六亩。</p>
相较于前年,多了三万三千七百六十八户,但是田赋税收少了二百五十一万七百五十九石。</p>
人口增加三十六万三四二十四口,若是预计的话,应该和土木堡相互抵消一下。</p>
但这不过是纸面上的数据,如果光凭这个,大明可是蒸蒸日上。</p>
如果做一个平均算法,可以算出纸面上的田地平均每顷收税五石半,与前年每顷六石半刚好差了一旦石。</p>
而且,田地虽然多出了,十九万顷,但是税收还是少了。</p>
天命元年统计的是正统十四年的数据,此消彼长,就算将土木堡的损耗给带进去,那些消失的人和钱粮,去哪里了?</p>
“光是京畿一地,退还的田亩就达千顷,其中核查丁户,不在籍者不知凡几。”</p>
朱祁钰大手拍在御案上,怒斥着:“当朕是蠢货吗?自洪武始,太祖百废待兴,两千六百万石,那是洪武十四年,此后逐年上升,朕问你们,如今大明立国多久,若以年增长人口三十六万,自今为何天下户口还是五千余万?”</p>
人去哪里了?仁宣之治所诞生出来的人都去哪里了?</p>
别提什么靖难,文武们也不敢说,大明没有限制生育,甚至是鼓励,可是人口一直不上不下。</p>
田地自洪武到如今,也没有多大的增长,要么是有人藏匿了人口,要么是整个大明频繁爆发战乱,如土木堡一样,大面积的削减一整年的人口增长才能做到这模样。</p>
朱祁钰要撕下这遮羞布,把大明血淋淋的一面展现在满朝文武面前。</p>
真以为大明很大,你吃一点,我吃一点都没事?</p>
“诸位明公,朕,问你们话呢?”</p>
朱祁钰收敛了气势,但依旧保持着威压。</p>
奉天殿内,一片沉默,大部分文武,其实根本不了解数据所包含的意义,有的甚至只会基础的加减法。</p>
“难不成,这些人和地,都被宗室占了?”</p>
见状,朱祁钰轻哼一声,没有请奏的田地,宗室现在靠的是投献和侵占,这两者是相互交织的,投献的田地也可以是一些地主侵占百姓田地之后再投献,就如同洗钱一般。</p>
“陛下,乡野之民,佃户十之八九,私租泛滥,农户守不住自家田地,请陛下改法。”</p>
陈循左右看了看,随后和于谦对视了一眼,出班沉声说道。</p>
喜欢大明:殿下请登基请大家收藏:()大明:殿下请登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