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殿下请登基第742章 好心还是坏心
因为去年冬天棉花涨价,而今年的农户就选择多种棉花。</p>
朝廷要避免棉花高价,但也要避免棉花贱价。</p>
发挥棉花的价值,其中就有月事巾。</p>
用棉花做月事巾,只要控制薄厚,就能控制成本,搭配着纸张,做出一次性月事巾。</p>
而作为可降解材料,处理起来也更加方便。</p>
不过,其质量当然比不上后世的高科技。</p>
至于从女校开始普及,并不是说就放弃其他妇女,而是女校女生还未生育,更有素质且更听话,能够更好进行科普。</p>
陈凝香作为京城商会会长,又是女子,来做这种事情,也十分合适。</p>
随着农户收割庄稼之后,大量的农户迎来了各种走商前往各村子之间所形成的市集。</p>
整个京城周边,来来往往的人更多。</p>
而京城之中,更是吸引了那些手中有了闲钱的农户,有着距离上的优势,聪明的农户早就想到倒卖城里的东西,也加入了走商的行列。</p>
如此下来,大量的人开始流动起来。</p>
朝廷的衙门为了应对如此流量,不得不作出招收临时工的决定。</p>
另一边,朝堂上,朱祁钰摆出三份奏折,点出三个名字。</p>
“这三份奏折,皆是吸引商会参与铁路建设运营,节省国库开支的建议。”</p>
朱祁钰那平淡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随后问道:“诸卿以为如何?”</p>
被点出来的三个人,看着群臣没有发声,便开口,慷慨陈词,诉说商会参与铁路运营的各种好处。</p>
无非就是单单西山到京城的铁路就耗费数百万两,而往后的廉价运营模式,代表着要想收回成本,需要不知道多久。</p>
再加上盐业和矿业的模式,让商会加入,利大于弊。</p>
听着下面臣子的这些话语,朱祁钰也知道,这是部分商会在暗中推动。</p>
华夏从来就不会少什么聪明人,朝廷的告示,自然会有人看出来。</p>
三人一一列举了之后,目光看向了前排的尚书们。</p>
朝廷的决议,除了皇帝,就是尚书的话语权最大,若众尚书一心,圣人也要考虑一下。</p>
不过,他们发现,尚书们都没有说话,就连上首的朱祁钰,半阖着双眼,也没表达认可或者否定。</p>
许久之后,陈循出列,道:“陛下,国库尚且充盈,铁路之事,可由国库负担。”</p>
“大司徒,难道让商会为朝廷减负不好吗?”</p>
“对啊,大司徒,总不能让商贾都白白赚钱,现在正是付出的时候。”</p>
提议的人顿时就开口解释。</p>
“好了,还不退回去。”</p>
吏部尚书王直侧身看向三人,虽然他们中仅有一人属于吏部,但在朝堂上,也不得不听吏部尚书的话。</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