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李教授一生的总结(1/1)

作者:今宵梦醒无酒

娱乐巨擘:千亿导演的全球崛起第304章 李教授一生的总结

今日一来。 沈清在李教授这里获得了太多太多。 这种事情放在武侠小说里面,便就是师父将自己一生的功力全部传授给了自己的爱徒。 李教授从业已然有六十年的时间。 目录里面,是李教授罗列的十三个问题。 沈清浏览一遍,发现每一个问题都是当今电影人必须知晓的问题。 这十三个问题分别为: 什么是娱乐圈? 电影的观众到底是谁? 电影到底是不是大众化的传播媒介? 根据实际情况,应相应的改变生产发行放映的政策。 市场信息 合理且高效率的质变体系。 电视是用视听形象来讲故事的。 明星是怎样诞生的? 性和暴力的问题。 佳莱坞电影是艺术吗? 电影制片法。 类型片具体是怎样产生的? 娱乐圈与传统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关系。 看到这些问题,沈清仿佛梦回课堂。 这些问题,新旧交杂。想必李教授到今天对于这些问题也拥有了全新的看法。 沈清望着厚厚的一本书,陷入到了沉思之中。这就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李教授来说,这可能是他一生之中最珍贵的东西。 “谢谢你,老师。” “孩子,你不需要谢我什么。” 师徒二人阔别了七年的时间,再次相逢,便就有了聊不完的话题。 一老一小,时而欢笑,时而感叹。 在京城影视学院共学习了四年的电影,那段岁月还真是如梦如真。 沈清认真好学,十分有天赋。李教授无论是在生活之中还是在学业之中,都帮助了沈清太多太多。 这一聊,就是小半天的时间。 看天色已经不早,沈清想要邀请自己的老师去吃饭。 李教授却拒绝了,他说道。 今天晚上将会有一场很重要的学术会,他实在是推脱不开。 说实话,看到自己精心培养的学生现如今已经拥有了这样的成就,他何尝不想要多聊一会儿。 可惜今天的这场结束会真的太重要了。 沈清也不想要继续打扰自己的老师,再次道了声谢之后,便就准备离开。 就在沈清刚刚要走出李教授的办公室时,李教授突然之间叫住他。 “老师,还有什么事情呢?” “加油!” 听到自己的老师说出这样的话,沈清忍俊不禁。 也许在李教授的心中,自己的身份不仅仅是他的学生。李教授大多数的情况之下都会称沈清为孩子,而不是直接叫他的名字。 关系也就在不知不觉间被拉近。 沈清走出了教学楼,感到豁然开朗。 此时是放课时间,大部分人都已经准备去吃晚饭,教学楼里的人较少。 教室灯光还亮着,很多人吃完了晚饭,便就要到新一轮的学习之中。 每个人都以各自的方式去享受着他的大学生活。 离开了学校,街边的小摊依旧十分热闹。 今天的所有时间,沈清不想要工作,只想要追忆自己的曾经。 此时的沈清还没有吃饭,就在这时,电话响了起来。 是苏月灵打过来的。 她想要知道沈清什么时候回家。 沈清看了一眼腕上的手表,接着表示自己大概晚上九点钟就会回家。 苏月灵知晓的这件事情之后。“那你早些回来,我给你做饭。” “嗯,好。” 刚挂断了电话,不知为什么,沈清对dvd影碟拥有着一种别样的情怀。 沈清已经走到了一家影碟店的门口。 在上大学期间内,沈清大部分的钱都花在这家影碟店里面。 他经常性的买碟片,阅片量在大学期间就已经变得十分吓人。 刚刚走进影碟店,摆放在最前面的便就是自己的影片。 有单部电影的影片,也有自己作品的合集。 看到合集版本,沈清迟疑了一下。 好像自己没有发行过这一版本吧…… 看来是盗版。 对于穷学生来说,这种压缩碟片何尝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同样的价钱,可以看更多的影片。 货架很多,上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dvd影碟。 即使已经过去了十年,这家店依旧没有变化。 老板仍旧是根据电影的类型及导演名进行分类。 你想要看那一种类型的影片,只要到相应的分区就可以了。 很多大学生都在认真的挑选着,沈清能够听到他们热切的讨论。 “我跟你说,库斯图里卡最优秀的作品一定是《地下》,别犟!” “《地下》这部影片确实优秀,而且也最出名,但我仍旧觉得最优秀的作品是《流浪者之歌》。” “你看没看过库斯图里卡的电影?《地下》肯定是最优秀的片子,而且上课拉了那么久,这部电影是库斯图里卡的美学集大成者。” “我不那样觉得,我还是喜欢《流浪者之歌》,同样我觉得这部影片的艺术成就更高。” “呵,那我问你,欧洲戛纳电影节为什么把金棕榈奖颁布给了《地下》,为什么《流浪者之歌》只获得了提名。” “你这么讲话就不对了,奖项又不能够代表什么。《流浪者之歌》也入选了idb榜单好吧。” “入选?那你跟我说《地下》和《流浪者之歌》两部电影的哪部评分高?” 听到两个稚气未退的大学生讨论库斯图里卡,沈清在一旁静静的听着。 一时间也觉得十分好笑。 学生们的想法一直都是锐利的,他们往往追求着一场争论的胜利,十分不服输。 无论是《地下》,还是《流浪者之歌》。 它们都是好作品,没有必要去争论什么。 只是个人考虑的角度不同。 绕开的战争历史片区,沈清又听到了新的讨论声。 毕竟是电影学院的学生,经常能够听到他们讨论某位导演的电影风格。 沈清听到有人在讨论路易马勒的《通往绞刑架的电梯》。还有人在讨论大岛渚《青春残酷物语》用现代的视角来看,到底是不是一部好的电影? 时而还能够听见一两个较为冷门的导演。 让沈清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人在讨论韩国电影导演李晚熙,也许是选修了韩国电影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