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沙:我在时间缝隙里整活第218章 东汉
时间和萧处楠穿越到了东汉。</p>
如果时间和萧处楠穿越到了东汉,他们将会进入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气息的时代。东汉(公元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是汉朝的后半段,由光武帝刘秀建立,定都洛阳。以下是他们可能会遇到的一些情况:</p>
1 文化繁荣:东汉时期,儒家学说继续发展,同时佛教开始传入中国,道教也逐渐形成。</p>
2 科技发展:这个时期有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和创新,如造纸术的改进、水力磨坊的使用、以及医学、天文学等领域的进步。</p>
3 政治稳定:东汉初年政治相对稳定,但后期出现了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情况。</p>
4 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一定的发展,丝绸之路的贸易也在这个时期继续繁荣。</p>
5 军事扩张:东汉时期,中央集权逐渐加强,对外也进行了一些军事扩张。</p>
6 艺术成就:东汉时期的艺术成就包括壁画、雕塑、画像石等,其中最着名的可能是汉画像石。</p>
7 社会生活:他们可能会体验到当时的服饰、饮食、居住、交通等社会生活方面的特点。</p>
8 历史事件:东汉时期有许多着名的历史事件,如班超经营西域、王莽篡汉、黄巾起义等。</p>
9 人物: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历史上的着名人物,如光武帝刘秀、科学家张衡、医学家华佗、军事家班超等。</p>
如果他们想要更好地融入这个时代,他们需要了解当时的社会习俗、礼仪和法律,同时也要注意安全,因为那是一个医学和科技水平与现代相比有很大差距的时代。</p>
东汉时期人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具有以下特点:</p>
1 婚姻家庭:婚姻多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多数人在婚姻上缺乏自主权。</p>
2 礼仪制度:礼仪制度在东汉时期占据重要地位,人们非常注重礼仪规范,尊重长辈、尊敬师长是社会风气中的常态。</p>
3 食品饮食:米饭成为主食,面食逐渐兴起。人们还喜欢食用各种蔬菜、水果和草药,注重饮食的营养健康。酒也是重要的饮品。</p>
4 服饰习俗:人们趋于简约的服饰风格,注重色彩的搭配和细节的处理。绅士们常穿着长袍和长裤,头戴帽子或头巾,妇女则有相应的服饰。</p>
5 娱乐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包括音乐、舞蹈、杂技等。</p>
6 庄园经济:豪强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常采取田庄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具有极强的自给自足性质。</p>
7 手工业:东汉时期冶铁技术、纺织业、漆器业和陶瓷业都有很大的发展。</p>
8 市场交易:东汉政府在各城市设“市”以便利商业经营和收税,乡村集市定期定时举办,与周边民族有定地定期的“合市”。</p>
9 夜市兴起:东汉时期出现了夜市的萌芽,打破了以往朝代的禁锢。</p>
10 贸易发展:东汉对西域的商业交换活跃,商人自行结伙组成商队,沿丝绸之路进行贸易。</p>
11 城市繁荣:东汉的宽商政策推动了洛阳、南阳等一大批工商城市的兴起,首都洛阳人口达到百万以上,非常繁华。</p>
12 教育:光武帝重视教育事业,建立太学,太学生达3万多人。邓太后还创办了男女同校学堂,推动了教育的发展。</p>
13 思想:东汉时期儒学盛行,王充的《论衡》提出了无神论,构建了相对系统的无神论思想体系。</p>
14 文学:汉赋、五言古诗和《说文解字》等文学作品丰富,对后世有深远影响。</p>
15 史学:班固所着的《汉书》是中国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3 医学: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提出的辨证施治原则至今仍被中医广泛使用。华佗则以外科手术和麻醉技术闻名,虽然具体的历史细节可能有争议,但他对医学的贡献仍被纪念。</p>
4 数学:《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着作,其中的许多数学原理和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分数的运算、盈不足问题等。</p>
5 天文学:张衡的浑天仪是模拟天体运行的重要仪器,对后世天文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p>
6 农业技术:东汉时期农业技术的进步,如新型农具的发明和改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这对后世农业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p>
7 瓷器制造:东汉时期瓷器的烧造技术是中国古代对世界的一大贡献,瓷器的制造技术对后世的工艺美术和日常生活用品产生了深远影响。</p>
8 冶炼技术:东汉时期的冶炼技术,特别是铸铁技术的进步,为后世的金属加工和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p>
9 水利工程:东汉时期水利技术的发展,如有效的灌溉和防洪系统,对现代农业和城市规划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p>
这些科技发明不仅在当时推动了社会进步,而且对后世的科技发展产生了持久的影响,许多现代技术和发明都是建立在古代发明的基础之上的。</p>
东汉时期的医学成就对现代医疗体系和治疗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1 临床医学发展: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和方剂学发展奠定了基础。现代的中医教育和临床实践仍然会借鉴这部着作中的理论和治疗方法。</p>
2 辨证施治原则:张仲景提出的辨证施治原则,即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差异来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一理念在现代医学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p>
3 方剂学:《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至今仍被广泛使用,为现代中医药方剂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p>
4 外科手术:华佗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外科手术的先驱,他所创制的“麻沸散”是世界史上最早的麻醉剂之一,为现代麻醉学的发展提供了启示。</p>
5 医疗体育:华佗创立的“五禽戏”是中国古代医疗体育的开端,对现代的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有着深远的影响。</p>
6 草药应用:东汉时期的草药知识为现代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药材资源和配方。</p>
7 医德医风:张仲景和华佗等名医的医德医风,强调医者仁心和对患者的关怀,对现代医疗职业道德的树立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p>
8 医疗卫生制度:东汉时期的医疗制度为后世的医疗卫生体系提供了早期的模式,尽管与现代医疗卫生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对医疗服务的探索对现代体系有一定的影响。</p>
总的来说,东汉时期的医学成就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现代的医疗体系、治疗方法、药物研发、以及医疗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持续的影响。</p>
如果在东汉时期时间和萧处楠想要进行科技发明,他们可能会面临以下挑战:</p>
1 技术限制:东汉时期的技术条件有限,很多现代的制造技术和材料可能无法获得,这可能会限制他们的发明创造力。</p>
2 知识体系:他们需要掌握当时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这与现代知识体系有很大差异,需要时间去学习和适应。</p>
3 社会接受度:新的科技发明可能会受到传统观念和习俗的阻碍,需要努力说服社会接受和采纳新事物。</p>
4 资源获取:可能难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资助来进行研究和开发。</p>
5 政治环境:东汉后期政治动荡,可能会影响到科技研究的稳定性和连续性。</p>
6 文化差异:需要适应当时的文化背景,科技发明必须符合当时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需求。</p>
7 传播和推广:发明的推广可能受限于交通和通讯手段的落后,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进行传播。</p>
8 知识产权保护:当时的社会可能缺乏现代意义上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p>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东汉时期也有许多科技成就,如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九章算术》的编纂、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的贡献等。如果他们能够结合当时的科技水平和社会环境,发挥创造力和智慧,也有可能做出重要的科技发明。</p>
在现代进行科技发明,可以利用的优势包括:</p>
1 先进的技术和工具:现代科技为发明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具和平台,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p>
</p>
2 丰富的信息资源:互联网和数字图书馆提供了海量的资料和数据,有助于研究和开发。</p>
3 全球化的市场:全球市场为科技发明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机会。</p>
4 政府和私人的资助:政府科技项目资助、风险投资和众筹等为发明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p>
5 知识产权保护:现代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了发明者的权益,鼓励创新。</p>
6 教育和研究机构:大学和研究机构提供了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的平台。</p>
7 国际合作:跨国合作和国际交流为科技发明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和资源。</p>
面临的挑战包括:</p>
1 技术快速发展: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发明者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p>
2 高成本:研发成本高昂,尤其是高科技领域的发明。</p>
3 激烈的竞争:全球竞争加剧,需要在创新和效率上保持领先。</p>
4 法规和伦理问题:科技发明需要遵守法律法规,并考虑伦理和社会影响。</p>
5 技术滥用的风险:科技的不当使用可能导致安全和隐私问题。</p>
6 环境和可持续性问题:发明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性。</p>
7 全球化的不确定性: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全球供应链和市场。</p>
8 技术与社会的融合:需要考虑技术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和文化环境。</p>
9 国际政治和贸易摩擦:可能影响跨国合作和市场准入。</p>
10 技术标准化:新技术需要与现有标准兼容,推动标准化过程可能复杂且耗时。</p>
综上所述,现代科技发明者可以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同时需要应对多方面的挑战。</p>
在现代科技发明中,平衡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p>
1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创新者需要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它是激励创新和保障创新成果的重要手段。</p>
2 利用现代科技: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提高知识产权的审查质量和效率,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p>
3 遵循法律法规:创新过程中要遵循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确保创新成果的合法性,并及时申请专利或商标保护。</p>
4 积极参与立法:创新者应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过程中,为保护自身权益提供法律依据。</p>
5 国际合作与竞争:在全球化背景下,创新者需要关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加强国际合作,同时维护自身的国际竞争力。</p>
6 提高知识产权质量:创新者应注重提升知识产权的质量,创造高价值的专利,以实现更好的市场保护和商业价值。</p>
7 合理运用知识产权策略:企业或个人应合理运用知识产权策略,如专利布局、许可、转让等,以实现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和价值最大化。</p>
8 关注新兴领域立法:对于新兴科技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需要关注相关立法动态,以应对新挑战和保护创新成果。</p>
9 强化全链条保护: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出发,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提高保护的系统性和有效性。</p>
10 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利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数据质量,维护数据安全,完善知识产权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和服务规范。</p>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在保护创新者权益的同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p>
东汉时期的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p>
1 生产工具的改进:东汉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得到了显着改进。出现了短辕一牛挽犁,操作灵活,便于在小块农田上耕作。此外,全铁制犁铧的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使得起土省力,可以深耕。新型的全铁制耕作工具也逐渐增多,如曲柄锄和铁制钩镰等。</p>
2 水利工程的发展:东汉时期水利建设成就显着,如灵渠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灌溉水平。各地发现的东汉墓葬里,经常可以看到水田和池塘组合的模型,显示出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先进的水利管理系统。</p>
3 牛耕技术的推广:东汉时期,牛耕技术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推广。铁犁牛耕技术已从中原向北方高原和江南一带推广,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p>
4 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东汉时期的农业经营十分注意时令节气,重视杀草施肥,根据不同土壤的性质种植不同的作物,并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这种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模式,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p>
</p>
5 农作物品种的多样化:东汉时期的农作物种类丰富,除了传统的粟、麦等谷物外,还有各种蔬菜、水果和草药等。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作物的种植和品种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p>
6 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东汉时期,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农产品加工工具有了显着进步,如陶风车、陶磨盘模型的出土,说明农产品加工技术得到了提升。</p>
7 农业经济的繁荣:东汉时期,农业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p>
8 农业政策的支持:东汉政府重视农业发展,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如推广牛耕、兴修水利、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等。</p>
总的来说,东汉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管理水平和农业经济都有了显着的进步和发展,为后世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p>
东汉时期的农业技术取得了显着进步,对现代的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4 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东汉时期的农业经营十分注意时令节气,重视杀草施肥,根据不同土壤的性质种植不同的作物,并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这种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模式,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 。</p>
5 区田法的推广:东汉时期继续推广西汉后期发明的精耕细作的区田法,不择地势,强调地力的应用,并在区田里使用“骨汁、粪汁渡种”,这是我国农业史上最早开始运用的浸种施肥法 。</p>
6 农业产量的提高:由于水利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的进步,东汉的农田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提高。据《东观汉纪》记载,章帝时,张禹在徐县开蒲阳旧陂,垦田4000余顷,得谷百万斛,每亩产量在两三斛之间,与西汉初期相比,增产了三倍 。</p>
这些进步不仅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后世的农业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p>
东汉时期的手工业在技术和规模上都取得了显着的进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1 冶铁技术:东汉时期冶铁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光武帝时期,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机,这一发明极大地推动了冶铁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冶铁效率。此外,东汉时期还发明了“百炼钢”技术,即将炒钢反复锻打,炼成含碳量高、含杂质少而组织均匀的优质钢。</p>
2 陶瓷业:东汉时期,制陶业进一步发展,已经能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创新。</p>
3 纺织业:纺织业是东汉的重要手工业部门,可以织造多种丝麻织物,并能染出十余种颜色的丝织品。蜀锦、越布、齐的方空毂和冰纨等都是当时的名产品。</p>
4 造纸业:蔡伦在东汉时期改进了造纸术,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及破鱼网等作为原料,大幅降低了造纸成本,使得纸张得以广泛使用和传播。</p>
5 漆器工艺:东汉时期漆器工艺水平很高,尤其是广汉及蜀郡的工官制器最为着名。</p>
6 酿酒业:东汉时期酒的浓度较西汉有显着提高,酿造业在家庭手工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p>
7 制盐业:东汉政府加强了对盐铁生产的监管和税收,而不直接介入盐铁生产,显示了对盐铁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和管理方式的改进。</p>
8 建筑业:东汉时期砖瓦被普遍运用到建筑中,汉魏洛阳故城中发现的汉代精美瓦当就是证明。</p>
9 金属加工:东汉时期金属加工技术也有所进步,如铜镜的制作繁盛,其形制花纹不断演变,体现了当时铜器制造的高水平。</p>
10 玉器制作:东汉时期的玉器制作继承了战国时代的传统,同时出现了新的变化,如“汉八刀”成为玉器制作工艺的典型代表。</p>
这些手工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当时社会的需求,也对后世的工艺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东汉时期的建筑业在技术和规模上都取得了显着的进步,具有以下特点:</p>
1 木结构技术的发展:东汉时期的木结构建筑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抬梁、穿斗和井干三种主要木构架体系都已出现并趋于成熟。</p>
2 高层建筑的兴起:东汉时期,高层建筑开始增多,如望楼、戏楼、仓楼、水榭、门楼、阙、飞阁等建筑类型。</p>
3 庭院式布局:东汉时期的建筑群布局虽严格按照儒家礼制、阴阳五行的宇宙观进行,但并不严格对称,群体建筑注重整体的均衡与和谐。</p>
4 阙的盛行:阙作为塔楼状装饰性建筑物,在东汉时期大量出现,常建于道路两旁,作为宫殿、庙坛、陵墓入口的标志。</p>
5 园林建筑:东汉时期的园林建筑保留了先秦宫苑的某些传统,如筑有相当数量的高台,高台上建水榭等。</p>
</p>
6 屋顶艺术:汉代屋顶形势舒展而优美,坡度平缓,屋面多直坡而下,檐口、脊多是直线。</p>
7 砖石结构的应用:东汉时期砖墓普遍流行,木椁墓式逐步消失,砖石结构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p>
8 装饰艺术:汉代建筑装饰轮廓粗犷、线条简练、浑然古朴、简繁对比强烈、生动传神。</p>
9 瓦当的使用:汉代瓦当多为圆形,纹饰多样,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两汉建筑的重要特征。</p>
10 建筑的礼制化:东汉时期的建筑在布局和设计上更加注重礼制,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p>
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东汉时期建筑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发展。</p>
东汉时期的商业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显着特点:</p>
1 货币市场的发展:东汉时期,货币系统主要由铜钱组成,铜钱的使用促进了商品交易的便利,有助于统一国内市场的经济秩序。</p>
2 商业道德的逐渐形成:商业道德开始逐渐形成并得到重视,商人在商业活动中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以维护商业秩序与公平竞争。</p>
3 农业生产与手工业的推动: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生产较多,商品比西汉多,市场亦有所扩大,城市中都设有交易商品的市。</p>
4 交通事业的发达:商品交换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达,中原地区的陆路和水路交通都有新的发展,中原与边疆地区的交通也有所发展。</p>
5 地区经济的不平衡:由于地主庄园的普遍存在,自然经济特点突出,对商业的发展有所限制,导致东汉商业发展特点是既发展却又不很兴盛。</p>
6 国际贸易的扩展:两汉与西域的贸易盛行,海上交通也得到发展,中国商船可到达锡兰岛的狮子国一带,与印度也有直接交通。</p>
7 城市化进程:当时的城市如长安、洛阳、成都等都有了相当规模的发展,城市中心的集贸市场活跃,有专门的官员负责管理市场、征收商业税、制定标准的商品价格和批准买卖契约。</p>
8 贸易物品的多样性:汉朝的商业贸易物品种类繁多,包括农产品、食品、家用器具、铁制工具、丝绸、漆器、铜器等,这些商品在城市市集上广泛交易。</p>
这些特点不仅推动了东汉时期商业的发展,也为后世的商业和贸易活动奠定了基础。</p>
东汉时期的货币系统主要基于五铢钱制度。五铢钱是东汉时期最主要的货币形式,它继承自西汉,并继续作为官方流通货币使用。以下是东汉时期货币系统的几个显着特点:</p>
1 五铢钱的广泛流通:东汉时期,五铢钱是标准的货币单位,其重量和尺寸都有统一的规定,这体现了货币标准的统一化。</p>
2 货币铸造权的集中:政府对货币铸造权进行了集中管理,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统一货币发行,以防止私铸货币的流通。</p>
3 货币的材质与重量:东汉五铢钱一般由铜制成,重量大约在3克左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的重量可能会有所减轻。</p>
4 货币的贬值:东汉末年,由于政治动荡和经济问题,出现了货币贬值的现象。例如,董卓在公元190年左右发行了质量较差的货币,导致货币大幅贬值。</p>
5 实物货币的使用:除了金属货币,东汉时期也存在实物货币的使用,如粮食、布匹等,特别是在货币贬值严重时,实物货币往往成为更稳定的交换媒介。</p>
6 货币制度的改革:东汉时期进行了一些货币制度的改革,包括铸造新币和调整货币的重量与成色,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p>
7 货币的形制变化:东汉时期的五铢钱在形制上有所变化,如出现了剪边五铢和磨边五铢,这些变化反映了当时货币流通和使用中的实际问题。</p>
8 货币铸造与流通制度:东汉时期,货币铸造的管理机构与执行机构是分离的,中央太尉属下之金曹对货币铸造进行宏观调控,而具体的铸造权则下放到地方郡县。</p>
9 货币对经济的影响:货币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东汉时期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货币贬值往往导致物价飞涨,经济混乱。</p>
东汉时期的货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和贸易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贬值和私铸等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逐渐加剧,最终导致了货币系统的崩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末年政治和经济的动荡。</p>
东汉时期货币系统崩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p>
1 政治动荡: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和内乱不断,导致中央政府对货币铸造和流通的控制力下降。</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2 货币滥发: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和战争开支,政府大量铸造货币,导致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p>
3 私铸货币:由于官方货币价值下降,民间私铸货币行为猖獗,进一步破坏了货币的信用和稳定性。</p>
4 经济结构变化:东汉时期,地主庄园经济盛行,导致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货币经济相对萎缩。</p>
5 社会矛盾激化:货币贬值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使得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p>
【注:摘自百度百科:</p>
东汉(25年—220年),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 [1]</p>
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并延续“汉”为国号,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4]然后消灭各地军阀,统一天下,设立台阁制、推行度田令加强中央集权,开创光武中兴。 [3]明章二帝在位期间,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史称明章之治。 [5] [171]汉和帝时期击败贵霜帝国, [205]迫使匈奴西迁,复收西域, [204]通使罗马,实现中国与欧洲首次直接交往, [227]国力到达顶峰,史称永元之隆。 [6-7]中后期权归女主,六后临朝。 [206]邓太后以女君之名亲政, [198]推行一系列改革,复平天下,史称“和熹盛东汉”; [200] [203]汉安帝亲政后朝政腐败,国势倾颓;汉顺帝推行阳嘉新制,中兴东汉; [214]桓灵二帝兴起党锢之祸,引发黄巾起义,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平叛,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190年,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 [8-9],揭开了军阀混战的序幕。 [10] [11] [12]董卓被杀后,汉献帝东归洛阳 [13],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时期。</p>
东汉沿用西汉制度并进行调整,以适应当时社会状况,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远超过了西汉时期的水平。 [114-115]在此期间,佛教传入中国,道教诞生,汉服定型 [250],夜市兴起 [249],蔡伦改进造纸术,邓绥开创男女同校的先河, [240]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许慎着成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228]汉顺帝开辟科举制的萌芽, [241]印刷术雏形拓印问世 [253],史学家司马光评价道:“自(夏商周)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 [229]</p>
相关星图</p>
查看更多</p>
东汉历任皇帝</p>
共14个词条1054万阅读</p>
刘秀</p>
东汉第一位皇帝</p>
刘庄</p>
东汉第二位皇帝</p>
刘炟</p>
东汉第三位皇帝</p>
刘肇</p>
东汉第四位皇帝</p>
东汉太常</p>
共4个词条5647阅读</p>
皇甫嵩</p>
皇甫嵩(?—195年),字义真,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人。名将皇甫规之侄,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中国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的重要将领。皇甫嵩少时好诗书,习弓马。汉灵帝时被征为议郎,迁任北地太守。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灵帝令其为左中郎将、持节,前往颍川郡镇压黄巾军波才部,后击退波才,封都乡侯。十月,奉命北上,领军与张梁激战于广宗(今河北威县东)。次月,又击杀张宝于下曲阳(今河北晋州市),升左车骑将军,兼冀州牧,封槐里侯。中平二年(185年),被宦官诬告,罢左车骑将军。中平五年(188年),出任左将军,与所督前将军董卓合兵往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专权,任命皇甫嵩为城门校尉。皇甫嵩至京师,董卓立即下令将其逮捕,欲杀之。因众人求情,改任议郎、御史中丞。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诛,皇甫嵩任征西将军,继为车骑将军、太尉、光禄大夫、太常。兴平二年(195年),皇甫嵩病卒。皇甫嵩一生为人爱慎尽勤,先后上表陈谏有补益者五百余事,皆手书,毁草稿,不宣于外。又不置亲信下士,门无留客,时人皆称其忠贤廉明。其身经灵、少、献三帝,始终忠于朝廷,屡建战功,平乱维稳。虽多次被诬陷,但刚直不阿,不参与党锢,还谏言赦免。忧国扶民,德布天下,为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p>
赵岐</p>
赵岐(?-201年),字邠卿。京兆长陵县(今陕西咸阳)人。东汉末年官员、经学家、画家。初名嘉,字台卿,后因避难而改名。赵岐年少时即有才艺。汉桓帝时因得罪宦官而逃至北海卖饼,被孙嵩救至家中,藏于复壁内数年,后被赦出。延熹九年(166年),应司徒胡广辟命。后拜并州刺史,又因党锢遭禁十余年。光和七年(184年),拜议郎。累迁敦煌太守,赴任途中遭劫持,经诡辩才幸免于难,辗转返回长安。汉献帝迁都长安时,再拜赵岐为议郎,不久迁太仆。李傕、郭汜掌权时,命赵岐与太傅马日磾出使关东。献帝东迁时,他又说服刘表助董承修理宫殿,于是留在荆州,被朝廷拜为太常。建安六年(201年),赵岐去世,享年九十余岁。赵岐善画,《历代名画记》提及他曾自画四贤像于自己的墓中。赵岐对《孟子》研究颇深,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十三经注疏》中《孟子注疏》的注本即是赵岐所作。(概述内图片来源:《古圣贤像传略》)</p>
</p>
任恺</p>
任恺,东汉太常。</p>
张奂</p>
张奂(104-181年),字然明,又名张焕。敦煌渊泉今甘肃省瓜州县)人,后以功移籍弘农郡(今河南灵宝),书法家张芝的父亲。中国东汉经学家、军事家、文学家,“凉州三明”之一。早年师从太尉朱宠,研习《欧阳尚书》,自行删减《牟氏章句》。汉桓帝时,举贤良出身,对策德窦皇后</p>
章德窦皇后(?—97年),史佚其名,世称窦章德、章德太后。右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汉章帝刘炟的皇后,东汉“六后临朝”中帝刘炟的妃嫔,史称“进止有序,风容甚盛”,次年(78年)立为皇后。马太后崩逝后,窦皇后与母亲沘阳公主合谋除掉了宋贵人姊妹、废黜了皇太子刘庆,改立自己的养子刘肇为太子。而后又谮杀刘肇生母梁贵人,并将其父梁竦拷打致死,继而流放梁氏满门,监禁汉章帝的姑母舞阴长公主,贬黜马太后戚族,同时肃清后宫,使宫中无人知晓刘肇生母,为日后窦氏专权扫清了障碍。刘肇即位后,窦氏被尊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开启了东汉太后主政、“六后临朝”与外戚专权的先河,史称“窦氏专权”。她尊崇母亲沘阳长公主,重用自己的兄弟、外曾祖母郭圣通的族人以及闺蜜邓夫人;经济上,废除盐铁官营制度;军事上,派窦宪攻打北匈奴,大破之,成就了“勒石燕然”的战功,收服了伊吾领土并在其地设立“护匈奴中郎将”统辖北匈奴;又任用邓训击溃西羌,助推东汉王朝达到鼎盛时期“永元之隆”。然而她纵容外戚,导致窦氏外戚专权,最后被汉和帝诛灭,窦家为官者皆被罢黜,其本人也被软禁内宫。永元八年(96年)底,窦氏所居的南宫失火,次年(97年)去世,与汉章帝合葬于敬陵,谥号“章德皇后”。</p>
</p>
邓绥</p>
和熹皇后邓绥(81年-121年4月17日),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汉和帝刘肇孙女,长水校尉阎畅之女,东汉“六后临朝”中的第三位临朝称制的皇太后。阎姬颇有才华和姿色,元初元年(114年)入宫,得到汉安帝的宠爱,册封为贵人。元初二年(115年),册立为皇后,专宠妒忌,鸩杀皇子刘保的生母李氏。延光三年(124年)构陷太子刘保,使之被废为济阴王。延光四年(125年),汉安帝驾崩,阎姬成为皇太后,为了久专国政,拥立北乡侯刘懿即位,临朝称制。阎姬临朝期间,处死大将军耿宝、宦官樊丰、虎贲中郎将谢恽、侍中周广等奸臣,流放专权乱政的汉安帝乳母王圣及其女儿伯荣、王永,结束了汉安帝亲政以来“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的局面,继而起用忠直之士来历、提拔并重用阎氏族人。不久,刘懿驾崩,济阴王刘保的乳母宋娥联合中黄门孙程发动“西钟政变”,诛杀阎太后手下的宦官集团,拥立刘保为帝。阎太后得知后,发动“夺宫之变”,派兵捕杀汉顺帝刘保,结果兵败,阎氏外戚及其党羽皆被诛杀,阎姬被迁往离宫居住。永建元年(126年),去世,谥号为思,史称安思皇后,陪葬于恭陵。</p>
梁妠</p>
梁妠(116年-150年4月6日),一说生于106年,安定郡乌氏县(今宁夏泾源县)人。汉顺帝刘保的皇后,大将军梁商之女,东汉“六后临朝”中第四位临朝称制的皇太后,有贤后之称。梁妠聪明贤惠,善做女红,精通经史。十三岁入宫,被封为贵人。阳嘉元年(132年),被立为皇后。建康元年(144年),汉顺帝驾崩,梁妠成为太后,先后拥立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三度临朝称制。梁妠临朝期间,夙夜勤劳,拔用忠良,重用李固、杜乔等贤臣,驱逐宦官,推崇节俭,严惩贪污,兴办教育,使洛阳太学达到3万余生,创下两汉最高纪录。军事上,剿灭“黄帝”马勉与“黑帝”华孟等江淮大盗,讨平西羌、鲜卑及日南蛮夷,使得“海内肃然,宗庙安宁”。外交上,接纳亚美尼亚国王安世高驻华。然而梁妠不能裁抑亲戚,致使兄长大将军梁冀专权暴滥,妹妹皇后梁女莹恣极奢靡,后又诛杀贤相李固、宠溺宦官(有争议),导致天下失望。和平元年(150年),还政于汉桓帝,同年去世,时年三十五(一说四十五)岁,谥号顺烈皇后,与汉顺帝合葬于宪陵。概述图片来源:</p>
汉朝时期各朝代/政权</p>
共4个词条68万阅读</p>
西汉</p>
西汉(公元前202年—8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中央王朝,汉高祖刘邦所建,传十一代十二帝,历时210年,史称为“前汉”,亦有“西京”之称。刘邦和项羽在反秦斗争中,分别发展了各自军事力量。秦亡后,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最终建立西汉,初定都洛阳,后迁长安。汉初吸收秦亡教训,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国策,文景二帝劝课农桑,减省租赋,削弱诸侯王势力,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空前繁荣,全国户口有所增长,史称文景之治。汉武帝继位后,推行推恩令、中朝、刺史、盐铁官营等加强中央集权,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对外开拓朝鲜、南据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奠定汉地基本范围,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使西汉出现强盛局面。汉昭帝继位后,霍光辅政,息兵养民,恢复汉朝国力。汉宣帝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对内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国力极盛,史称昭宣中兴。汉元帝即位后,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西汉开始走向衰败。8年,王莽废除孺子婴太子之位,建立新朝,西汉灭亡。汉承秦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国制,后又有刺史制度,而此时牛耕和铁器普遍流行。西汉时期诸夏人民的文化交融使汉族正式成型,中国人和汉人划上了等号。同时也是中国的黄金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文学、史学、艺术和科技等领域的成就辉煌灿烂,随着丝绸之路,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p>
</p>
新朝</p>
新朝(公元9年1月15日–23年10月6日),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元始五年(公元5年)平帝死后,王莽选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仿效周公居摄践祚,自称“假皇帝”。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自立为帝,改国号曰“新”,建元“始建国”。同时,改国号为新,将京师长安改称“常安”(后增设东都洛阳,常安称西都),史称新莽。王莽称帝后,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推行王田制,限制私有土地持有,超出部分为国有,无土地者由国家分配,一夫百亩,目的是解决西汉后期以来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但完全无法执行;禁赏奴婢;推广国营事业;改革币制等。唯新朝政令繁琐,且朝令夕改,改革最终失败,导致新朝急速灭亡。地皇四年(公元23年),新朝被绿林军推翻,共1帝、15年国祚。经历农民战争后,刘玄建立更始政权。</p>
玄汉</p>
更始政权(23年3月—25年10月)是中国历史上承新朝下启东汉的过渡政权。新末天下揭竿而起,地皇四年(23年)二月,刘玄在南阳淯水之滨被拥立为帝,复国号汉,定都宛城,改元更始,名义上恢复了汉朝统治,光复了西汉末年疆域的绝大部分地区。更始元年(23年)十月,迁都洛阳。更始二年(24年)二月,迁都长安后,朝政日益腐败,地方豪强拥兵自重。更始三年(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逃出长安,十月被迫投降,被封长沙王,随后被杀,更始政权覆灭。更始政权在即将形成的新的统一王朝过程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参与了对旧王朝的否定;一方面,又推动了新的统一王朝的建立。</p>
东汉</p>
东汉(25年—220年),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并延续“汉”为国号,定都洛阳,史称东汉。然后消灭各地军阀,统一天下,设立台阁制、推行度田令加强中央集权,开创光武中兴。明章二帝在位期间,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史称明章之治。汉和帝时期击败贵霜帝国,迫使匈奴西迁,复收西域,通使罗马,实现中国与欧洲首次直接交往,国力到达顶峰,史称永元之隆。中后期权归女主,六后临朝。邓太后以女君之名亲政,推行一系列改革,复平天下,史称“和熹盛东汉”;汉安帝亲政后朝政腐败,国势倾颓;汉顺帝推行阳嘉新制,中兴东汉;桓灵二帝兴起党锢之祸,引发黄巾起义,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平叛,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190年,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揭开了军阀混战的序幕。董卓被杀后,汉献帝东归洛阳,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时期。东汉沿用西汉制度并进行调整,以适应当时社会状况,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远超过了西汉时期的水平。在此期间,佛教传入中国,道教诞生,汉服定型,夜市兴起,蔡伦改进造纸术,邓绥开创男女同校的先河,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许慎着成世界帝、汉和帝、汉顺帝</p>
政治体制</p>
台阁制</p>
选官制度</p>
察举制→阳嘉新制</p>
土地政策</p>
度田令</p>
目录</p>
1国号</p>
2历史</p>
?新末大乱</p>
?东汉开国</p>
?光武中兴</p>
?明章之治</p>
?永元之隆</p>
?和熹盛治</p>
?安帝中衰</p>
?汉顺中兴</p>
?梁氏专权</p>
?桓灵党锢</p>
?战乱灭亡</p>
3疆域</p>
?范围</p>
?行政区划</p>
?地方官制</p>
4政治</p>
?三公九卿</p>
?尚书台</p>
</p>
?其他部门</p>
?监察制度</p>
?选官制度</p>
5军事</p>
?建置</p>
?等级</p>
?兵种</p>
6经济</p>
?农业</p>
?手工业</p>
?商业</p>
?人口</p>
7文化</p>
?教育</p>
?思想</p>
?文学</p>
?史学</p>
?宗教</p>
8艺术</p>
?绘画</p>
?石刻</p>
9科技</p>
?造纸</p>
?印刷</p>
?医学</p>
?化学</p>
?天文</p>
?数学</p>
?农学</p>
10民族</p>
?匈奴</p>
?西域</p>
?乌桓</p>
?鲜卑</p>
?羌族</p>
?蛮族</p>
11外交</p>
?东亚</p>
?南亚</p>
?东南亚</p>
?中西亚</p>
?欧洲</p>
12社会</p>
?服装</p>
?饮食</p>
?娱乐</p>
?婚丧</p>
?孝道</p>
13帝王世系</p>
国号</p>
播报</p>
编辑</p>
刘秀是汉室后裔,延续“汉”的国号,定都洛阳, [2]由于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之东,因此时人称洛阳为“东京” [243],并以“东京”代称东汉 [246],故后世称之为东汉。又西汉在前东汉在后,又称后汉。 [1]而季汉(蜀汉)政权对东汉的称谓是“中汉”,意为“汉之中世”。 [246]</p>
百科x混知:图解东汉政权</p>
历史</p>
播报</p>
编辑</p>
新末大乱</p>
光武帝刘秀</p>
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代汉建新朝之后,先后颁布“王田令”“私属令”等一系列新政,力图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然而,王莽改制触动了大豪强与许多上层官僚的既得利益,遭到激烈的反对与排斥,加之改革的理想化与盲目崇古。终适得其反,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且新朝末年水旱灾害不断,终于在新莽天凤年间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一时间,四方响应,天下大乱。终于使这场由封建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自救式改革以失败告终。</p>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九世孙,父亲刘钦曾任济阳县(今河南兰考)、南顿县县令。 [15]赤眉、绿林起义爆发后,新朝地皇三年(22年),刘秀与长兄刘演为恢复刘姓统治,起事于舂陵,组成“舂陵军”。 [16]王莽地皇四年(23年),刘秀在昆阳之战中一举摧垮新莽大军,标志着新莽赖以维持统治的军事力量消耗殆尽。同年绿林军攻破许昌,王莽死于义军之手,新覆灭。更始帝刘玄北都洛阳后,刘秀被派往河北地区镇抚州郡。乃破王郎,河北之豪强地主率宗族、宾客、子弟先后归附,使他在河北站稳了脚。 [17-18]此后,刘秀拒听更始政权的号令。 [19]同年秋,又迫降和收编了铜马等部农民起义军逐渐自立。不久,与更始政权彻底决裂。 [20]</p>
东汉开国</p>
更始三年(25年)六月,赤眉军拥立汉朝后裔刘盆子为帝,史称建世帝。 [21]同月二十二己未日(25年8月5日),刘秀在鄗(今河北柏乡县)南千秋亭五成陌(今河北十五里铺)即位称帝,国号仍为“汉”,史称汉世祖光武帝,改元建武。时关西号为铜马帝。 [22]</p>
刘秀定都洛阳后,把南阳设为陪都,并开始东汉统一战争,先后消灭了盘踞关中、号称百万的赤眉军,割据陇右称王的隗嚣与盘据西蜀的公孙述等大小数十个割据势力。 [23-25]经过十一年的东征西讨,刘秀终于在36年扫灭了最后一个割据势力成家帝公孙述。 [26]自此,历经新莽末年长达近十九年的纷争混战,中国再次归于一统。 [171]</p>
光武中兴</p>
强项令董宣</p>
刘秀鉴于西汉末期权臣干政、外戚篡国以及地方权重等历史教训,提高中央权威。首先致力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防范功臣、宗室诸王及外戚专权。</p>
刘秀以“柔道治国”为主理念,退功臣、进文吏,使得大多数开国将帅皆以列侯归乡享受优厚待遇,而不参与政治。当时功臣能够参议大政的仅邓禹、李通、贾复三人。这几个人亦深知刘秀心迹,“并剽(消除)甲兵,敦儒学”,以避猜忌。 [27]功臣勋贵虽封为侯,赐予优厚的爵禄,但刘秀禁止他们干预政事。刘秀对其他大臣更为警惕,时任大司徒者多遭打击,如伏湛因事罢官,韩歆因刚直去位,又被逼自杀,欧阳歙、戴涉皆因罪下狱而死,史称“自是大臣难居相任”。 [28-29]刘秀对宗室诸王及外戚的控制更严。建武二十四年(48年),刘秀重申西汉时代的阿附藩王法,严禁诸王交通宾客,结党营私。52年,他借故搜捕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千人”。 [30]汉明帝即位后,更是屡兴大狱,株连极广。</p>
建武二年(26年),刘秀下令整顿吏治,设尚书六人分掌国家大事,进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权力。刘秀一方面进一步抑夺三公职权,使全国政务都经尚书台,最后总揽于皇帝;另一方面,又加强监察制度,提高刺举之吏,如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部刺史的权限和地位。又令全国共并省400多个县,吏职减省至十分之一。</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刘秀还重视生产与人民生活的恢复与发展,开始着力发展生产、提高民生、恢复国力,刘秀还采取了不少措施来安定民生,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建武六年下诏恢复三十税一的旧制。东汉初年的封建租赋徭役负担,比起西汉后期和战争期间有所减轻。他前后九次下诏释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使大量奴婢免为庶人,使流民返回农村,促进生产。同时清查土地,新定税金,振兴农业,使人民生活逐步稳定下来。他统治的时期,遭战乱破坏的生产和生活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人口与垦田数目大大增加,史称“光武中兴”。 [31] [32]</p>
东汉经“光武中兴”,社会的经济有了一定的恢复,文化进一步发展,太学林立,学术气氛浓厚。东汉时期,各地豪强控制大量土地及耕作的农民,建立大型田庄,发展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甚至拥有私人武装力量,这一切都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p>
明章之治</p>
汉明帝</p>
光武帝死后,汉明帝即位。命窦固、耿秉征伐北匈奴。 [33]汉军进抵天山,击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占据伊吾。 [34]因此西域各国皆遣子入侍,帝即位后,不欲因西域疲敝中国而罢遣都护。 [36]</p>
永平十二年(69年),位于今云南、缅甸北部一带的哀牢国,举国内附东汉,汉明帝以其地设永昌郡。 [37-39]哀牢之地,东起哀牢山,西至缅北敏金山,南达今西双版纳南境,北抵喜马拉雅山南麓,哀牢内附初步奠定了中国对云南地区的统治范围。</p>
此外,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已在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明帝听说西域有神,其名曰佛,于是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书及沙门,并于洛阳建立中国帝末年人口已达4300多万。 [42]</p>
明章二帝在位时期,秉承刘秀遗规,对外戚勋臣严加防范;屡下诏招抚流民,赈济鳏寡孤独和贫民前后九次;修治汴渠完成,消除西汉平帝以来河汴决坏;经营西域,再断匈奴右臂,复置西域都护府和戊己校尉。 [43-46]史载“天下安平,百姓殷富”,号称“明章之治”。 [47] [48]汉章帝时期开任用外戚之先河。 [49]</p>
永元之隆</p>
章德窦皇后画像</p>
汉章帝驾崩后,汉和帝刘肈继位,其养母章德窦皇后成为太后,临朝称制, [50]尊崇母亲沘阳公主,重用兄弟窦宪等人,致使窦氏专权。 [51]同时兼用闺蜜邓夫人 [238]与外曾祖母郭圣通的族人。 [237]</p>
汉和帝画像</p>
永元四年(92年)窦太后的闺蜜邓夫人与宠臣郭举共同图谋杀害汉和帝, [236]汉和帝联合大臣丁鸿等人发动政变,扫灭窦氏及其党羽,亲政后励精图治,劳谦有终,讨灭匈奴, [52]击败贵霜帝国, [205]征服西域五十余国,使西亚国家条支、安息以及远在京师洛阳四万里外的海滨国家皆遣使朝贡;继而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至地中海东岸而返, [239]于是远国蒙奇(马其顿)、兜勒(推罗)皆来归服, [204]实现了欧洲与中国有史可据的首次直接交往; [227]又册封鲜卑大都护, [196]设立西海郡将青海湖纳入版图,于是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颂“冠斯往代,奄有万国”,史称“永元之隆”。 [6-7] [53]</p>
元兴元年(105年)东汉垦田数达到732万多顷,人口达5325万人。 [42]</p>
和熹盛治</p>
和熹皇后邓绥画像</p>
汉和帝去世后,和熹皇后邓绥成为皇太后,先后策立汉殇帝、汉安帝, [54-55]并以女君之名亲政长达16年, [198]“称制终身,号令自出;焦心恤患,自强者唯国”。 [199]当时天灾严重,四夷外侵,盗贼内起。邓太后每闻人饥,就达旦不寐,躬自减彻,以救灾厄;对外则重新征服乌桓、鲜卑、南匈奴, [201]剿灭海盗, [202]并将九真郡外的夜郎蛮夷纳入版图,扩张领土1840里, [189]使得天下复平,丰年如故,时人颂曰“兴灭国,继绝世”, [200]苏辙称之为“和熹盛东汉”。 [203]</p>
邓绥还推行了一系列新政,如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纸墨,为蔡伦改进造纸术提供物质条件; [224]又以公车特征张衡入朝,研制浑天仪、地动仪等仪器; [226]元初六年(119年)邓绥创办了史上最早的男女同校学堂,这种大胆之举是史无前例的。 [223]思想上,她反对鬼神迷信,罢除一切滥设的祠堂,指出“鬼神难徵,淫祀无福”,这些破除迷信的举措对当时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85]文化上,邓绥命许慎等人到东观矫正文字,推动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问世。 [225] [228]经济上,她推行工资改革,实行“半钱半谷”制,发工资时可以发现金,改变了以往俸禄只发粮食的状况,推动了货币流通; [230]同时将北方灾民迁往江南地区安置,推动了江南的开发。 [258]</p>
</p>
安帝中衰</p>
汉安帝画像</p>
建光元年(121年)邓太后去世,汉安帝开始亲政。亲政期间戮辱贤臣,奸佞乱党登上政治舞台,导致东汉呈现衰败征兆。 [199]汉安帝又放任乳母王圣专权, [209]其女伯荣恃宠而骄,僭用天子仪礼,时人谓之“伯荣之威,重于陛下”; [210]中常侍樊丰勾结安帝乳母王圣,合谋废黜太子刘保,排挤陷害太尉杨震, [212]于是“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217]</p>
汉安帝死后,其皇后阎姬成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拥立北乡侯刘懿为帝, [56]翦除耿氏外戚势力,并将汉安帝重用的宦官樊丰、周广下狱处死,同时将汉安帝的乳母王圣母女流放至雁门,继而提拔重用阎家人,致使阎氏外戚专权。 [211]</p>
汉顺中兴</p>
北乡侯刘懿即位二百余日后就因病去世,刘保的乳母宋娥联络中黄门孙程等 [213]十九人诛杀了依附阎氏外戚的宦官江京等人,拥立废太子刘保为帝,史称“汉顺帝”,阎氏外戚皆伏诛。 [57]</p>
汉顺帝画像</p>
汉顺帝即位后纲纪四方,严惩宦官及其党羽,孙程等宦官十九侯以及多个中常侍均遭贬黜或处死,于是天下欣然,获得大治。</p>
阳嘉元年(132年),汉顺帝采纳左雄的建议,推行“阳嘉新制”,对察举制进行改革,限制察举年龄、引入考试机制、进一步明确人才标准,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预示了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阳嘉新制已接近科举制的门槛,虽在察举制的庭园之内,但也走到了察举制的尽头,标志着察举制达到顶点,经魏晋南北朝发展而积累到了隋唐就演变成了科举制度。 [214]</p>
汉顺帝虽由宦官迎立,但其限制宦官,打击外戚,其世被称为“东汉中兴之时”。 [261]</p>
汉顺帝时期疆域图(1张)</p>
顺帝朝几有中兴气象,彼时士人踊跃,欲救国难,纷纷上疏言政,士人关于再造地方吏治的建议多被采纳。如彼时地方长吏、二千石官员收取百姓谪罚者赎罪金,号为“义钱”,托名赈济穷人,实则沦为守令敛财的工具。虞诩上书顺帝,议复永平、章和之政,其疏云:“寻永平、章和中,州郡以走卒钱给贷贫人,司空劾案,州及郡县皆坐免黜。今宜遵前典,蠲除权制。”顺帝采纳其议,切责州郡,直接废除了谪罚输赎之制。故将顺帝推行的改革视作这一时段士人重建吏治的典型,可谓得宜。 [261]</p>
梁氏专权</p>
梁妠画像</p>
建康元年(144年),汉顺帝驾崩,其皇后梁妠成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先后拥立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三度临朝听政。梁太后夙夜勤劳,仰仗贤能,委任太尉李固,将宦官一律驱逐,于是“天下咸望遂平”。 [215]同时提拔忠良,崇尚节俭,诛杀贪官污吏,调兵遣将,将内外盗寇统统消灭,于是“海内肃然,宗庙安宁”。 [216]</p>
跋扈将军梁冀</p>
然而梁妠不能约束外戚,其兄梁冀更是达到了外戚权力的巅峰,汉冲帝、汉质帝都被他牢牢控制。汉质帝因童言无忌而被毒杀,之后汉桓帝即位。 [58]</p>
桓灵党锢</p>
汉桓帝画像</p>
159年,汉桓帝联合宦官一起诛灭了以梁冀为首的外戚集团。 [59]汉桓帝将与他同谋的五个宦官封侯,史称“五侯”,自是宦党干政。宦官的腐败比外戚更甚,导致士大夫不满,士大夫与外戚联合一同反对宦官。 [60]汉桓帝采纳韩演建议,将专权的宦官五侯全部贬黜。 [234]但宦官与士大夫的斗争仍很激烈,最终导致了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战乱灭亡</p>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腐朽的朝廷根本无力平叛,在黄巾军冲击下,岌岌可危的东汉王朝决定饮鸩止渴,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备,虽成功镇压了黄巾起义,但却使地方州郡长官拥兵自重。188年,刘焉谓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权轻,遂改部分刺史为州牧,使刺史成了一州军政的长吏、太守的上级,州郡县三级行政建制自此形成。州牧的设立和州刺史权力的提升,埋下了东汉末期军阀割据的祸根。</p>
曹操画像</p>
189年,汉灵帝去世,汉少帝刘辩即位。 [62]外戚何进官拜大将军,掌控朝廷,志于铲除宦官势力,但何太后反对,士大夫领袖袁绍提出建议,让西北军董卓进京,逼迫何太后答应。 [63-66]何进同意了袁绍的建议。然而事情泄漏,宦官先下手为强,杀死何进。 [67]当时在西园军的袁绍闻讯,立即率军攻入皇宫,对宦官进行屠杀。 [68]宦官张让挟持汉少帝逃走,追兵到,张让自杀身亡。董卓率军抵达洛阳,外戚和宦官的势力同归于尽,导致董卓控制了中央政府。 [69]</p>
董卓为了树立威望,废掉了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即汉献帝。 [70]190年汉少帝和何太后被董卓杀害。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 [71-72]董卓的倒行逆施引起了中原地方诸侯势力的不满,纷纷以讨董为名起兵并推举袁绍为盟主,组成关东联军讨伐董卓。 [73]但关东军内讧、盟军决裂导致失败告终。初平元年(190年)又起董卓之乱,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74-75]与此同时,各地的地方军阀纷纷互相攻伐,以增加自身实力,中央政府的威望荡然无存。</p>
192年,大臣王允唆使董卓的部将吕布,合作谋杀了董卓,下令大赦,董卓之乱结束。但不久董卓幕府的部将李傕、郭汜卷土重来,王允被杀,东汉朝廷再度失控。195年,李傕、郭汜发生内斗,汉献帝刘协和群臣逃到洛阳,但汉献帝陷入窘迫的处境。 [76-78]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则挟持汉献帝迁都许昌,之后曹操逐渐掌握朝廷权力。 [79]220年,曹丕篡汉,定都洛阳,改国号为“魏”,史称“曹魏”,东汉灭亡,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三国时期。 [80]</p>
疆域</p>
播报</p>
编辑</p>
范围</p>
东汉行政区划详图(9张)</p>
西汉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将真番郡、临屯郡并入乐浪郡、玄菟郡至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弃岭东地。 [81-82]因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放弃珠崖郡、儋耳郡而失去对海南的统治。 [83]交州的日南郡象林县于汉顺帝永和二年(137年)被林邑割据独立。 [84-85]建武二十四年(48年)南匈奴内附并被安置于河套,又于建武二十六年(50年)置匈奴中郎将监护南匈奴降部。 [86-87]建武二十五年(49年)乌桓率众内属,内迁于北部诸郡之北,又置乌桓校尉监护乌桓并兼领鲜卑。 [88-89];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内附,以其地置永昌郡,西南得以扩充至大盈江一带。至汉和帝永元六年(94年)彻底平定西域,西境抵海滨。 [53] [90-92]</p>
行政区划</p>
东汉各州情况</p>
州名</p>
古名</p>
今地</p>
大致范围</p>
所辖郡国</p>
司隶校尉部</p>
洛阳</p>
河南洛阳东北</p>
陕西中部,河南西部、北部,山西西南部</p>
京兆尹(12个县)左冯翊(13)右扶风(15)</p>
弘农郡(9)河内郡(18)河南郡(21)河东郡(20)</p>
冀州</p>
鄗县</p>
河北柏乡县北</p>
河北中南部</p>
魏郡(15)钜鹿郡(15)渤海郡(8)常山国(13)</p>
中山国(13)安平国(13)河间国(11)清河国(11)赵国(5)</p>
幽州</p>
蓟县</p>
北京市</p>
河北北部,辽宁大部、朝鲜半岛北部</p>
涿郡(7)代郡(11)上谷尹(8)渔阳郡(9)右北平郡(4)</p>
辽西郡(5)辽东郡(11)玄菟郡(6)乐浪郡(18)广阳郡(5)辽东属国(6)</p>
并州</p>
晋阳</p>
山西太原西南</p>
山西中部、北部、陕西、宁夏、蒙古的一部</p>
太原郡(16)上党郡(13)西河郡(13)五原郡(10)云中郡(11)定襄郡(5)雁门郡(14)朔方郡(6)上郡(10)</p>
凉州</p>
姑臧</p>
甘肃武威市</p>
甘肃及宁夏大部</p>
陇西郡(11)汉阳郡(13)武都郡(7)金城郡(10)安定郡(8)北地郡(6)武威郡(14)张掖郡(8)酒泉郡(9)敦煌郡(6)张掖属国(5)居延属国(1)</p>
益州</p>
</p>
雒县</p>
四川广汉</p>
四川、云南大部,广东、陕西一部分</p>
汉中郡(9)巴郡(14)广汉郡(11)蜀郡(11)犍为郡(9)牂牁郡(16)越巂郡(14)益州郡(17)永昌郡(8)广汉属国(3)犍为属国(2)</p>
交趾</p>
龙编</p>
越南河内东</p>
广东、广西南部等地区</p>
南海郡(7)郁林郡(11)苍梧郡(11)交址郡(12)合浦郡(5)九真郡(5)日南郡(5)</p>
荆州</p>
汉寿</p>
湖南常德市东北</p>
湖北、湖南二省及陕西、河南、贵州、广东的一部分</p>
南阳郡(37)南郡(17)江夏郡(14)零陵郡(13)武陵郡(12)桂阳郡(11)长沙郡(13)</p>
扬州</p>
历阳、寿春、合肥</p>
安徽和县、安徽寿县、安徽合肥西北</p>
江西、福建、浙江三省及江苏、安徽南部</p>
九江郡(14)丹阳郡(16)豫章郡(21)吴郡(13)会稽郡(14)庐江郡(14)</p>
豫州</p>
谯县</p>
安徽亳县</p>
河南东部、安徽西部</p>
颍川郡(17)汝南郡(37)梁国(8)沛国(21)陈国(9)鲁国(6)</p>
徐州</p>
郯县</p>
山东郯城</p>
江苏北部、山东东南部</p>
东海郡(13)广陵郡(11)琅邪国(13)彭城国(8)下邳国(17)</p>
青州</p>
临淄</p>
山东淄博市</p>
山东北部</p>
平原郡(9)东莱郡(13)济南国(10)乐安国(9)北海国(18)齐国(6)</p>
兖州</p>
昌邑</p>
山东金乡西北</p>
山东西南部、河南东北部</p>
陈留郡(17)陈郡(15)泰山郡(12)山阳郡(10)济阴郡(11)东平国(7)任城国(3)济北国(5)</p>
西域都护府</p>
它乾、柳中</p>
新疆新和县、鄯善县境内</p>
同西汉</p>
地方官制</p>
东汉时期陶楼 [101]</p>
东汉的地方官制与西汉相比较,在郡、县两级是基本相同的,不过郡的重要性和权力较西汉下降很多。在州一级,则有根本性的差异,东汉的州已经演变成为一级地方,凌驾于郡之上。至此,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制转变为州、郡、县三级制,一直延续到隋朝“废郡”为止。 [93]</p>
东汉将京师洛阳之外的地区划分为十二个州,各遣刺史一人为长官。另以京兆、左冯翊、右扶风、河东、河南、河内、弘农七郡为司隶校尉辖区,称司隶部。司隶校尉是京官,本职为监察在京百官诸不法事。东汉时,每每退罢三公均由司隶校尉纠劾所致,所以司隶校尉号为“雄职”。皇帝召集朝会的时候,司隶校尉与御史中丞、尚书令三人有单独的席位,称“三独坐”。司隶校尉秩比二千石,属官有从事、假佐等,另统领一支由一千二百名奴隶组成的武装警察部队,司隶校尉的官名也由此而得。 [93]</p>
诸州沿西汉汉成帝制度,设州牧一人,秩二千石。建武十八年(42年)改刺史,秩六百石。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再改州牧,秩二千石。东汉刺史有固定的驻地和官署,纠劾所部太守县令不必如西汉制度上三公按验,可以直接罢免之。改州牧后,兼领军政,位高权重,有点类似于唐朝的节度使,而管辖地域的广阔,又不是节度使所可以相比的。与西汉相同的是,刺史也要周行郡国,刺探政情,年终回京复奏。不过东汉的刺史不必亲自回京,而是派遣属吏向司徒府报送文书而已。 [93]</p>
东汉共设郡国一百零五:王国二十七,司隶部属郡七,列郡七十一。除司隶部所辖七郡外,王国与列郡均分隶诸州,其中豫州领郡国六,冀州领九,兖州领八,徐州领五,并州领九,幽州领十一,青州领六,荆州领七,扬州领六,益州、凉州各领十二,交趾领九郡。 [93]</p>
东汉制度,皇子封王,以郡为国。每国置傅、相各一人。傅主王府事,职如汉朝的太傅;相如郡太守,主政务;相有长史一人,职如郡丞。另置中尉一人,秩二千石,职如郡都尉,是主管军政、缉捕盗贼的军官。 [93]</p>
王府置郎中令一人,秩千石,职务和汉朝的郎中令相类似,主管王府的大夫、郎等;仆一人,秩千石,负责王府的车马训练与驾驭;治书数人,秩六百石,职如尚书;谒者数人,秩四百石,职务是奉王命出使;另有礼乐长、卫士长、医工长、永苍长、祠祀长等,秩皆比四百石。 [93]</p>
郡太守秩皆二千石,只有河南郡因京师所在,长官称河南尹,位比九卿,秩中二千石。诸郡各置丞一人,位次太守,秩六百石,负责民政事务;边郡另置长史一人,秩六百石,负责军政事务。长史之下有司马一人,负责具体军事指挥。东汉内地不设郡都尉,以太守领兵。边郡置都尉或属国都尉领军并辖县,地位略与内地较小的郡相仿。如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置西河属国都尉、上郡属国都尉;永和十五年(105年)置辽东西部都尉;汉安帝置右扶风都尉、京兆虎牙都尉等。 [93]</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东汉的县级地方建制与西汉相同。列侯以县为封地则称侯国,侯国置相一人,相当于县令或县长(以侯国大小为异),相不隶属于列侯,但负责为列侯征收租税。封国户数在千户以上的,置家丞、庶子各一人,是侯府官,不管理民政;不满千户的,只置庶子一人。东汉的侯另有乡侯、亭侯,所封之地各为一乡、一亭,这样的封地辖于所在县,与乡、亭相等。皇后、皇太后、公主的封地称邑,置令、长,邑的体制与侯国相当。少数民族聚居地设道,隶属于郡,多设于巴、蜀等西南地区,以少数民族部落首领为道的长官。万户以上的县置县令一人,秩千石;县丞一人,掌民政、文书、仓库;县尉二人,掌治安。万户以下的县置县长一人,秩三百石或四百石;县丞、县尉各一人。东汉诸县出产盐的,置盐官,负责管理盐场、盐矿,征收盐税。出产铁的县置铁官,负责冶炼、铸造。在手工业发达的县置工官,负责管理工匠、征收工商税赋。在水产发达的县置水官,负责管理渔场、征收税赋。以上这些官吏不隶属于郡县,均隶属于少府,属于派出机关。东汉在县以下的官制与西汉无异,具体可以参见西汉官制。 [93]</p>
政治</p>
播报</p>
编辑</p>
东汉的中央政府组成沿用西汉官制,以三公九卿为基本架构。但是实际政治权力已经完全转移到尚书台。东汉皇帝即位,往往以太傅或太尉录尚书事,总领政务。东汉不设丞相(东汉末年曹操任丞相是特例),刺史成为一级地方长官,地方军队的职权也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御史台体制贬损,成为少府属官。侍中从西汉的加官转为正式职务,设侍中寺作为侍中的正式官署,隶属少府。 [93]</p>
汉代洛阳的宫殿复原图</p>
三公九卿</p>
三公</p>
刘秀即位,置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大司徒,负责人民教化,掌礼仪诸事,与太尉、司空共同讨论皇帝交议的国政,定议后会衔上奏。大司空,负责水利工程、城防建筑、宫室营建等事务,与太尉、司徒共同讨论皇帝交议的国政,定议后会衔上奏。 [97]大司马,负责全国军官的考核,每岁末,评定等次,上奏皇帝,作为军官升迁、降调的依据。 [93] [98] [99]</p>
三公品级最高,名义上的职责是辅导皇帝主持国家政务;三公之上还有太傅,其职责辅导皇帝,但不常设。东汉的实际政务都同属尚书台,因此,三公、太傅如没有“录尚书事”的头衔,就是没有实权的虚职。三公的属官有长史一名,掾属、令史、御属各二、三十名。其中,长史是三公的主要副手,掾、属是分管具体事务的部门负责人(掾是正职,属是副职),除长史由朝廷任命外,其他属官均由三公自行聘用。</p>
与西汉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上公不同,东汉唯以太傅为上公,无太师、太保。汉献帝末期,曹操迁都许昌,自任太师,位在太傅上。这是权臣擅权所为,死后即废。据《汉官》记载,太傅所属官吏有:长史一人,秩千石,掾属二十四人,令史、御属各二十二人。长史为太傅府群吏之长,掌章奏、顾问。掾属是比较高级的属吏,分曹办事。令史、御属是比较低级的吏员,办理文书、车马等琐事。 [94]</p>
东汉一朝,由于讲求经术,太子宫臣中以太傅为首。太傅借此向太子灌输自己的政治理念。 [100]太子即位后,往往以太傅录尚书事,成为事实上的丞相。历史上,赵熹、邓彪、张禹、冯石、冯鲂、桓焉、赵浚均以太傅录尚书事。太傅死,即除此官(不再任命),以示崇重。 [100]汉灵帝时,以陈蕃为太傅录尚书事,后来陈蕃被处死,以胡广继任,这是唯一的例外。 [96]</p>
东汉在遵循西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更加适合于自身的政治制度。与西汉相比,东汉官制的最大特点就是:“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权利的削弱,代之而来的是“尚书台”和六曹机构权利的大大加强,这就是后来“三省六部制”的雏形。 [95]</p>
九卿</p>
九卿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他们各自分管的政务是:太常掌典礼,光禄勋、卫尉掌宫省禁卫,太仆掌皇帝车马,廷尉掌司法,大鸿胪掌接待诸侯与少数名族,宗正掌皇族事务,大司农掌国家财政收支,少府掌皇帝器用服饰。九卿各官的长官是卿,副职为丞;其下分设各官管理具体事务,大体以令为正职,丞为副职。</p>
与西汉不同的是,东汉九卿分隶属三公,太尉领太常、卫尉、光禄勋三卿。太尉府属吏有:长史一人,秩千石,总管各曹事务。各曹掾、史、属共二十四人。在诸曹中,西曹负责太尉府官吏的任免;东曹负责二千石的迁调;户曹负责户籍、祭祀、农桑;奏曹负责奏议;辞曹负责审理案件,接受上诉;法曹负责驿站事务;尉曹负责士卒和囚犯的征调、运输事务;贼曹负责缉拿盗贼;决曹负责裁决刑法;兵曹负责军事事务;金曹负责货币与盐铁事务;仓曹负责国家仓库事务。此外,还有黄阁,主簿,是阁下诸吏的长官。另有令史及御属二十三人,阁下令史负责太尉的仪仗执事;记室令史负责太尉府的奏章等各种文书的管理;门令史负责太尉府门卫。其他令史分隶诸曹,办理文书事务。从东汉太尉府诸曹的设置以及职掌来看,太尉的管辖范围似乎非常广,但那都是名义上的东西,太尉诸曹所领事务,或受制于尚书台,或仅仅为文牍往来,本身并没有可否之权,而且太尉对本府诸曹事务并没有实际节制的权力。</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除此之外,东汉九卿与西汉不同者还有:一、光禄勋除西汉的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之外,增置东中郎将、北中郎将、西中郎将、南中郎将。二、少府尚书改称尚书台,由西汉的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主客曹改为六曹:改常侍曹为吏曹,增三公曹,将主客曹分为南主客曹与北主客曹。尚书台增设左右丞二人,诸曹侍郎各六人,令史诸曹各三人,事务繁剧的曹增令史各三人。尚书台组织较西汉尚书要重要、庞大的多。</p>
尚书台</p>
尚书台是皇帝的秘书机关,其官署设在宫廷之内、禁省之外。主要执掌是管理章奏文书、起草诏令,但实际上政务都由尚书台代表君主执掌,权力极大。尚书台设长官(令)一人、副长官(仆射)一人,下设尚书六人分十八人。沟通尚书台与皇帝联系的官员有侍中、中常侍、黄门侍郎等。其中,侍中由士人充任;中常侍、黄门侍郎则由宦者承担。侍中有事才入禁省,中常侍、黄门侍郎则日常居住在省中,因此,虽然三者之中侍中的级别最高、中常侍次之,但与君主的亲密程度,则以中常侍为最。宫内省外的禁卫工作由九卿中的光禄勋与卫尉负责,光禄勋偏于内,卫尉偏于外。光禄勋下属五官、左、右、虎贲、羽林等五名郎将,中郎将以下有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光禄勋的禁卫力量是郎官,卫尉的禁卫力量是武装卫士,所以,卫尉在宫卫事务中的地位相当重要。</p>
其他部门</p>
在加强封建中央集权方面,刘秀进行了一系列措施。东汉中央政府的官员分省官、宫官、外官三大系统。内官、外朝的区分古已有之,而在宫廷之中,皇帝日常起居的区域称省中(亦称“禁中”),因此内宫官员中又有宫官与省官的区分。在皇帝身边执役、照顾皇帝日常生活的是宦官,省中的宦者均隶属黄门令管辖。省内的禁卫工作亦由宦官但任。 [96]</p>
与九卿级别相当的外官(亦称“列卿”)还有执金吾、将作大匠、大长秋等。其中,执金吾负责宫廷之外、都城之内的治安,都城门另有城门校尉负责守卫;将作大匠负责宗庙殿堂、宫室陵园等土木工程,其副手为丞,下属的部门负责亦以令为正职,丞为副职;大长秋主管皇后事物,性质与就卿中的少府类似,由宦者担当。</p>
皇位继承人太子正式确立之后,有专门隶属太子的东管宫。其设官大体与政府类似,但分级没有后者细密,东宫官职均冠“太子”,如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家令等。 [93]</p>
监察制度</p>
在中央置两套监察机构:一是御史台;二是司隶校尉。御史台是西汉时御史大夫下属部门,东汉初改为主管监察的机构。以御史中丞为长。下有治书侍御史2人,掌解释法律条文;侍御史15人,掌察举官吏违法,接受公卿、郡吏奏事大臣朝见皇帝或国家举行祭天、祀庙和其他大庆大典时,御史中丞或侍御史监察威仪。御史中丞的权力仅次于尚书令,司隶校尉既是朝官,又是京畿的地方官。设从事史12人,管察举中央百官犯法者和本部所辖河南、河内、右扶风、左冯翊、京兆、河东、弘农七郡事务。司隶校尉权力很大,“无所不纠,唯不察三公”朝会时,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设专席入座,号曰“三独坐”。 [172]</p>
东汉在地方上设12州部(除司隶校尉辖区外),每州设刺史1人,从事史12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行所属郡县,考察地方官政绩,检视刑狱情况,年终奏于皇帝。刺史处理地方政务,不通过三公,可直接上报皇帝,使地方郡县直接处在皇场的监控之下。 [172]</p>
选官制度</p>
参见:察举、征辟</p>
察举和征辟是东汉选拔官吏的制度。所谓察举,是地方州郡以“贤良”、“孝廉”、“秀才”等名目,把有名望、有“德行”的人推荐上去,经过考核,任以官职。所谓征辟,是由朝廷、官府直接征召某人当官。</p>
东汉丹阳铜镜</p>
在名义上,被察举和征辟的人,必须有“高才重名”,为乡党舆论所推崇。因之,为了争取被察举和征辟,当时的士大夫颇注意修饰自己的品行,以激扬声名,抬高身价。有的人更是矫情造作,沽名钓誉,以便博取高官厚禄。在察举和征辟时,贿赂请托,特权横行,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选举乖实”的状况,甚至连最高统治者也不得不承认。汉明帝刚即位就说:“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就是在这种腐朽的选举制度下,豪强地主盘根错节地控制着各级政权部门,封建的等级关系日益凝固化,一批“世代为官”的豪门阀阅、“儒学世家”开始形成。 [102]如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汝南袁氏并为四世三公之名门。这些世家大族,以后就发展成为门阀士族。</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军事</p>
播报</p>
编辑</p>
建置</p>
刘秀称帝后,对军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改本的发眼点,在于集军权于中央。建武六年(30年),刘秀下诏销国都期的建制,其兵权归由郡国守,相激便,第二年,又取消了各郡国的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四种常备军,从此,地方军队大大被少,只能维护地方治安,失去了作战能力。 [172]</p>
等级</p>
东汉铜车马</p>
在军事方面,相当三公的中央高级官员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相当九卿的有前、后、左、右将军,均不常设。以上将军均开府,府属有长史、司马各一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从事中郎二人,职掌参谋,均由朝廷任命。将军直接领兵的,在部、曲、屯等建置上分别设校尉、司马、军侯、屯长等统兵官。</p>
东汉中期以后,太后临朝称制,外戚以大将军执政,与太傅三公合称为五府。另有所谓杂号将军,临事设置,事毕即撤。唯度辽将军因南匈奴所部时有内乱,自永平八年(65年)后常设。汉灵帝设西园八校尉,统率首都洛阳驻防军队,以宦官主之,这是后世宦官领兵的开端。</p>
兵种</p>
东汉常备军由中央与地方军(郡国兵)组成,刘秀还大力加强中央的军队。中央军中,京师卫戍部队由城门校尉统领,野战部队(北军)由北军中侯统领。中央的军队主有四支,两支在首都,为南军和北军,分别负责保卫皇帝和警卫京师。另外两支驻守地方:黎阳营和雍营。黎阳营合龠、具、并三州房骑而成,驻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守卫黄河以北,为首都洛阳北面的屏障。雍营驻雍(今陕西凤翔南),守卫三辅(左冯馆、右扶风、京兆尹,为西汉皇陵所在地),亦为洛阳西面的屏障。此外。在重要的沿边地区有边防军,也是中央军队的一部分。 [172]</p>
北军下辖五个兵种的部,番号分别为屯骑(骑兵)、越骑(特种兵)、步兵、长水(水军)、射声(弓箭)。长官为校尉,副职司马。全军总数约五千人不到。北军平时驻屯在京城掌管君主宿卫、助理首都治安,发生战事就成为组建出征部队的核心。地方上的郡国兵经东汉初期多次裁撤、削减,只剩下边郡与内地关隘的少数驻军。遇有战乱,都是临时募兵或抽调京师北军出战。</p>
经济</p>
播报</p>
编辑</p>
农业</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