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沉迷搞基建第153章 秋收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们王府的开销大,他这个王爷又不能带头贪钱,就只能自己想办法开源了。他现在最大的经济来源就是城外的几处作坊,之前还被衙门拖欠了不少的材料钱,水泥作坊和窑厂等于是一直连人工都在亏钱的。</p>
还好这次的商铺卖出去他回了一点本钱,不过大头还是给了衙门,所以相当于辛苦了几个月没赚钱。</p>
不过这批商铺盖得好,相当于是把他们的广告打出去了,以后不管是水泥青砖还是瓷砖、玻璃窗户,甚至是修建房屋的师傅们,大家都得上他们这里来请,为此他就在城里开了一家建房行,从建房设计到施工师傅,还有建房需要的水泥、砖头、玻璃等等这些材料都包含在内,就等于只要钱给到位,他们就能安排师傅带人去把房子建起来。</p>
他让人把这次干活的师傅和工人的名单入了册子,现在这些人可都是在他们店里挂了职的,他们店里雇佣这些师傅们,给这些师傅们开接活,也从中抽点成,不过肯定也给与这些师傅们一些保证,相当于双方互利互惠吧。</p>
“好好,一定一定。”王县令笑着应道。</p>
从康王府里出来,朱县丞看着气派的康王府,还跟出来的上官说:“不知道王爷的店里接不接小活,我都想自个儿家里盖一栋这样的小楼住了。”</p>
“回头找个人到王爷的店里去问问,许是接的吧。”还真别说,王升穆也是有些心动的。</p>
两个人上了来接他们的马车,朱县丞坐在马车上还在唠叨:“我今日去还看了商铺里的那些壁炉,听他们说冬日在里面烧火,整个屋里就能暖和起来。”</p>
“还有那些灯,一个月十文钱一盏,家里点上三五十盏,一个月也才花三五百文,风吹又不灭,倒是比咱们点油灯安全多了。”</p>
马车从康王府的门口离去,马蹄哒哒的往路的另一头走了。</p>
***</p>
秋风来,满地黄。</p>
一到了秋天,树上挂着的果实沉甸,地上种着的庄稼也成熟了。</p>
春耕和秋收是农人一年里最大的两件事情,这两件事情都关系到一家人吃饭的问题。特别是秋收,农民辛辛苦苦的在地里干了一整年,可不就是为了地里的这么一点庄稼了。因此最近到蓟县城里来干活的工人都一天比一天的少,大家都赶回家里帮忙赶秋收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