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沉迷搞基建第340章 君臣送别
等到下午的朝会结束,都已经是五点多快六点了。</p>
现在他们每月上早朝的次数缩减了,但是朝会的时长却是拉长了。</p>
开了一天朝会的官员们到了下午才成群结伴的出了皇宫,出了皇宫后他们还不能立即回家去,还要回去他们所在的衙门处理完了紧要的事情才能回家。</p>
这也导致了每次到朝会的日子,这帮官员们都是很晚才能回到家中。</p>
别说这帮官员们累了,跟员工们开了一天会议的韩凛也是累得很,最苦逼的还是他每隔十天就要跟这帮官员们开一次大会,几乎是天天都有员工来找他开小会。</p>
所以说啊,这个皇帝啊,真不是那么好当的。</p>
第340章 君臣送别</p>
新天子的登基大典结束了后,老国公就准备启程返回忻州城去了。来了京城这里好几个月,也不知道家中的老妻如何了,他的心里惦记家中的老妻。若非是参加新天子的登基大典他们早就回去了,也不会拖到这会儿,早两个月他们就回去了。</p>
不过准备启程离开京城之前,老国公还是找了小儿子来,问小儿子想不想留在京城这里。</p>
严长安一听这话就有点明白他父亲的意思了,随即问道:“父亲,您是想我留在京城吗?”</p>
老国公与亲儿子之间说话也不拐弯抹角,直接的就说出了想让小儿子留在京中的想法:“我就是想,你与新皇还有傅皇后他们的关系不错,若是你留在京中,也能帮着维护我们严家与天子之间的关系。我们家这么多年都是在边关守着,在京中没什么人,时间久了,很容易就与天子的关系疏远了。”</p>
“京城这里的那帮文人,时不时的就要在天子的跟前挑拨一下。我们远在边关,又不能及时收到京城这里的消息,也没有一个人能帮我们在天子的跟前说说话,那帮人说的次数多了,天子总会听进去几句的,对我们就会起了猜疑和猜忌。”</p>
要不他们武将怎么会那么讨厌文臣呢?实在是这帮读书人,打仗不会打,上战场的勇气都没有,整日里就在背后搞小动作。他们家这么多年来,也没少被京城这边的文官下绊子。当年若非是京城里头的这帮文官故意在后面拖延,援军晚到,他的长子也不会死了。</p>
他们北军这些年这么难,背后都少不了文臣在使坏。</p>
他们傅家世代在边关守着,京城这里没有他们家的人在,在这边也没什么关系,一旦天子对他们有所猜忌,会影响到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p>
以前老国公以为自己的外孙当了皇帝之后就会对他们放心,信任他们。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反而是外孙一回京当了皇帝,就把兄弟送到燕北去当王爷。这件事情他也不能说亲外甥什么,因为若是换成他自己坐到那个位置上去,需要考虑到的事情也很多。</p>
现在换成了了康王坐上那个位置,他们与康王之间并没有任何的血缘和亲情关系在,从前没有考虑到的一些问题,现在老国公都开始思考了。</p>
他的四个儿子里头,死了一个,还剩下三个,这三个里头有两个都在守着边关,之后这最小的这个自小喜欢研究医药救人,在军中挂了一个军医的职,实际上留在军中的时间也不长。前些年新皇还在北地当王爷的时候,在那边开了一所书院,又请了他这个小儿子去书院当什么院长,老国公对此也不反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