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第140章 民怨
百官和参加诗会的士子在饮酒吟诗的时候,还没有分到食物的百姓,脸上满是不耐烦。 “大人,怎么还没开始给我们吃食?参加诗会的人都快吃饱了!” “魏王不会忽悠我们,并没有给我们准备吧?” 哗啦~ 听到这番话,百姓瞬间沸腾。 看着情绪激动的百姓,韦挺、杜楚客和一帮魏王府的属官,脸色大变。 他们纷纷安抚道:“诸位乡亲别急,膳食马上就来,还请大家稍安勿躁。” 可惜饥肠辘辘的百姓,并不买账。 在他们准备出声抗议时,负责膳食的东阁祭酒,带着一大帮人端着一个个托盘上来。 “来了来了!” “膳食终于来了!” 站在最前面的百姓眼尖,他们纷纷大声喊道。 随着喊的人越来越多,情绪激动的百姓,终于安静了下来。 心中对魏王的不满,也因为即将到来的膳食而慢慢平息。 “呼~” 韦挺和杜楚客等人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但凡膳食晚来一会,这帮刁民就得闹事。 因为芙蓉园距离长安相距甚远,魏王府的人把钱拿过来,需要个把时辰。 而膳食至今没上,因此百姓对他们说发钱的话,也没有丝毫的信任感。 等待许久,饿地前胸贴后背的百姓,终于分到了食物。 可看到手中只有一两口的食物,全都傻眼了。 别说吃饱,这么点东西塞牙缝都不够。 原本就心有不满的百姓,现在怒火被彻底点燃,他们高声叫道。 “请不起就别说请,让我们白高兴一场!” “就是,没有那份能耐,就别夸下这个海口!” “拿这一两口食物来侮辱我们,这是要打发叫花子吗?” 感受到尊严被践踏,人格被侮辱的百姓,纷纷把手中的定点食物丢到地上。 不过,还是有不少百姓把手中的食物塞进嘴里,随后再加入讨伐魏王的行列。 虽然只有那么一两口吃食,但是在太阳底下等了这么久,不吃两口饭待会没力气骂魏王。 “诸位乡亲,大家先别激动,请听我一言。” “银子马上就送过来了,稍后每人可领3文” 看着怒气冲天的百姓,韦挺和杜楚客大声喊道。 可惜在如雷鸣般的骂声下,他们个人的声音,显得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压根没有几个百姓听得到他们说话。 即便听到了,也无济于事。 观赏台上。 听到下方传来百姓巨大的咒骂声,李世民眉头一竖,他脸色凝重地对守在一侧的李君羡下令道。 “马上去查看一下,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怎么百姓的情绪如此激动?” 李君羡抱拳行礼道:“诺!” 随即脸色严肃地快步走下高台。 李世民拧着眉头走到高台边缘,眯着眼看向远处的百姓。 在柴火和灯笼烛光的映射下,李世民看到百姓全都高举着手在大声抗议,呼喊声如浪潮一般袭来。 旁边的高台,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一众大臣,也纷纷走到高台边眺望。 他们的脸色都非常凝重。 激起民怨,可是个难以善后的大问题。 “该死!” “这帮无能的废物,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现在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看本王怎么收拾你们!” 李泰脸色铁青,在心底连连大骂。 骂完以后,他也站起身走到父皇身旁,看到远处的百姓神情激动,好像造反一般。 李泰吓的脸色发青。 杜荷和一众公主,嫔妃也纷纷走上前观看。 听到全都是讨伐魏王的声音,杜荷乐了。 “好家伙,李泰这是捅了马蜂窝啊!” “究竟干出啥缺德事,才会引起百姓这么不满?” 杜荷既幸灾乐祸,心里又觉得很好奇。 为了防止百姓危害皇室和百官,站在百姓前方的甲士,已经双手持矛防备。 如果引发冲突,恐怕不好收场啊! 在大家心中揣测不安时,李君羡快速地跑了回来。 他先是神色怪异的看了一眼李泰,随即朝李世民抱拳行礼汇报道。 “禀报陛下,百姓因为分到的食物太少而心生不满,现在都在说魏王欺骗他们。” 李世民蹙眉道:“每个百姓分到多少食物?” 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李君羡,眼里充满浓浓的好奇之色。 高阳公主撇着嘴说道:“四哥免费给百姓提供食物,他们竟然还嫌少?” “怪不得被称作刁民,真是得寸进尺,胃口巨大。” 李君羡摇了摇头。 “回陛下,据末将了解,每位百姓分到的食物不过三两口。” “百姓苦等这么久,又觉得尊严被魏王践踏,因此情绪才会这般激动。” 现场一下安静下来。 就连为李泰说话的高阳公主,此刻也紧紧地闭上嘴巴。 李世民脸色严肃地看向李泰,质问道:“青雀,你不是说准备妥当,万无一失吗?” “为何才给百姓分这么点食物,现在还激起民怨?” 如果做不到,一开始就不要说免费提供食物,也不会出现现在的这个糟糕局面。 既然许诺了百姓,就一定要做到,这关乎的是皇家诚信的问题。 李泰知道事情已经败露,再隐瞒也无济于事,于是紧张地为自己辩解。 “父皇,儿臣原本准备了1万人的膳食,没想到现场来了将近7万人。” “儿臣没有办法,只好把原本一人的食物分成7人份,让每位百姓也能尝一尝,与父皇在芙蓉园共享膳食。” 李泰的这番话非但没有用,李世民的脸色反而越来越黑。 出了这种紧急的问题,青雀的处置手段,实在太不高明。 看到父皇脸上带着怒火,李泰连忙说道:“父皇,儿臣自知愧对百姓的信任,已经让人回府邸拿21万钱过来,给每个百姓分三文钱。” 李世民气的脸色通红,憋了许久,他沉声说道:“青雀,这件事你办的太令父皇失望了!” “好好的一场诗会,因为准备的不充分而导致百姓心生怨气。” “百姓晒了大半天,也饿了大半天,三文钱能弥补得了吗?” 这场诗会如此盛大,足以载入史册。 现在因为一点食物问题,而引起百姓的强烈不满。 诗会也成了百姓日后的笑柄。 这不亚于在一大锅骨头汤里,撒下一坨牛的粪便。 李泰连忙认错道:“父皇,是儿臣考虑不周,准备的不够齐全,儿臣甘愿受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