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国士第139章 铪碳合金【求全订求数据】139
还有科学家更是提出了奇思妙想:他们觉得,或许可以通过一个突出弹头的长天线来解决导弹跟外界建立通讯通道的问题。</p>
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弹道导弹再入大气层,准备末段攻击的时候,从弹头椎体最前方突出来一根金属天线,这根天线就好像潜艇的潜望镜,直接把黑障区的等离子鞘套给刺破了……</p>
这个想法看上去很美。</p>
实际上真的傻乎乎。</p>
因为,等离子鞘套最薄也有几十公分。</p>
厚则甚至有十米。</p>
搞那么一根天线根本刺不破等离子鞘套!</p>
不仅刺不破,天线本身也压根就经受不住气动效应的加热,几乎是瞬间就会被融化掉!</p>
毕竟,气动效应之下,温度会在很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到两千多度。</p>
因此,上面这两种方法都被pass掉了。</p>
张志鹏研究完前面人们的所有研究成果,他的目光锁定在了两种方法上。</p>
这第一种方法就是研制新型的抗高温材料,如果能搞出一种新型抗高温的材料,制成涂料涂在导弹弹头外面,减少弹头金属高温等离子化,那么,也许就能让包裹在弹头外面的等离子鞘套稀薄许多。</p>
第二种方法则是根据等离子体的性质,在导弹内放置传感器侦测等离子体的密度,动态调整电磁波频率,灵活多变地构建通讯通道。</p>
这两个办法还是有可行性的。</p>
但是,难度也很是相当之大!</p>
想要研究出一种新型的抗高温材料,谈何容易啊!</p>
那是真的相当困难。</p>
多少材料专家,经年累月钻进实验室里工作,也不一定能够搞出来一种优质的抗高温材料呢!</p>
这第二种方法也是需要高超的无线电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经过认真刻苦的摸索,才有可能摸索到一点门径。</p>
但是,这两种方法单独拿出任何一个,其实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p>
张志鹏觉得,这两种手段应该同时上马,然后才有可能把黑障区这个难题给解决掉了。</p>
他首先就开始从新材料的研制方面发力。</p>
他自然不是材料学方面的专家。</p>
但是,他之前也是把自己在材料方面的技能给直接提升到了高级。</p>
提升到高级之后,对新材料的研究就有了无限的创新可能。</p>
张志鹏也知道,研制新材料,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窍门。</p>
其实就是一个尝试!</p>
多尝试,多试错。</p>
然后,才有可能成功。</p>
有的人试错了上万种的合金方式,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正确的有大用途的新合金的配方。</p>
还是那句话:科学实验是真的很枯燥。</p>
张志鹏一头钻进实验室里,他就开始进行高强度的试验。</p>
他比别的材料学家有优势的方面是:他的心思更细腻,更敏感一些。</p>
他对于合金的配比,有着非常敏锐的感知。</p>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用了二十来天的时间,这才终于是逐渐合成了一种耐超高温的合金材料。</p>
这种合金材料由铪、氮与碳结合而成。</p>
通过一定的配比和一定的工艺,这个合成材料可以抗4000度甚至以上的超级高温!</p>
最最关键的一点:这个合金材料在高温情况之下非常的稳定!</p>
搞出这么一个耐超高温的材料,张志鹏很激动。</p>
因为,它的用途真的是非常的广泛。</p>
不仅航空航天能用,还可以作为工业上的耐火材料。</p>
搞定了耐超高温的材料之后,张志鹏现在更有信心了。</p>
他趁热打铁,就开始研究如何通过改变通讯频率等手段在导弹跟外界之间创立一个稳定的通讯通道的问题。</p>
对于无线电通讯这一块,张志鹏目前已经是非常的专业,毕竟,他之前已经搞定了预警机雷达和电战设备。</p>
他对于无线电通讯的领悟之深,可能无人能比。</p>
所以,这一次,解决这个问题,他就顺利了许多。</p>
也就十来天的时间,他就在实验中解决了黑障区建立稳定通讯通道的难题。</p>
当然,这只是实验中的解决,具体怎么样,还得进行验证。</p>
张志鹏在实验室里亲自模拟了弹道导弹再入大气层,遭遇黑障区的环境。</p>
然后在实验中,他成功地实现了让黑障区内的“导弹”跟外界稳定通讯联系。</p>
几次试验,每次都获得了成功。</p>
张志鹏这才把自己解决了黑障区难题的消息打电话告诉了赵炳坤。</p>
赵炳坤听到这个消息,简直又惊又喜!</p>
因为,一共也就才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啊!</p>
张志鹏竟然就解决了这么一个大难题?</p>
若是别人告诉他,自己解决了黑障区的问题,那赵炳坤肯定是不信的!</p>
但是,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是张志鹏!</p>
如今,赵炳坤对于张志鹏已经是到了一种迷信的地步了。</p>
赵炳坤笑着说道:“志鹏同志,你可真的是太神了!”</p>
“我马上就带人过去验收!”</p>
“如果黑障区的问题真的解决了!”</p>
“那么,一切的问题也就全都明朗了,哈哈!”</p>
张志鹏笑道:“谢谢赵主任夸奖,我觉得自己单纯就是比较幸运罢了!”</p>
“说真的,我也没想到这次竟然这么顺利。”</p>
“我如今都有点儿不太自信呢!”</p>
“要不,您带几个材料以及通讯方面的专家吧!”</p>
“让他们好好测试一下,是不是我真的解决了问题,哈哈!”</p>
赵炳坤说:“志鹏同志,你呀!就是太谦虚了!”</p>
“要说比你厉害的专家,咱们国内还有吗?真没有了!”</p>
“材料学方面国内的确是有几个大拿,可他们也没解决铼单晶叶片呀!”</p>
“通讯方面,你就是绝对的权威!国内的那些专家,哪个能跟你比呢?你看看你研制的电子干扰吊舱,把罗宾的人都打懵逼了!”</p>
“行了,我马上带人过去!”</p>
赵炳坤当天就来到了长安。</p>
他还带了几十个材料学和通讯方面的专家。</p>
这些专家都是国内最顶尖的人才。</p>
他们被召唤的时候,都还有点儿懵逼。</p>
怎么回事儿?</p>
验收突破黑障区的成果?</p>
那好像也不用材料学方面的验收吧?</p>
还有,最近二三十年,黑障区这个事儿,可是一直有人在搞。</p>
近两年,搞的人就更多了。</p>
一直都没听谁说要突破。</p>
现在,张志鹏竟然搞定了黑障区这个大难题?</p>
赵炳坤带着一大帮的人直接就来到了张志鹏所在的西工大材料系的实验室。</p>
如今,张志鹏在西工大是个特殊存在。</p>
哪个系的实验室,他都能借用。</p>
而且,被借的系还都非常的高兴。</p>
毕竟,张志鹏只要借用,一般都是跟本系的教授一块儿做项目。</p>
那些教授能蹭上张志鹏的项目就意味着跟一个大成果无限接近了。</p>
赵炳坤见到张志鹏之后,就给了他一个熊抱,笑着说道:“志鹏同志啊!黑障区这个事情要是真解决了,那咱们可真的距离踢罗宾的屁股不远了啊!哈哈!”</p>
张志鹏微笑着说:“赵主任,还是先测试一下我的成果吧!”</p>
“我呢,是这么解决这个问题的……”</p>
张志鹏就把自己解决黑障区的办法给介绍了一遍。</p>
随后,他又展示了自己的相关的研制成果。</p>
主要是铪碳合金和一套在弹道导弹内安装的微型通讯设备。</p>
当他说到自己搞出来的这个铪碳合金可以耐高温4000度的时候,张志鹏等人都是发出了一片的惊呼声。</p>
“不会吧?!竟然能耐4000度高温?”东风快递的总设计师李忠明质疑道。</p>
李忠明是导弹专家,这一次,自然是也跟着过来了。</p>
其实跟着过来的航天人有十几个。</p>
毕竟,他们才是最关心黑障区的人呢。</p>
这个黑障区要是解决了,对航天的影响是最大的。 张志鹏笑着看了李忠明一眼,说道:“李老师,我知道您会不相信,哈哈!”</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