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劣习必须清除意外决不能发生149(1/2)

作者:花十八朵

不朽国士第150章 劣习必须清除意外决不能发生149

至于怎么去阻止张志鹏通过初审,范静湖也有过认真考虑。</p>

如果只论科研成果,那张志鹏通过初审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毕竟,他的科研成果实在是太亮眼了些。</p>

但是,张志鹏有一个短板,这个短板便是:太年轻了点儿!</p>

至今也不过才28岁啊!</p>

这就要当院士了?</p>

这会让多少皓首老科学家感到不舒服啊!</p>

现在排队进初审的科学家,最年轻的也都50多了。</p>

所以,他要挑动起年龄和资历上的对抗,要让所有的评审委员站在自己这边,要让他们一起做出决定:志鹏同志还很年轻,进科学院可以稍微晚个几年,完全没有问题的嘛!</p>

只要大家形成这样一个共识,那么,范静湖的目的也就得逞了!</p>

他就是想要让张志鹏接二连三地在院士评选上受挫嘛!</p>

搞杂交水稻的袁龙平,那么大个专家,成果也很丰硕,90年代初就被写进历史课本了,可在院士评选上,不照样吃瘪?</p>

现在老袁都65了,今年还在评工程院的院士呢!</p>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一般而言,65岁是个坎儿,原则上超过65岁,就不给评院士了。</p>

除非你特别优秀,做出的成果实在是很大,而且,有强力人物帮你说话,然后,你才能被破格。</p>

范静湖进了会议室之后,他就开始做工作了。</p>

先到的几个初审评委,一定要先说上几句话的,他要和他们达成共识:让年轻的张志鹏再等几年。</p>

而这几个评委也都觉得张志鹏太年轻了点。</p>

28岁当院士?</p>

急什么呢?</p>

那么多老同志都还在排队呢!</p>

你一个小年轻,想插队?门都没有!</p>

共识很快达成!</p>

而且这些人还都开始跟范静湖一样开始串联其他的人。</p>

西工大飞机工程系的系主任郑敬之也是这次初审委员会的委员。</p>

他刚走进评审的会议室,一个不太熟的,魔都那边某研究所的院士就走到了他面前。</p>

“郑老师,跟您说个事儿,你们学校的张志鹏这次不也是个初审候选人吗?”</p>

“大家都觉得他太年轻了点儿,都觉得他应该再多历练几年,然后再当院士,可能更合适一点。毕竟,那么多老同志都在排队进科学院呢!他要是28岁就当上院士,老同志们的心都会凉的!”</p>

这位院士跟郑敬之说道。</p>

郑敬之一听,登时就有点儿急了。</p>

这是几个意思啊?</p>

这是想要直接把科研功绩首屈一指的张志鹏直接从初审这一关给抹掉呢?</p>

这到底是什么人在试图阻止张志鹏?</p>

郑敬之脸色很是难看地说道:“院士的评选是靠的科研成果!”</p>

“张志鹏同志做出了数十项特别重大的科研发明,成果非常的显著!”</p>

“民间呼声很高!您看这些天的报纸和电视了吗?”</p>

“所有老百姓都知道张志鹏,都认为他是民族脊梁!都觉得这么厉害的科学家,就应该早点成为科学院的院士!”</p>

这名魔都某所的院士笑道:“张志鹏同志的成果,大家都是认可的!”</p>

“但是,他不是太年轻了嘛!”</p>

“再让他等个十年八年的,把他选入科学院,我认为才是合适的嘛!”</p>

“大家可都是这个意思,您要是不信,可以去问问。”</p>

郑敬之一脸严肃地说道:“上面领导说了,科研队伍也要年轻化!做出重大成果的年轻科学家,绝对不能压制!”</p>

这位院士笑着说:“没人压制张志鹏啊……”</p>

“但是,院士评选的话,类似于一个终身成就的授予。”</p>

“我们很多同志都是60多才被评上院士的呢。”</p>

“比如我,评了十多年吧,去年才刚上岸,我都已经62了。”</p>

“让张志鹏再等几年,正巧也磨磨他的性子,让他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嘛!”</p>

郑敬之摇了摇头说道:“这个说法我是绝对不认可的!”</p>

“现在全国都在搞年轻化,难道我们的科学院要搞成老古董集中营?”</p>

“我认为,不能违背人民的呼声,更不能无视上面领导的要求!”</p>

“张志鹏是上面树立的一个榜样!”</p>

“如果咱们在评院士的过程中阻止他,咱们会成为一个笑话!”</p>

魔都这位院士摇了摇头,他笑着走开了。</p>

显然,郑敬之根本就不能说服他。</p>

这些个院士,都是至少五六十才成为院士的,所以,他们不能容忍年轻人太早上岸。</p>

这估计着已经成为一大部分院士们的共识了。</p>

郑敬之觉得情况有点儿危险。</p>

他要去找科学院的院长张廷林说说这个问题。</p>

张廷林这会儿还在办公室呢。</p>

他在翻看着今天刚出刊的人民报。</p>

报纸上有关于这次院士评选的新闻,就在头版。</p>

当然,虽然是在头版,却是第二条新闻。</p>

这条新闻标题是这样的:1995年科学院院士增选初审即将举行,最年轻候选人仅28岁!</p>

张廷林已经看完了这个报道。</p>

这个报道基本上可以说是围绕着张志鹏做新闻的。</p>

还列举了张志鹏的种种重大科研成果。</p>

还采访了几个重要的人物。</p>

其中,科工委赵炳坤主任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以张志鹏的科研成果,他已经足以彪炳史册!张志鹏同志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科学家!所以,他必须得成为科学院与工程院的院士!</p>

这个语气……</p>

可真的是有点儿强势。</p>

当然,军工方面本就是很强势的。</p>

只要他们推上来的候选人,成功概率不是一般的大。</p>

张廷林叹了口气。</p>

他知道,现在情况可能不太好。</p>

有不少老同志对张志鹏这么年轻就当院士,是有很大意见的。</p>

也有人在串联,声称要阻止张志鹏。</p>

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啊……</p>

就在这个时候,郑敬之敲门拜访。</p>

看见郑敬之,张廷林就知道对方这是来干嘛的了。</p>

郑敬之可是张志鹏的老师。</p>

“敬之同志,请坐吧,哈哈!”</p>

张廷林让郑敬之坐下来。</p>

郑敬之摆摆手,一脸严肃地说道:“廷林同志,情况可不是太妙啊!我听见有不少人在串联,要阻止张志鹏成为院士,这种行为很可耻啊!”</p>

张廷林点点头说道:“我也有耳闻,确实很过分。”</p>

郑敬之说:“如果不想个办法解决问题,我严重怀疑,这一次志鹏同志院士初审都有可能过不去。”</p>

“我们的很多院士已经忘掉了初心,开始热衷于争名夺利。”</p>

张廷林苦笑着说道:“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是既得利益者啊!”</p>

“大家都是苦熬了几十年才成为院士的。”</p>

“所以,看见一个年轻人年纪轻轻竟然就功成名就,要与咱们为伍,甚至比咱们成就大,功劳高,还受人欢迎,心里不酸,那也是不正常的。”</p>

郑敬之说:“所以,这就叫做不良风气,必须得加以改变!”</p>

张廷林点点头说道:“是的,是的!的确是应该改变!”</p>

“不过,志鹏同志好像也有点儿做得不到位啊!”</p>

“这马上就初审了,竟然连个照面都不打。”</p>

“难道不应该先跟评审委员们先见个面,认识一下,加深一下感情吗?”</p>

“这也是人之常情的做法啊……”</p>

郑敬之皱眉道:“志鹏同志最近一直在忙着我国第一艘盾舰的建造这个事情。”</p>

“他已经在工地上待了快一个月了。”</p>

“他在干正事儿!在忙着帮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p>

“所以,他才没有按照惯例过来拜访。”</p>

“不过,再怎么说,这院士评选好像也是按照成果来选的吧?”</p>

“难道人情分就占那么大比例吗?”</p>

张廷林苦笑了一下说道:“但这就是现实啊……” “有很多时候,咱们个人根本就改变不了的,我为此也常常感到十分的苦恼,可又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