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国士第207章 环保陷阱?【求订阅】206
座谈会结束之后,各科研领域都纷纷提交了本领域未来100年发展规划书。</p>
这些规划书都交到了张志鹏这里。</p>
当天晚上,张志鹏回到宾馆房间之后,他又将所有科研领域的规划书全都看了一个遍儿。</p>
看完之后,张志鹏就发现,跟他自己写的未来一百年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p>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这次的座谈基本上都是在张志鹏的主持下展开的。</p>
张志鹏的思想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p>
张志鹏心想,那明天就还是按照我之前制作的那个科技规划发展树来讲未来一百年的科技发展规划吧。</p>
这个规划自然是相当之重要的。</p>
这差不多就等于是在科技界统一思想。</p>
思想统一了之后,大家才能力往一处使,同心协力,朝着目标前进。</p>
这对于华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科技发展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p>
只要按照这份规划来做,那么,将来就一定可以持续引领世界科技发展。</p>
华国占据科技巅峰位置,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存在,没有一点问题。</p>
不过,张志鹏转而又想到一个问题:这次参加会议的科技工作者有数千人之多。</p>
其中有个别精神某国人,那是一定的。</p>
这份发展规划肯定会传出去。</p>
传到阿美莉卡去,岂不也等于是给了他们一个科研发展的方向指导吗?</p>
想到这里,张志鹏明显犹豫了一下。</p>
他在想:要不要明天不要在大会上把100年规划给讲得太透彻?</p>
不过,他转而又一想:其实现在的阿美根本就没有了那种国家主导大搞科研的心气。</p>
就算是这份纲要给了阿美,他们都不一定能执行下去。</p>
还是那句话:现在的世界,也只有我泱泱华夏能够坚定不移地执行一份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直至成功。</p>
阿美那边不乏顶尖科学家,但是,他们是利益驱动,科研投资功利性十分的强。</p>
他们根本就没有举国投入大搞科研建设的可能性了。</p>
不然的话,他们也不会在很多重大军工项目上遭遇了挫折之后,就马上止损放弃掉了。</p>
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其实这份科技发展规划就算是传出来,也不会给华国带来什么不利的影响。</p>
甚至,反倒是有可能会打乱对方的计划,让对手变得更加的慌乱。</p>
这样想着,张志鹏最终还是决定,按照原计划来推进大会的流程。</p>
次日的上午,张志鹏在全国科技工作者大会上做了“华国未来100年科技发展规划”的主题报告。</p>
这份报告的ppt由张志鹏亲自来制作。</p>
张志鹏用了足足两个小时多的时间,把未来华国的全方位科技发展规划都给讲透了。</p>
当然,他绝对没有透露任何具体的科研项目。</p>
他只是将大的方向给讲了一下。</p>
涉及到敏感的产业发展问题,他基本上都是一概进行了模糊化。</p>
外国人想要从这个规划之中得到什么具体的灵感和启发,那也是不太可能的。</p>
但即便如此,这篇报告也是让所有来参加大会的科学家感到震撼。</p>
话说,刘艳这是第一次参加这样高规格的科技大会。</p>
她一直来,还是坚持认为,华国的科研发展水平一定是落后于阿美的。</p>
她还认为,在生物学科研方面,华国比阿美落后了至少20年。</p>
也正因此,她即便是回到了国内,也是仍然有着那么一点高高在上的优越感。</p>
她总觉得凭自己的实力怎么地也可以轻轻松松成为生物学领域顶尖的科学家。</p>
而且,她还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很快就成为科学院的院士。</p>
但是,她参加了这次的大会之后,被狠狠地打击到了。</p>
因为,她发现,其实国内有实力的生物学家并不少,比她水平高的比比皆是。</p>
在制定生物科学领域未来发展规划的时候,张志鹏短暂地来到了刘艳所在的讨论组跟生物学家们进行了一次对谈。</p>
张志鹏在座谈会上的发言高屋建瓴,极具专业性和指导性,对科学家们的启发也很大。</p>
刘艳这才意识到:张志鹏的确是非常的全能,他甚至就连生物科学这一块,也具有极高的专业水准。</p>
这真的是太可怕了。</p>
这个男人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p>
这天上午张志鹏做的讲座,刘艳从头听到了尾。</p>
她听得目眩神迷,眼中满满都是张志鹏的影子。</p>
她心想,华国有这么厉害的科学家,有如此严密的规划和举国科技研发的投入机制,阿美拿什么跟华国比呀?</p>
也难怪最近几年来,华国发展如此迅猛,阿美则显得落魄了许多。</p>
刘艳有些惶恐。</p>
她想,我不应该三心二意。</p>
我应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这个国家的建设中去。</p>
正如张志鹏说的那样,人活着,应该有更大的格局!</p>
每个人都不应该只是为了自己那一点可怜的私欲蝇营狗苟。</p>
而是应该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奋力拼搏。</p>
后者的人生价值才更加的厚重,也更有意义。</p>
张志鹏的报告讲完之后,全场起立,所有人都在拼命地鼓掌。</p>
因为,听完了张志鹏的这个报告,所有科研工作者再看未来的科技发展,迷雾基本上已经消散去。</p>
这个规划注定将会影响这个国家很多年。</p>
张志鹏等到掌声平息下来,他笑着说道:“感谢每位同志的支持!”</p>
“今天,我们正处于科技发展的一个关键的阶段!”</p>
“我们的国家也处在一个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p>
“如果我们不做好规划,那么,我们就无法清晰地看清前路,就无法抓住每一个可以突破的科技机会!”</p>
“这个规划未来将会颁布全国,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的一个指导方案。”</p>
“希望我们能携手同心,共同努力,争取突破每个科技领域的瓶颈,走到世界的最前沿去!”</p>
张志鹏的讲座结束后,他又主持了一场中外记者发布会。</p>
既然组织了这么一个科技盛会,那就应该让世人对它有一个充分的了解。</p>
这次发布会在国家大礼堂的新闻发布厅举行。</p>
显然,全世界的记者对华国这一次科技盛会都非常感兴趣。</p>
来到新闻发布会现场的媒体足足有数百家。</p>
现场的记者人数几乎可达到千人。</p>
就这,还是以提问机会有限,发布厅不能容纳为由限制了相当多的记者参加发布会的申请。</p>
科林斯是纽时的记者。</p>
他在华国驻站已经多年。</p>
在过去的这五六年间,可以说是华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时间。</p>
科林斯也是随着华国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感到越来越焦虑。</p>
因为,作为一个白皮记者,他是不希望华国发展起来的。</p>
他跟很多白皮精英一样,只希望华国制造低端工业品,给西方提供廉价的劳动密集型商品。</p>
但是,眼见着这个想法一点点地被撕碎了。</p>
科林斯却没有一点办法去阻止和误导。</p>
他真的是急坏了。</p>
这次过来采访华国的全国科技工作者大会,科林斯一直都在琢磨着如何使绊子,如何通过舆论来影响这次的会议。</p>
他也是带着任务而来。</p>
他知道,如今,华国正在全速进入高科技领域。</p>
如果不能打乱其高科技发展的计划,那将会是一件可怕的事情。</p>
科林斯随着一众记者来到了发布会的现场。</p>
他站的距离张志鹏坐的发布台比较近。</p>
只有大概四五米的距离。</p>
这已经是最靠近的距离。</p>
再前面已经是有警戒线拦住,而且还有安保人员站在那里维持秩序。</p>
科林斯之前也曾经想过不少的办法,希望能够专访到张志鹏。</p>
不过,他压根就得不到相应的机会。</p>
科林斯有点儿紧张地看着站在发布台的后头的张志鹏,他随时准备高高举起自己的手臂要求提问。</p>
张志鹏看着发布会大厅里密密麻麻的记者,他的心情相当的平静。</p>
这次过来参加发布会的记者,竟然有一半都是外国的记者。</p>
而且,站在最前头的也是金发碧眼的外国记者。</p>
他心想,看来,这次新闻发布会世界关注度很高啊。</p>
想必如今全世界都已经在报道华国的远景科技发展规划。</p>
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按理说并不是零和博弈。</p>
而是可以相辅相成。</p>
但是,蜥方却并不那么想。</p>
他们希望能够垄断所有的高科技。</p>
然后利用高科技产品来向全世界收取高科技税。</p>
举个例子:以汽车产业来讲,在华国的国产汽车技术发展起来之前,有那么一二十年,国内市场上充斥着的是洋品牌的汽车。</p>
洋品牌的汽车技术好,科技领先,车子开起来体验不错。</p>
但是,它们十分的昂贵。</p>
昂贵到什么程度呢?</p>
普遍价格高昂,动辄就是二三十万,甚至更高。</p>
可那个时候的华国,人们的年收入才只有几百块!</p>
洋品牌的汽车却以畸高的价格进行销售。</p>
这其实就是一种科技霸权下的收割行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