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独特的高考专业(1/1)

作者:想飞翔的翅膀

重生之助力华夏崛起第53章 独特的高考专业

徐向阳是不忘初心的,更不会忘记自己的委屈和意难平。 他不仅仅针对优秀生,对所有学生都是一样。 三年来,徐向阳主任,利用自习、班会、总结等很多时机,都不断加大了对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引导。 每个学期组织观看“爱国影片”,积极开展“我为华夏崛起而努力”主题演讲,“国庆节”组织隆重的庆祝仪式。 一个教物理的高中班主任,想方设法利用一切机会,将“爱党爱国爱人民”,贯穿到高中学生的方方面面。 但这三年,他也一直在关注着。 华清毕业生的出国率还是一直高居不下,特别是科技专业,比如杨晓帆一直向往的“计算机科学技术”。除了个别留校及被国家有关单位录用外,几乎全部出国了。 其实,他也从来没有反对过学生出国。 走出国门,开阔眼界,学习科学,是很好的,但最好还能学成归国,报效国家,建功立业。 对于杨晓帆,他是很有信心的,这个孩子责任感和使命感都是非常强的,绝不是贪图享受之人,一定不会让他失望的。 杨晓帆也没有犹豫,对着恩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班头儿,我不太想报计算机这类专业性太强的专业了。” 徐向阳自顾自地说:“华清大学的计算机确实挺强的,而且你一直喜欢,也可以的。什么,你说你不想报计算机了?” 徐向阳刚刚反应过来,杨晓帆的问答是否定,十分惊讶。 他有些严肃,马上问了一句:“来,说说你的想法。” 在所有老师的眼里,专业都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以后立身就业的根基和关键。 杨晓帆早就想好了说辞,他知道老杨要求的只是华清大学,专业无所谓。 但是徐老师这里,必须要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另外,他也想听听老师的意见。 “班头儿,是这样的。高考前,在复习时事政治的时候,我就发现最近几年,国家对于发展科技非常重视,部署了很多重点工作,科技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发展力。” “近来,我又看了很多报纸,国家先后立项了很多重大项目,真是有种时不我待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我想这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华清大学五年制的学期,时间不算短,单纯用在计算机这样专业性极强的专业上,我总感觉是有点可惜的。” “我正打算和您商量,看能不能和华清招生老师咨询一下,看有没有哪个专业,本科就可以参加一些项目研究的。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可以实实在在做一些工作。” 杨晓帆没有避讳,直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多年的工作经历,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藏着掖着,不如大大方方地讲出。堂堂正正的阳谋,永远是最好的。 徐向阳有点纳闷,但是又很理解,也很释然。 三年的相处,他对这个得意门生也非常满意。不仅有很深的钻研能力,也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是真的想做一些事情的。 徐向阳笑了,说道:“晓帆,你的想法,我是理解的,大学生活可是很美好的,以后工作的时间还长,你这样,会不会有些着急了,以后会感到遗憾啊。” 杨晓帆也理解徐老师的想法,毕竟自己才17岁,在所有人眼里,还是个青春少年。 更何况,所有的高中生,能扛过地狱式的学习折磨,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就是大学的美好浪漫生活。 杨晓帆笑了:“班头儿,你是了解我的,高中也玩的挺好。高考过后,突然想做点儿事了。” “听您这意思,好像您是了解一些情况的。” 徐向阳一点都不诧异杨晓帆的敏锐,他的这个得意高徒,智商情商,堪称双绝。 有的人真的是生来就具备这种洞察能力的。 在学习上,徐向阳没有为杨晓帆操太多的心,但是在专业选择上,默默地做了很多工作。 他和华清大学招生机构,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关系。还特意为了杨晓帆喜欢的计算机专业,做了一些功课,甚至他都了解了计算机专业今年有四加二的本硕培养计划。 当然,这也反应了当年国家对于高技术人才的渴望,希望顶尖高校,能够缩短对特殊人才的培养周期。 刚刚考完后,他第一个联系的还是华清大学的招生办熟人。习惯性的寒暄之后,他还没问啥,对面讲了一个消息,让他心动,但是又有一些纠结。 今天正好杨晓帆提到这些,他也有感触,就直接说道:“最近国家的动作确实很多,在科技方面,我们还是比较薄弱的,需要跨越式发展。” “国家有关部门,最近联合高校,推出了一个大的项目培养计划,设立896专业,吸取优秀人才进入。” “国家设立的8个重大项目研究,从1996年开始,在几所顶级工科院校,每年依托高考,录取人才,专业是本硕博连读,时间6-8年。 “要结合高考成绩,进行全国范围内,进行提前单独招生,由学校直接推荐,不影响后续录取,重点对个人情况、家庭情况,进行审查,有点类似保密单位招生,” “学习期间,根据个人学习情况及擅长领域,就可以参与相关项目建设,毕业后直接进入该项目工作,成为国家科研人员。编制、级别及相关待遇,由国家按照相关人才引进规定落实。” “学习期间,学习费用全免,住宿费用全免,每月发放一定生活补贴,个人伙食自理。 “一旦申请专业,而且被录取,个人不能无故转专业及退学,毕业不能自己选择就业,更不能个人申请出国。” 徐向阳一口气说完了,他个人觉得这个专业还是非常好的,而且也比较适合杨晓帆。当然录取难度也很大,各种限制也比较多。 他怕生性好动、热情开朗的杨晓帆,接受不了束缚,所以也没想着多劝,就是通报一下情况。 他一直以为杨晓帆,还是心心念念地想去计算机专业。 杨晓帆听着,多少有点恍惚。“896计划”他是知道的。他上一世负责的项目,也是其中之一的分支,具体由保密单位负责实施的。 但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在地方大学也设置了这个专业。 他当时和其它的项目,都有深入交流,以及协同攻关,也认识很多人,里面确实有不少华清、哈工大等顶级高校的毕业生。 但毕竟是他硕士毕业后才参与的,当时这个专业应该已经停止招生了,他以为那些人和他一样,也是毕业后进入的。 那几个项目里,有几个和他相关的,他都有过研究,也比较感兴趣。如果这世他能够加入,一定能大幅提高推进速度和质量。 杨晓帆没有犹豫,而且比较庄重严肃,直接说道:“徐老师,我愿意报考华清大学的896专业。” 吃过午饭的杨父杨腾飞正在办公室,整理繁杂的各项贷款报批资料,突然打了几个喷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