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朕要跟史思明打一场硬仗(1/1)

作者:画凌烟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第439章 朕要跟史思明打一场硬仗

“陛下,在巨鹿东面三十里发现大量叛军骑兵,是史思明的骑兵,史思明来了!” 武意将斥候的情报呈递上来。 “骑兵数量大约在一万人左右,暂时没有发现步兵。” 李倓吃完手里最后一块肉后,翻身上马,接过武意手里的东西看起来。 看完后,目光投向西北方向。 “史思明来的比朕想的还要快!”李倓淡定地说道。 这真是一个难以对付的对手,自己已经连夜行军,却依然还是只能与他保持同步。 看来史思明也是连夜行军了。 “陛下,您要不要先进清河城?”武意提议道,“进入清河城防御,等后续主力抵达,再对史思明用兵。” “不!史思明来的仓促,他一定还不知道朕也已经到了,而且还带了朕最精锐的骑兵!” “而且如果朕进入清河城,史思明拦截朕失败,必然会找胡人大军南下围攻清河,朕不能给他这个时间!” “立刻传令清河的康阿义,让他出动清河主力,出城迎战史思明!” “陛下,我们的主力步兵尚未到……”武意想劝阻李倓。 “等不了他们了,敌人不会给我们时间,让康阿义出主力吸引史思明!” 李倓拉了一下缰绳,目光瞬间变得锋利:“战局瞬息万变,朕要在清河跟史思明打一场!” “是!” 现在的局势很明确。 史思明利用自己战力强悍的优势,想快速分兵南下,阻击李倓。 他的战术就一个字:快! 只要能截住李倓,他就赢了。 而李倓的优势是清河的总兵力比史思明多,清河防御坚固。 常山战场没有史思明做总指挥,大军团的协同作战能力至少掉一半。 等郭子仪加入战场后,常山战场鹿死谁手就说不准了。 当然,史思明知道李倓的目的,他自然也知道其中的风险。 所以,他还是强调一个字:快!快!快!还是他妈的快! 但确实如李倓所言,战局瞬息万变。 一旦史思明发现李倓比他先到,失去了拦截李倓的机会,就会开始对胡人连哄带骗,让胡人的数万骑兵进入清河。 给清河战场加大筹码。 李倓的策略显然是想给史思明来个措手不及,不说彻底击败史思明,至少打乱他的节奏。 打乱史思明的节奏的目的,其实是震慑南下的胡人。 七月十七日午时,清河城的防御布置有条不紊地开始,大量的士兵登上城头,城内军民也开始相互配合地调运物资。 四方城门全部被严格管控,没有刺史府颁布的通行证,无法进出。 康阿义本人骑上马,向西面的城门赶去。 清河刺史许远对康阿义说道:“城内粮食够吃一年,只要我们坚守住城池,但我最担心的是圣人到了清河,史贼一直围困清河,圣人久离京师,人心不稳啊!” 康阿义也叹了口气:“现在河北各地都在传圣人御驾亲征,士气高涨,可这一战打下来,绝不是他们想的那么简单,今早的情报,奚人和契丹人已经进入德州,距离此地不到两百里。若史贼与胡人联络,恐怕……” “我已经多次奏疏天子,谏言圣人不要来清河,但愿圣人能听我的。”许远苦着脸说道。 他话音刚落,前面骑兵飞奔而来。 “报!康公!许公!天子敕令!” 康阿义和许远皆是一怔,对视一眼,随即翻身下马。 康阿义接过敕令,打开快速看起来。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一大跳:“圣驾已经进入清河郡!” “什么!”许远当场抢过来看起来,并高呼,“速速派人去迎驾……等等,圣人让我们出城列阵,迎战史思明!” 我滴个乖乖! 许远很想说一句,圣人疯了吗! 但他不敢呐! 身经百战的康阿义说道:“圣人必然是率骑兵前来,否则绝不可能这么快就到清河,他让我们出城迎战,是希望我们能吸引史思明到城下进攻我军步兵,为圣人的骑兵赢得战机!” “没必要啊!”许远道,“进城防守,史思明无计可施!” “圣人是担心胡人加入清河战场,扩大对清河以及周边州郡的破坏!”康阿义立刻心领神会,“史思明提兵前来,虽兵强马壮,但时机特殊,若能击败史思明,胡人必不敢继续造次。” “这是为何?”许远继续问道。 “我常年与胡人打仗,胡人对大唐是非常畏惧的。”康阿义说道,“此次胡人南下,是觉得史思明造反,朝廷无暇顾及他们,他们的目的不是攻城拔寨,只是想抢劫,抢完就走,他们继续南下的底气还是在于史思明,若他们得知史思明溃败,哪里还敢久留?” 许远听闻后,醍醐灌顶。 胡人就是强盗,对关内所知甚少,他们既没有入主中原的野心,更没有那个胆子。 正如康阿义所言,胡人的诉求非常单一:抢! 奚族和契丹族,加起来总人口也就才二十来万,也就只敢在辽东和辽西的草原打打游击战。 至于五代十国时期,契丹能占领燕云十六州,那完全是石敬瑭送的。 如果不是有人主动送,契丹人梦都不敢这样做。 要知道,在赵光义送之前,已经非常强大的契丹,是非常害怕宋军的。 更别说这个时代的契丹还没有发展起来,而且面临的还是唐军。 这个时代的契丹,说直白一点,就是强盗,而且还是胆小的强盗,趁着河北几股势力打成狗脑子了,才敢蹑手蹑脚跟着奚王进关来。 即便是进关,即便是抢了不少东西,也想着明日是不是该回去了? 午时过后,康阿义开始调集兵马出城。 清河这个地方,不缺军备,清河城内设有大型武库,这是为幽州边军设立的。 说到这里,还不得不提到大唐的财政制度。 与大宋的全面朝廷化不同,大唐秉承着京师与地方协同发展的原则。 每年税收,各地有一半留在地方上。 各地还设置了各种大型粮仓、武库,即便刺史,也有一定的地方兵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