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收藏家第186章 杀师地
过了大道后。 顾长安等人不得不下车,徒步翻越崎岖狭窄的山路。 也是凑巧。 在翻越一座山岭的时候,正好遇上一伙乌谷县的人。 是一位风水师带着雇主们,来山中寻找适合下葬的风水宝地。 登高山,视野辽阔。 那风水师举着罗盘,念着口诀好一番寻找。 片刻后。 风水师抱拳恭喜道:“李老爷,老夫不负使命,为您找到了一处风水宝穴。” “哦!快说说!” 一脸富贵之相的李老爷闻言大喜。 “且看那边!” 风水师大手一指。 前方山下正是二十年前,开辟的澉江支流河道。 河道过去是一条蜿蜒的山脉。 与山脉一体的山峰或高或低,如同一条锋利的剑脊。 “有什么说法?” 李老爷不懂风水之说,忙询问道。 这可关乎他家老太爷身后大事,寻一口风水宝穴,好庇护子孙后代。 “您看!那一座座山峰连成一线,如同一尊蛟龙俯卧!龙头前方正好是澉江支流,就仿佛蛟龙走水,此正是龙入大海之兆啊!” “谁家先人要是能葬入龙穴之中,子孙后代就算坐不上王侯将相,也必能大富大贵!” 风水师越说越激动,恨不得立刻找出龙穴,把自己老爹给葬进去。 “好、好、好!” 李老爷大喜过望,兴奋的直拍大腿。 “大师!还要劳烦您寻到那宝穴!我李家必有重金奉上,保管您满意为止!” “好说、好说~” “师父,阴宅选在风水宝穴,真能影响到子孙后代吗?” 走远的袁修福,因为听觉出众,还是听到了身后那些人的对话。 不由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顾长安回道:“影响是有的,不过也没民间传的那么玄乎。” 毕竟古往今来,大多王侯将相的墓地,风水都差不到哪去。 可他们的后代,又有几家能保持三代的荣华富贵? 少之又少! “不过” 顾长安回头看了一眼,为那位风水师默哀。 “师父!咱别打哑谜啊!您倒是说呀!” 袁修福暗暗吐槽,师父什么都好,就是喜欢说话说一半。 “你看,你又急。” 顾长安越发的习惯怎么当好一位师父。 “那风水师学艺没学到家。” “他以为那澉江支流对面的山峰是龙头,实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我们现在站的山峰才是龙头!” “原本此地确实是上佳的风水宝地,可因为山脉被这澉江支流截断,好好的风水宝地,反而演变成了一处凶煞险地。” 顾长安眼界非凡,早就察觉出其中的异常。 “那师父?选错宝地安葬,会有什么后果?” 下山略显无聊,袁修福便多问多学。 顾长安也不藏私:“如果是一般的地方,基本没什么影响,偏偏此风水局是臭名远昭的杀师地” 杀师地一般都很隐蔽。 就算是经验丰富的风水师,一不小心都有可能中招。 袁修福略感无语,追问道:“何为杀师地?” “就是克死风水师的凶煞之地!” “如果真让他找到穴位下葬,那带来的反噬之力必将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我才说他没学到家。” 这是那风水师的因果命数,顾长安可不会傻到介入他人因果,把自己惹一身骚。 是生是死,都是他人自己的造化。 得到了答案,袁修福心满意足:“多谢师父解惑,徒儿又学到了许多。” 两人下得山来。 到了澉江支流河畔。 “两位客官?可要上我这竹筏,路费便宜!” 有老者主动上前揽客。 袁修福虽穿着华服,可浑身毛发浓郁,又面容怪异,惹得不少人投来目光。 “不了!我二人乃武者,体重异于常人,你这竹筏难以承受。” 顾长安当即拒绝,上了一艘大点的摆渡船。 其实早前坐人力车的时候,就有车夫抱怨过这个问题,好在顾长安多给了路费作为补偿,才没有被拒载。 即便如此,那人力车也承受了不该承受的重量,恨不得当场解体抗议。 摆渡船载着两人到达对面码头。 此地码头远不及商江码头繁华,却也来来往往商船不断。 只因山货、皮毛、矿产等物丰富。 尤其是山中生活着一种拇指粗细的青背蜈蚣,其不管是药用价值还是食用味道,都非常出众。 广受西南地区民众的好评。 商船来送货的同时,再顺路收些山货,一来一去也能赚不少利润。 入住河边酒楼。 顾长安第一时间让掌柜上一桌山珍野味,好好补偿一下这段时间受委屈的味蕾。 半个时辰后。 “好吃、好吃、好吃~” 袁修福在山里待了几十年,从未吃过如此美味。 要不是师父教过做人的礼仪,他真恨不得把头埋盘子里。 “喵呜~” 黑猫警长伸出小手套,指了指一道酥脆小鱼。 “给你!” 顾长安惯着它,整盘端到它面前。 大橘仗着自己是黑猫警长的老娘,利用一身肥膘将自己的几只崽全挤到一旁,独自享用。 “咪哩!” 不怎么爱吃肉,将专门为自己点的点心全部独吞,到一旁美美品尝。 顾长安则先盯上了煎炸青背蜈蚣。 这青背蜈蚣,用土法子去除毒液,剪去头尾、剥去外壳,只留下雪白如大虾般的蜈蚣肉。 又以各种调料腌制,而后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 卖相看上去着实不错。 顾长安拿起筷子夹了一根,放入嘴中细细品尝。 “不错,酥脆可口、又有一种妖异的鲜美,难得可贵。” 不敢说好吃到回味无穷的地步。 却也是一道难得的美味。 对得起其昂贵的价格。 除了青背蜈蚣,招牌菜‘凤舞九天’的味道也是一绝。 这道菜用的是凤翎野雉的肉,又用了多种山珍做配菜,慢火熬制而成。 鸡汤鲜美浓郁。 肉质细嫩饱满。 惹的顾长安多干了几碗饭。 一道道菜源源不断的上桌,一顿大餐吃了一个多时辰,把掌柜惊的够呛。 酒楼采办的食材,硬是被这两人吃了一天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