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收藏家第256章 杨功的侠义心肠
除此之外。 还有诸如隐形术、幻影术、神行术、入梦术等法术,都有了较深的理解。 让顾长安没想到的是,当初妙仙观中获得的神行术残卷,九尾狐那居然有完整版,算是变相少花成就点去补全了。 还有诸如定身、担山、通幽、行云布雨等高深法术。 即便以顾长安的天资,攻研起来也是晦涩难懂,还是基础知识掌握的太少了。 而且修为境界不到,真学会了也使不出来。 这次虽在巴蜀郡耽误了小半年的时间,不过大家的实力都进步不小,等去青剑山拜访完心意观,也该前往下一地了。 巴蜀郡虽大比之抚南郡还大上一些。 可大多地方都是穷山恶水、少有人烟,只有蜀王城所在的平原地带,才算的上是人杰地灵,其它地方没有多少游玩的价值。 收拾好案牍上的东西。 阿福将自己在客堂中听到的传言说来:“师父,我听闻西边的群山中,有一群野猪非常凶猛,常有袭人之举,或可是什么异兽之流。” 顾长安回应道:“嗯,等去了青剑山,有闲时就去探探。” 闲聊之际。 却听客栈外边传来敲锣打鼓、鞭炮齐鸣之音。 推开窗一看,就见一片的欢喜之色,长长拥挤的队伍热闹不凡的朝着东城延伸。 “师父,这应该是蜀王城的秋祭,有与民庆贺丰收之意,也有为男女牵桥搭线的意思。” 不等顾长安开口问,阿福就已经提前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全盘托出。 虞国的社会风气慢慢开放,加上巴蜀之地本就民风彪悍。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就不再是仅有的选择。 秋祭就是给年轻男子们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让未婚女子们选择钟意的心上人。 至于能不能抱得美人归,那就要看男子们的本事了。 顾长安饶有兴致:“走,去凑凑热闹。” 蜀王城东城外。 数个搭建的舞台上,有不少小伙子展现能耐,台下人山人海。 上刀山、下火海,口吞炭火、刀斧加身等等。 如同戏法一般。 若有姑娘看上了钟意之人,就会拿着自己编制的花环,落落大方的上台为其戴上。 “师父,怎么不见读书人上台?” 阿福跟着瞧了半天,都是些展现身体能力的男子,少有展现腹中才华的附属人。 这里的读书人,当然不是只上过几年书院,就懂得识字的人。 而是进入郡城书院深造,准备考取功名的那一类人。 顾长安随口给了个解释:“可能是本地姑娘,更青睐于有手艺绝活的男子?”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不管是哪个朝代。 有才华不迂腐的读书人都是香饽饽,但凡能考取个秀才功名,那更是商人们最热衷的联姻对象。 而且大多读书人都好面子,让他们抛头露面求偶,很难拉的下这个脸。 顾长安瞧了半天。 上台的男子,多是只懂得一些小把戏的江湖人。 连个像样的武者都没有。 “也是,但凡淬体有成的武者,都不太可能缺婆娘。” 淬体有成的武者虽花钱如流水,可赚钱的能耐也不弱。 可以去深山老林寻找灵药、狩猎猛兽。 也可以开武馆,接悬赏,给大户人家的子弟当武师,给富商当客卿,跟着跑商船等等。 赚钱的方法多了去。 而且武者的社会地位也高,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出头之路。 只是武道修行,难于上青天。 功法传承、天赋根骨、修行资源、心性意志 一道道门槛皆高如山岳! 莫说是毫无武道背景的普通人,就算是名门世家、豪强乡绅、宗教门派的子弟们,最终能脱颖而出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竞争压力可见一斑。 看了一阵子,顾长安的兴致就慢慢淡去。 倒是这小家伙,被赶集似的小摊贩们卖的零嘴吸引,跟着一路走、一路买、一路吃,玩的很是尽兴。 等天色渐晚。 顾长安才唤上阿福,一同回到客栈。 “贵客,这里有给您的一封信。” 对于这两位长期租住天字号客房,吃喝用度一应高消费的客人,掌柜是喜欢到骨子里了。 毕竟昂贵的天字号客房,大多时间都是空着的。 可以说,这一月从这二位身上赚的钱,比得上往常半年的利润。 以至于掌柜说话的语气都特谄媚。 “给我?” 顾长安很是奇怪。 自己在这蜀王城非亲非故,谁会给自己送信? “师父?” 阿福比较警惕,怀疑这封信有问题。 “没事。” 顾长安用神识一扫,就已经知道信中的内容。 随后接过信回到房内。 “信中说了什么?” “你自己看吧。” 阿福接过信封拆开一看,明白是事情始末。 原来是数月前,在荒村遇到的那两位捉妖人的其中一人留的信。 信中内容和杨功有关。 他将赶山客失踪案的悬赏完成了,又带领着失踪者的亲族们收敛了尸身。 可很久以前的那起荒村几十户人家灭门惨案,引发了他的怜悯之心,他一腔热血想要查清真相,将凶手绳之以法,让死去的冤魂们安息。 杨功此人有侠义之心。 做出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并不出乎顾长安的的预料。 他在深入调查后,很快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要问为什么官府十多年没找到凶手,他一出马就能找到线索,这就涉及到了凶手的身份。 阿福眉头一皱:“皇族之人” 那行凶之人的身份正是建武帝第九子应征的嫡子应权。 应征虽是妃子庶出,没能得到建武帝的宠爱,甚至可能都没什么印象。 但靠着这层身份,以及母家的势力,还是成就了不低的事业。 “丧心病狂!丧心病狂!就为了取乐,竟将上百名老百姓当做猎物这和三头蛇有什么区别!”阿福感同身受,拿着信的手都因愤怒而颤抖。 事情很明显了。 靠着家中的势力背景,应权将屠杀村民的事情压了下来,没有受到国法的惩处。 而杨功暗中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