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是强调心念(1/1)

作者:番昌宏

大明:不一样的大明帝国第70章 是强调心念

\"抄书之事,关键在真诚。 更何况这书是佛经,更是强调心念要清净。 如果只是要求书法规范,布局巧妙,那我又何必要找别人帮忙抄书,直接找京城那些刻字工厂就好了。 在这方圆十里,胡师傅确实是心思纯正之人。 有了这样一位才华出众的才子在我面前,为何我要四处寻觅更好的呢?\" 姚广孝奉上了这堆谄媚之词后,胡科心中也觉得理由还不错。 虽清楚这个大和尚的目的不单纯,肯定有所计谋,但在现在的局势中,被人记挂其实并非坏事。 此刻的确需要个假身份掩藏行踪的胡科,这个由姚广孝提出的合作机会,对他来说极为理想。 关键是在这官府不关注的情况下,这对胡科有利无害。 “我有几个人帮我做事的。”在接纳了对方提议之后,胡科又补充写了自己的疑虑。 “除了我们两个人外,还有我的师弟济源。” 姚广孝所提的济源,其实是先前他的下属,也是一开始负责与胡科打交道的人。 “难道天界寺这次派出的就是他一个人吗?”胡科快速写下了自己的疑惑。 “对方派他来也只是做个象征性的举动,为了让路途中的移民群众知道,天界寺是有实意的。 弘扬佛法的事情,他们是不会忘记的。 既然已经走完了形式流程,来了那帮人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了,在路上享受天伦之乐,自然不必留在这里为难。 况且就算他们有意在这小小渔村做好事,但寺方也不可能让这主意实行, 寺庙获得的官方许可的和尚名额有限制,人力资源已满自顾不暇的情况下,又哪里有多余人力分给你们这些人。 \" 说着,姚广孝撇了一眼,目光间夹杂着些许讽刺与无可奈何。 虽然自己这次确实受到了众人的注目,但他也明白自己的境地就像是对方利用的一枚棋子。 “看得开一点,对你来说,也不是坏事,不是吗?” 听到这些情绪起伏的变化,胡科都能从中觉察。 对过去的经历所了解不多,但面对当前的困难,他多少还是有些洞察。 看着胡科写下的话语,原本情绪沮丧的姚广孝也开始重新振作了起来。 的确,找太多人帮不上什么忙,作为姚广孝,即便他对佛有着虔诚之心,但这并不构成他唯一的梦想。 弘法是锤炼心灵的一部分追求,而心中还有更广阔的世界,承载着宏图霸业的抱负,即便是这座狭小的佛庙,也有足够空间容纳一切。 终有一天我要脱离这注定的命运轨迹,让心中深藏的抱负和雄心,在这世上演绎得淋漓尽致。 若在我有机会时身边还有 、徒子跟随左右,那么势必会受到他们的制约。 如今虽然略显寒酸,但对于并未以主持寺庙视为毕生职业的姚广孝而言,却是难得的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 \"胡施主言之有理,这片小小佛院,终究不属于我久待之所。 还不如趁早剪断一切烦心的纷争线头,以免未来陷入这因果报应的羁绊。” 原本压抑的脸色在这一刻豁然开朗,前方虽遥不可及,却有着多条路可供选择,不必在这场小闹剧面前苦恼于眼前的局面。 就在这般之际,原本热闹的姚广孝所居住的小寺庙,迎来了众多前来烧香祈福的平民,其热度堪比一场盛大的市集庆典。 同时,在远离庙宇之地,被长时间遗忘的朱棣却罕见主动步入了皇宫的大殿,寻求权力的脉动与智慧之光。 然而,对于这位突然表现出异常活跃的儿子,朱元璋并没有给予表扬或支持,反而是将其晾于宫墙之外,态度坚决而又不为外界所熟知。 不仅是宫门口外的大殿门槛如此,更是由皇宫卫兵将毫无准备的年轻朱棣拦住,剥夺其入宫接触权力的可能性。 结果是一片充满热忱的期望和决心,在皇宫的正门处化作了一个僵硬的等待,从中午持续到傍晚,仿佛时间静止在这一刻。 直至宫门接近闭合的那一刻,才有了一位小太监前来引见,终于使这位燕王进入皇宫深处,触及未知的世界。 “宫爷爷,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陛下今日本该早已呼唤我前往呢。” 见到接自己的还是那位熟悉的小宦官王景弘时,本来疑惑丛生的朱棣,此时竟忘了皇室礼仪,直接向对方打问皇帝的消息,似乎心中的好奇心已经冲破了传统规矩。 “王爷这可伤了王奶奶的心啊,我不过是个小小的太监,在这皇家宫庭中的位阶甚低,怎么能担当上公公这样的尊称。” 面对着又一次意外称呼的燕王朱棣,王景弘不得不又一次礼貌地纠正他:“规矩严整是宫庭的常态,相较于外面,这里更加严峻无情。” 朱棣则笑而视之一番,显然并不担心这一点。 “无需自惭形秽。 你这机敏且小心翼翼的样子,今后必定能在宫廷中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本王这次称呼你是宫爷爷,也只是想提前预祝未来能够更上层楼。” 他明 队中的生存法则,并不畏惧宫廷的复杂规定——因为这些规则往往出自外行之手——而是一群身体不适、生活受限者在长期幽暗环境中演化出的结果,试图填充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欲望。 而一旦无法填补某处内心的缺口,就会寻求其他释放方式,如对地位和权力的渴望,借此释放累积的情绪和力量。 其余的内容由于内容限制无法完整提供,但仍可依此结构延伸编写故事。 只有在今天早朝之后,皇上就在后宫召见了魏国公,直到黄昏时分,魏国公方才离开。” 王景弘低着头,努力控制音量。 王景弘这么说时,原本还有些疑惑的朱棣现在心里也有点确定。 能让岳父劳烦到进皇宫并长时间与自己亲生父亲交谈的,除去战场事务外,朱棣找不到其他的可能。 对这样的事态,朱棣内心感到一丝欣慰,同时有一份担忧。 欣慰的是,这两大长老这次并不是冲着他来的。 这使得近期因一些事情被皇上骂得相当严重的朱棣心情瞬间轻松许多。 不久前,虽然太祖并未当面对朱棣施以直接处罚,私下透过他人传递的信息也足以令朱棣感受到极大的压迫力。 面对沉重压力,甚至让他产生了去后宫寻求母亲求饶的想法。 朱棣忧虑的是,若他的岳父和皇帝商讨这么久的事情说明战事并不如表面般乐观。 毕竟尽管大明朝如今日渐强盛,北方边界的战火从未停歇。 长城附近的战场常达至决战态势。 作为王子的朱棣亲身参与过数次南下的激烈战争。 他知道,在那漫长的岁月里,边境的将士所流淌的血液并未因大明朝的强大就减轻丝毫。 多次征战,屡败却屡起,草原的各民族迫于无奈将南侵视作最后的一丝希望。 此刻,父皇与魏国公讨论得越长久,意味着前线战士们需要流出的鲜血更多。 思考间,王景弘已经引领着朱棣来到了乾清宫门口。 根据朱棣的预料,到达这里后肯定会接受一番父皇的批评一番时间不等。 虽然明白这次父皇多半不是来责备自己,但是毕竟自己先前的行为确实颇为荒谬,遭受一些责难也是合情合理之事。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在王景弘前呼通报不多会儿,朱棣就已经收到了进去就餐的命令。 “来吧,一块坐下来吃饭,这么多岁月了,我们还真的没能好好聚一次。” 进入宫殿,朱元璋正在享用午餐。 并未摆什么 架势,只挥手邀请了朱棣靠近身边,接着继续夹食着餐盘里的食物。 “谨遵父王吩咐。” 朱元璋近乎自然的一番话语,落到朱棣心里却是滋润心田的甘泉。 虽说是君王给予子民所有的赏赐都源自皇权之上的恩惠。 自从获得了燕王的封号之后,朱棣逐渐远离了这个父亲的存在。 在这期间,大部分时间里都只是体会到父亲发自内心严厉的怒斥,而未曾从这位皇帝始终未能感受到那种对下属给予的荣光和厚待。 不过这种情况下怪责朱元璋心狠也实属无奈,朱棣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确实过于放浪不羁。 他作为一个皇子,本应该潜心学业才是正道,但他不仅不好好读书,甚至胆敢在学校当庭顶撞老师,且不止一次地惹得老师气息都差点紊乱。 这一行为严重挑战了作为开国 朱元璋努力提升士绅社会地位、压制地主阶层政策的基础。 因此,朱元璋对此事深感失望和不满,不觉在朝野间生出了诸多疑虑。 傍晚时分,夕阳以其余晖缓缓下沉大地,在窗框处洒下一抹光辉,正好将坐在餐桌两旁的父亲与子切割开来。 “此次唤卿入宫,你知道是为何而来吗?”朱元璋一边拨弄食物,一面不改习惯性抬头看向他的儿子问道。 食时静谈、寝则沉寂,是先祖遗留下来的训条,但并非所有人都遵行不悖,尤其如这最高统治者的君王,规则只为他的利益而存在,不允许任何无代价的约束干涉他们。 “按孩臣的看法,陛下叫子入宫恐怕是有关北平的军事动态。” 尽管皇位上的朱元璋能轻易与之交谈,但对于叛逆的儿子朱棣,如此放肆却非他所敢想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