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一样的大明帝国第189章 前方作战
陛下仅仅调动了军队,却没有派遣北方城市衙役前往前方作战。 现在可以预料,不管北平知府如何着急地动员资源,甚至即便是燕王府在北平所做的初步部署,现在都应该加快步伐奔赴通州。 通州仍然是大明朝的地盘,且是沟通南北交通的要塞城市。 纵使敌人尚未完全清除于民间藏匿之处,也无法如此轻易打破通州的防御线。” 看到姚广孝已经濒临绝望,胡轲不得不出面劝慰。 虽知这些安抚言辞实则空洞,其中编造的部分也有漏洞,但他也知道,与姚广孝继续探讨此事的负面影响并不合适。 在姚广孝和胡珂对话的同时,徐允恭没有说任何话,只是忧心忡忡地坐在那,表情沉重。 此时,他的心情比姚广孝还要低沉。 他的那篇文章里隐藏着另一个细节:皇上的决定甚至还阻止了亲贵势力在这件事件上的进一步干涉。 此时,给胡珂与姚广孝带来的重压,比姚广孝更加沉重。 在情绪各异,他们沉默了很长时间的这段空档期间,突然传来刑房门后一阵匆忙的敲门声。 “进来。” 徐允恭这时候的眉头蹙得更紧,显然他对这场不期而至的干扰不太愉快。 “禀告指挥使大人,燕” 传达情报的人正是之前与胡珂打交道的刘琦。 此时他的面容充满了未知的恐惧,甚至连踏入刑房的脚步,都让他无法从胡珂的身上移开视线,而直勾勾地盯着徐允恭。 “请尽管开口说出你想说的,不用遮掩。” 徐允恭显然理解这位守卫的担忧,若是换作平时,他定会走出这狭窄的小屋,去一处隐蔽的地方倾听手下们的工作汇报。 不过刚才他已经听闻有人提及了燕王,虽因意识到胡轲和姚广孝的身份而停止了话语,但这并未改变他对事件大致方向的认识。 既然现在已决定与姚广孝和胡轲合作解决此事,对燕王的消息就无需隐匿。 对于如徐允恭这般职务高深的人来说,只要不直指帝位,他有足够的能力把控局势。 “是的。” 面对这一信息,刘琦在听到通报后的瞬间就单膝跪下,以示尊敬,执行了一次军人的仪式。 “通报通州锦衣卫,说明燕王殿下失去踪迹。” “你在说什么?” 其他三人在听到通报后,眼神顿时变得震撼无比,姚广孝虽先前体力不支,但现在全身却涌现着一股不为人知的强大力量,猛地从座位上跃起,险些将胡轲撞倒在地。 “这消息从何而来?莫非是我们的内部出了疏漏,导致这样不可思议的信息传出。” 姚广孝显然是无法接受这样的情况发生的,然而作为行事坚决之人,他立即回应,与徐允恭并肩站立,并推开想要抓住自己衣领的胡轲的手。 “情况千真万确,从通州赶来传信的同伴正等候于议事厅,恳请您前去了解详情。” 徐允恭向审讯室的 作出邀请的动作,此举让胡轲和姚广孝感到既意外又敬重。 这个时刻,徐允恭展现的坦诚,并不像他这样的职位所通常具备的。 因此,三人的沉默逐渐转为随行行动,跟着徐允恭的引领走向皇城的禁地。 这条路的迂回对于姚广孝来说并非不可预测——他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不长,所以并没有太大心理压力。 加上之前的借口探视,他对这整个皇城市内的情况还算相当熟悉。 然而,对胡轲而言,这是完全不同的情境。 已经是政事”之类的高级职务,但是在收罗了无数战略顾问并讨论了大量策略之后发现,对全国大局的判断依旧分歧百出。 这些混乱的局面一时阻碍了大吴势力的发展进程,直到朱升提出的九字方案如同一剂镇定针,使得议场上纷繁复杂的论断顿时宁静下来。 任何持有一番不同见解或想法的人都开始变得沉默,转而专注于倾听和执行九字策。 更为令人敬佩的是,尽管朱升此后晋升为了翰林学士,并利用自身作为儒家人士的知识储备,指导一众儒徒为朱元璋征服浙江一带的军事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宣扬这是为了让“驱逐异族人进入圣地”的行为,并称之是恢复中原文化的壮举。 在此背景下,朱升所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朱元璋及其集团意义非凡,更是展现了其作为儒家忠义之人的深刻智慧。 而更加难能可贵的一点在于,大明朝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后封赏开国功臣之际,年事已高的朱升却在洪武二年主动选择辞去职务退居幕后,这样的做法不仅显示了他的明智决策,也是对明朝治理的深远考量和对自身角色定位的独特见解。 胡轲此举动旨在唤醒徐允恭对于朱汜的理性态度,切不可过于残酷。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胡轲这番话对徐允恭并无显着影响。 在其口中仅仅出现了短暂的停顿,而后并无明显反应。 若在此刻,胡轲能够见到徐允恭的内心动态,则一定能发现诸多隐忧之处。 而此时的徐允恭则感到有些懵懂,对枫林先生家族公子所提及的这个人并不明晰。 并非是说,他对此人毫无认知;而是对于\"这个枫林先生家族中的儿子\"的具体指向感到迷惑不解。 并非是对该人一无所知。 与此相反,在军营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这长者,实际上,他对对方极为了解。 正是因这深入的了解,徐允恭非常清楚在皇室御令狱里,根本不存在这位名为枫林先生的家人的亲属存在。 因此,对于胡珂的突然无理之举,他顿时陷入了一时难以应对的境地。 恰在这时,姚广孝敏锐地察觉出其中的秘密端倪,并且这个智勇双全的和尚瞬间开窍,巧妙地提醒道:“老衲曾听胡先生提及过朱汜这位兄弟的事迹。 虽说他行事有时颇为冲动鲁莽,但是对他那份对朋友的真诚赤心却令人心生敬仰。” 关于那位被伪托为“燕王”朱棣的事件细节,事实上,在与人的日常闲聊中,姚广孝早已由朱棣处知晓,此时见到徐允恭敬的举动可能导致泄露风声的可能性时,即迅速插手弥补这一缺口。 当姚广孝的暗示到达这一层次时,徐允恭敬应,回应:“别担心,关于脱困之事,在民间自然难以逆转。 而在宫内的诏狱不同,对于缉密机构,陛下的意愿即是执行法则之标准。 “至于那位朱先生,乃我大明国的栋梁之才,建立了丰功伟绩。 他的子孙或许不成器,但陛下游念于他祖先的功绩,并未施予严惩。 承蒙天降恩典,朱汜因脱困一事免去 ,但仍有重罪需要处罚。 “此位行事大胆妄为者现已经被遣送去北部边关防守边境了。 我并未记错的时间,他跟随民丁团队前往,应该是当督军率军远赴北地之时所发生的。 据此计算时间,现如今,他大约正在通州周边的位置上。” 此谎言对于善于编织谎语的徐允恭而言,可谓驾轻就熟。 因为现在的这个被称为朱汜的人物确实在通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