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第360章 君臣情义
虽不甘就此病去,但君臣一场,他有太多身后事想要向圣人请托了。
前方有小宦官趋步赶过来,笑道:“右相来了,圣人早有旨意,命奴婢们为右相备了肩舆。”
“谢圣人。”
君恩深厚,李林甫愈发感动,重病之下犹勉力开口。
他被扶上肩舆,过望仙桥、津阳门,穿过华清宫。
过程中,他挣扎了两下想要起来,因觉得臣子坐肩舆在行宫中行走不妥,但领路的宦官却是宽慰道:“右相坐着无妨,圣人在骊山上的朝元阁为右相祈福,路远又陡,坐着。”
“为臣于宫中坐轿,太无礼了。”
“右相为国事操持了一辈子,这点优待岂能没有?”
华清宫傍山而建,与骊山融为一体,行走在宫中抬眼就能看到骊山西绣岭,岭上诸多宫殿错落有致,是包括长生殿在内的诸多道观、祭祀之所。
一行人又穿过了昭阳门,登上了玉辇路。
这是以木头铺好的登山御道,从华清宫直铺到山上,以往只有圣人、贵妃才能乘仪驾从玉辇路走,百官则随侍着走旁边的小路。
玉辇路很长,扛着肩舆的宦官换了两拨人,累得气喘吁吁,登到了西绣岭程出来。”
“臣遵旨。”
这是一个繁冗细致的差事,李隆基懒得亲自过问,对于杨国忠而言,却是个肥差。
且李隆基这态度,显然是答应把宰执之位交到他手里了。
正此时,有宦官匆匆赶来与高士力耳语了一句,高力士遂趋步上前,低声道:“圣人,右相卒了。”
李隆基微微一叹,心想着这李林甫死在这时节,正耽误了上元佳节。
杨国忠则是眉头一动,低头在那,考虑着该摆出怎么样的表情。
他没想到的是,圣人远比他要实际,当即道:“下旨,以杨国忠任中书令,兼吏部尚书。”
“遵旨。”
高力士领了旨,问道:“给右相的恩典,是否也一并下诏?”
“办吧。”
李隆基随意地挥了挥手,今年上元节既不办御宴,他自有别的乐趣,不耐处置这些。
杨国忠遂与高力士一道又往李家别业而去,宣旨,赠李林甫太尉、扬州大都督,给班剑、西园秘器。
原来追赠早已准备好了,只等李林甫一死。
但圣人终究是君恩深重,须知这班剑与西园秘器乃特殊恩宠,大唐开国以来,享此殊荣者不过房玄龄、李靖、尉迟敬德、萧瑀、岑文本等数人,其中兼赠三公者,唯房玄龄、李靖两人而已。
李林甫死后能得如此厚待,既是君臣情义,也是圣人对其盖棺定论,赞许他辅佐圣人开创了开元、天宝盛世的功绩。
总之,逝者已矣,往后该轮到他杨国忠宰执天下了。
而摆在他面前的就已明白发生了什么,遂端起面前的酒杯,缓缓把酒倒在地上。
他还未与李林甫喝过酒,这就当是敬李林甫一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