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获奖感言?这是专门来打击人的吧(2/2)

作者:不吃小南瓜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一百五十二章 获奖感言?这是专门来打击人的吧

“傅春杰根本就不可能,放在往年还有机会,但今年已经有了钟明初,有了王浩,他连最大的成果都被王浩压了下去,要是评上才真成笑话了。”

“当时投票还有几个傅春杰的,我都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说难听点儿,他们是不是收礼了啊?”

“还轮值委员、理事?都是什么玩意?什么东西!”

他们讨论了几句,就开始说起明天的会议。

这次的数学年度会议不同以往,必须要更加的重视,因为会有很多人来参加。

国内好多顶级的数学家都会来参加。

比如,水木大学的邱成文,还包括另一名菲尔兹得主考切尔-比尔卡尔,科学院也会派出数学所的团队来参加,几个上一届没参加的老院士也决定要来。

甚至还有一些国外数学家的申请,只不过后来还是婉拒了。

一个是因为,国内数学会年度会议,是单单属于国内的数学会议,并没有开通‘国际通道’,国内工作的国外学者可以参加,但其他国外学者就没有必要了。

另外,会议大部分都是采用中文报告,国外学者来了也根本听不懂。

有这么多数学界的顶尖人士想来参加,可不是因为国内数学会有多大的吸引力,而是因为王浩确定要在会议上,做有角谷猜想证明方法的报告。

国际数学界对这种数学方法非常关注。

只可惜,王浩是准备用中文在国内数学会发布,而他们只能在之后看翻译版的视频。

翻译版,总归是和原版存在差异。

数学会肯定欢迎这种顶级论文发表,能够大大提升数学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但同时,他们也面对不小的压力,这么多顶级的学者到来,想要做好工作也是不容易的。

……

,其他还包括10万人民币的奖金。

钟明初手里拿着证书,胸口上别着奖章,再看下台下也感觉有些激动。

这不能说是他人生最高-潮的时刻,但他清楚自己,再想获得更高的奖项也很难了。

因为,年纪。

当年龄越接近50岁,他发现自己无论是精力、头脑都有下滑,创新思维更是越来越缺乏,很难接受一些新的东西。

以后再想有什么数学理论的大成果,不能说完全不可能,但机会也很渺茫了。

不过站在领奖的舞台上,钟明初还是感到有些激动,他还是沉下心来开口做获奖感言。

那是已经梳理过几遍的内容,“感谢数学会,感谢我的老师王明宣先生,感谢在座所有数学的同行们……”

“现在我感觉很激动,因为我很幸运的拿到了这个奖项。陈省身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以他命名的奖项都非常有意义。这个奖项让我感觉很沉重,给我带来了责任感……”

“在过去二十几年时间里,我做过一些被认可的数学研究,也自认为有一些经验,有人说,和其他学术研究相比,数学研究总体上是缺乏合作性的,但我认为数学家之间的沟通交流非常重要,我参加过很多……”

“我曾经专注于bsd猜想的研究,后来发现这个猜想的难度,比想象中的高很多,我连续六年没有任何成果,后来在学校图书馆才获得了灵感……”

“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坚持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同时和其他学者交流,也能够带来……”

“现在中国数学呈现越来越好的趋势,我们一直都在追赶的路上,相信未来也会越来越好!”

钟明初带着激动的情绪,说完了自己的获奖感言。

接下来就轮到了王浩。

王浩是有些紧张的,他的感觉和钟明初完全不同,他获得陈省身数学奖并没怎么激动,甚至心里感觉非常的平澹,就只是过来领个奖而已。

因为他的研究早就超出了这个奖项的评选要求,就感觉像是国际奥赛冠军的水平,拿到了一个地区性的数学竞赛奖,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现在的紧张则是因为他没有特别准备获奖感言。

听了钟明初的感言以后,他发现对方说的还真是好,等话筒递过来以后,王浩思考着钟明初感言的‘逻辑’,也就直接开了口,“感谢数学会,感谢我的导师潘卫国以及周清源教授,还有所有的数学同行们……”

“现在我感觉很激动,因为我获得了这个奖项,它带给沉重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有了责任感和压力感……”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我做过一些被认可的数学研究,也自认为有一些经验,我认为数学家之间的沟通交流非常重要,我参加过——”

王浩说着忽然停了下来,他仔细一想,自己似乎没有参加过专注于某方面学术讨论的会议,就干脆错开继续说道,“——所以我才来参加这次会议。”

“……”

“……”

台下好多人都听愣了,你觉得和学者交流很重要,所以第一次就是来参加数学会的会议?

数学会的会议也只是报告会议啊!

王浩硬着头皮,继续沿着‘逻辑思路’说着,“我曾经专注于角谷猜想的研究,后来发现这个猜想的难度比想象中的高,我连续两个星期都没有任何突破,后来给学生讲课时,才获得了灵感、找到了方向。”

“……”

“……”

台下好多人更是愣住了,连续两个星期没有突破?给学生讲课时获得了灵感?

这是人话吗?

王浩继续着,“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坚持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

“……”

你的坚持就是两个星期?

台下好多学者都不知该做什么表情,他们感觉台上的年轻人不是在演讲,而是专门来打击人的。

旁边。

钟明初也忍不住扯了扯嘴角,他已经听出来了,王浩做感言的逻辑完全照抄他的。

最开始是感谢,然后说起自己的心得体会。

感言照抄也没多大关系,但是,到了‘心得体会’阶段,怎么就感觉越听越不对劲呢?

这是做感言吗?

这是来专门打击人的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