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撷萃第398章 同人构思阅读汇报(六)398
另外别说是冯衡、陈玄风和梅超风是含笑而终,连我另一部同人里云蕾、叶成林和于承珠的死也是心满意足,含笑而逝。</p>
这些人物都是陪着我长大的,怎么可能让他们含恨而去呢?</p>
所以说写完,我会觉得很安慰,到底不负过去。</p>
而我再创作的陈玄风也符合我一贯的想法,我是认可沪剧行业里的一句话,没有小人物,只有小角色,意思是每一个人物,哪怕是戏台上微不足道的人物,都值得用心对待。</p>
这句话应该是艺术领域里通用的,我第一次听到是在沪剧演员的采访中。</p>
其实越剧也是这样的,艺术大师范瑞娟先生就曾为生旦净末丑中的末,演一个老家人的老演员写文褒奖。</p>
也因为这些文章和传播,让普通观众知道,原来艺术领域这么精彩,也这么不容易。</p>
于是对真正投入的艺术工作者,会油然升起一股敬意。</p>
现在我也觉得与其喜欢,不如尊敬。</p>
当然尊敬也要懂得,不然从何敬起?</p>
之所以喜欢这样的细节,那是因为在生活中多的就是默默付出的平凡人。</p>
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也需要被看到。</p>
所以我把陈玄风这个人物构思成虽然在别人的阴影下,却还是有属于自己的光彩。</p>
这更多还是像一个普通人。</p>
因而黄药师把他的尸身带回桃花岛安葬,也表示了一份尊敬和认可。</p>
包括后来他在梅超风灵前说,你爱的是我,可选择的只会是他。</p>
这不但是对普通人的敬意,也是对生活的致敬。</p>
这种观点是立足现实,很清醒的,这样的黄药师才可能是一位宗师。</p>
而且也就是看多了琼瑶类的,我就知道要这样去塑造人物。</p>
一开始写完后,总觉得意犹未尽,还想说点什么,可又不知道该怎么说。</p>
沉淀了一段日子,这才明白,潜意识的运作就是如此,一开始不见得会用语言去表达,但是到了那个关节口,就知道要那样做。</p>
更多还是真诚感染下的潜移默化。</p>
因为自己有过这番体验,所以一看别人做的,就会觉得不同,会去探索哪里不同,探究下来发现,那是源于那个时代没有发现的价值,以至于比较轻视的后果。</p>
梅超风死了,故事还没完,接着还有更值得说的,当时我是一气呵成写出来的,现在重叙,那就要明天继续了!</p>
2021年10月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