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2/2)

作者:一山复一水

上海俗女物语141

“婆婆不帮忙么?听讲鱼摊赚得不少,家里没有请阿姨?”</p>

她之前听姆妈讲,老宁波曾同她炫耀,他们家一个月就可以赚一个“万元户”出来,说贺敏敏要是嫁到他家去,绝对天天吃香喝辣。</p>

“阿姨?”</p>

吴静冷哼一声,“我哪里有这么好的命。婆婆讲她年轻的时候比我们更苦。家里电灯都没有,要点油灯过日子,衣服被单都要手洗。她生了三个小孩也没好意思让婆婆过来搭把手,更不要说请阿姨了,白日做梦。”</p>

贺敏敏想难怪都说宁波婆婆厉害,新妇进门要脱一层皮,看来不是没有道理的。</p>

“其实原来也有过一个,太累,流掉了……这次阿宇跟我讲了,等做到月底就回家休息。他姆妈要是再韶刀(沪语:啰嗦),我们两个就搬出去住,以后一家三口关起门过自己的小日子。”</p>

贺敏敏听了苦笑。</p>

正说着,江天佑他们走回来了。戴宇看贺敏敏从头到脚一身鲜亮,眉目嫣然比过去更加娇媚艳丽,想起当初嘲讽她是没人要的豆腐花,老菜皮,再看看自己老婆现在模样,惭愧地叹息一声。</p>

“谈好了?”</p>

贺敏敏坐上车,系上安全带。回头一看,后座上已经放了一筐鱼。</p>

“谈好了,今天先试试。明天开始正式拿货。要什么东西,提前一天晚上打电话给他。要是量大,可以送货上门。”</p>

江天佑把带着味道的名片赛到腰包里。</p>

他以前负责小吃店的采购,和小宁波也算相熟。那个时候小宁波在他爹老宁波手下帮工,他在林阿根手下做事。如今两个人都成了老板,谈起往事,唏嘘中也有自豪。</p>

“要不给你也买个大哥大吧,小宁波就有一个。阿发也有。”</p>

车子开出市场,天光总算亮了起来,路上渐渐有了行人。贺敏敏心想万幸自己没有接受戴宇的追求,不然今天蹲在那里挑小黄鱼的人就是自己了。</p>

“阿发做死人生意要争分夺秒,我又不急。BP 机够用了,要么你买一个?”</p>

“我不要,砖头一样重得要死,塞包里包也难看死了。我也用 BP 机。”</p>

BP 机小巧玲珑,放在包里“滴滴”作响,让贺敏敏想起她阿爹。</p>

和弄堂里那些一到秋天就扎堆斗蟋蟀的男人不一样,她阿爹喜欢养鸣虫。童年记忆里每到夏夜,家里的虫儿们便开启了合唱团。金玲子,叽叽叽。纺织娘,沙沙沙……</p>

阿爹从不去江阴路花鸟市场买鸣虫,都是自己去乡下抓,足迹遍布罗店、大场、真如等周边一众郊区。</p>

到了冬天,别人养的虫子差不多都死绝了,但是阿爹却有办法教它们平安过冬。他把装着鸣虫的小竹盒揣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暖它,日夜不歇。走在路上,虫儿偶然发出两声鸣叫,若是身边有懂经的爷叔定会比一个大拇指出来,夸他会养虫。</p>

这 BP 机的大小和那装虫儿的竹盒尺寸差不多。贺敏敏买了 BP 机拿回去给领居们炫耀,绍兴阿嫂还说敏敏你怎么也玩虫了,难道要女承父业不成?</p>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代文 </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