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归乡:命运的抉择与家国的牵绊(1/1)

作者:高小欠

大唐不屈战魂第170章 归乡:命运的抉择与家国的牵绊

玉真公主的温婉与坚韧,非但未因岁月流逝而减损分毫,反而在李隆基的心中激起了更深沉的怜惜与宠溺。即便她已逾不惑之年,逼近天命,但在李隆基眼中,她依旧是那个需人呵护、楚楚动人的小妹。这份情感,让李隆基对她愈发地纵容与珍爱。 “好好好,随你心愿便是。”李隆基的话语中满含宠溺,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此时,高景轩恭敬地向李持盈行礼道:“末将高景轩,见过玉真道长!”他的声音沉稳有力,透露出军人的刚毅。 李持盈微微一笑,目光柔和地望向高景轩,道:“将军无需多礼。近日来,贫道费尽周折,才得知将军的居所所在。听闻将军购得了城南七里处的徐家庄子,那可是贞武公李绩后人的府邸,景致非凡,贫道日后定当拜访,共赏那山林之美,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道长若光临,末将定当扫榻相迎,不胜荣幸!”高景轩的回答中透着一股子诚挚与期待。 李隆基闻言,目光微转,心中暗自惊讶于高景轩的财力,竟能购得如此显赫之地。一旁的高力士也适时插话,语气中带着几分玩味:“嘿,未曾想赵将军竟有如此雄厚财力,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高景轩闻言,心中一紧,随即坦然以对,拱手道:“末将所得,皆是浴血奋战、杀敌立功所得,用得问心无愧。”他的话语坚定,透露出军人的骄傲与荣耀。 高力士轻笑一声,似乎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李隆基打断:“持盈,朕有些饿了,不如入观内用膳吧。” “是,皇帝哥哥。玉真特地为您准备了一道您最爱的菜肴,请随我来。”李持盈说着,便引领着李隆基向观内走去,步伐轻快而优雅。 行进间,李隆基不禁好奇地问起玉真公主与高景轩的相识经过。李持盈回想起当日的惊险一幕,脸色微白,但仍强作镇定地叙述起来:“那日献俘大典,小妹与杨太真道长同乘一车,不料马匹受惊,失控狂奔。危急之际,幸得赵将军挺身而出,飞身制马,方得化险为夷。赵将军不仅是小妹的救命恩人,亦是太真道长的恩人。朝廷有此等英勇之将,实乃陛下之福,大唐之幸。” 李隆基闻言,神色凝重,对高景轩的看重又多了几分。他深知玉真公主的性情,若非真心感激,绝不会在人前如此夸赞。更何况,高景轩还救下了杨玉——那个日后将在他生命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女子。 宴席上,宾客们或吟诗作对,或畅谈道家哲理,气氛和谐而愉悦。高景轩意外地发现,杨玉竟也在此列。她身着素衣,清丽脱俗,与周围的繁华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她向高景轩投以温柔一笑,高景轩亦拱手回礼,心中却暗自揣摩着这位未来贵妃的心思。 席间,李隆基不时与杨玉低声交谈,而杨玉虽显拘谨,却也尽力应对。高景轩在一旁观察,心中疑云更重。他深知历史传闻中的那段禁忌之恋,但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感到困惑不已。难道,这段惊世骇俗的情感背后,还隐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随着宴席的深入,宾客们逐渐沉醉于这难得的雅集之中。而高景轩,则在心中默默记下了这一切,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记忆将成为他解开谜团的关键。 以甲胄为荣,不辱使命。望陛下明鉴。” 李隆基微微皱眉,目光在高力士和高景轩之间游移,最终落在高景轩坚定的面容上,缓缓开口:“高景轩,你既知太宗遗训,便应恪守军人之责。今日召你前来,确有要事相商。” “末将洗耳恭听。”高景轩语气不卑不亢,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忠诚。 “朕闻你于边关屡建奇功,英勇善战,实为我大唐之栋梁。然朝中有人言你行事独断,不恤士卒,此等言论,朕自当明辨是非。”李隆基的声音沉稳有力,透露出君主的威严与智慧。 高景轩心中一凛,但面上依旧保持镇定,拱手道:“末将深知,军中之事,关乎国家安危,丝毫不敢懈怠。至于军中流言,末将自当自省自查,若真有不足之处,定当改正。但末将自问,对将士们向来是关爱有加,从未有过丝毫苛待。” 李隆基点了点头,似乎对高景轩的回答颇为满意,继续说道:“朕观你之才,可堪大用。现命你为北庭都护府副都护,兼领瀚海军使,镇守边疆,抵御外侮。望你勿负朕望,再立新功。” “末将领旨谢恩!定当竭尽所能,守土有责,不负陛下重托!”高景轩闻言,心中涌起一股热血,声音洪亮地回应道。 高力士在一旁,脸色阴晴不定,却也不敢再多言。他深知,李隆基的决定,绝非他所能轻易改变。 朝会结束后,高景轩随着众臣一同退出大殿。他心中暗自思量,这次升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必须更加谨慎行事,以免再遭小人构陷。同时,他也对即将到来的边疆生活充满了期待与豪情,誓要为大唐的边疆安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玉真公主的道观中,杨玉的心情却异常复杂。她回想起与李隆基的种种过往,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自己无法抗拒命运的安排,却也不愿轻易放弃内心的挣扎与坚持。未来的路,对她来说,依旧充满了未知与变数。但她相信,只要心中有光,便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间并不罕见,尤其是在乱世或边疆之地,生存与情感交织,许多习俗与规矩都显得更为灵活与包容。我并非有意冒犯,只是真心询问你的意愿。若你心中不愿,我自然不会强求。” 高景轩的语气变得温和而诚恳,他继续说道:“清莹,你跟了我这些年,你的付出与牺牲我都看在眼里。我并非无情之人,也知你心中有我。若你愿意,我可以给你一个名分,让你和芷韵都能有个安稳的家。至于世俗的眼光,我们大可不必太过在意,人生苦短,应珍惜眼前人。” 陈清莹听后,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自己出身卑微,能够得到高景轩的青睐已是莫大的幸运。但想到要与女儿共侍一夫,她心中仍难以接受这份“荒唐”。然而,当她看到高景轩那双真诚的眼睛时,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坚定。 “老爷……”陈清莹的声音微微颤抖,“奴家感激老爷的厚爱,但此事关系重大,奴家需与芷韵商议后再做决定。请老爷给奴家一些时间。” 高景轩点点头,表示理解:“好,我等你的消息。不过,无论你的决定如何,我都希望你能明白,你和芷韵在我心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次日清晨,高景轩带着韩剑蛼等二十名精锐骑兵踏上了回乡探亲的路途。他心中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但无论如何,他都将勇往直前,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与机遇。 在路上,高景轩不断回想着与杨玉、李隆基之间的种种纠葛,以及朝堂之上的暗流涌动。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场个人命运的起伏,更是大唐帝国兴衰更替的缩影。他必须谨慎行事,既要保护好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也要为国家的安宁与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过数日的奔波,高景轩终于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他跪在父亲的坟前,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思与愧疚。他默默许下誓言,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让家族重新焕发光彩。 而在京城之中,李隆基与高力士等人也在密切关注着高景轩的动向。他们知道,这个年轻将领的每一步行动都可能对朝局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他们更清楚的是,无论高景轩如何挣扎与反抗,最终都将难以逃脱命运的安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