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八仙登场(1/1)

作者:求人不如求己

一身神通的废材道士第114章 八仙登场

“抽烟嘛?” 问候了一声,吴勇笑着点了点头。 李鲁目打开烟盒,随后往对方甩出一根香烟。正当烟飘在半空i时,他使出了一招‘弹指神功’,一团小火苗从指尖射出,直接点燃了香烟烟头。 吴勇嘴角上扬,淡定地伸出两指,稳稳夹住掉落的香烟。 嘶~呼~~ “歪!歪!歪!你俩还比不比赛了!?怎么抽起烟了!” 一旁的工作人员都看不惯两人的所作所为。 话音刚落,两人同时大吸一口香烟,烟嘴快速燃烧至香烟的中央。 随即两人一同将香烟往对方吐出并相撞了起来,摩擦出火花。 这时两人各自扎稳马步,做出手诀,念出咒语。 “四位鬼门敞开,鬼兵降临!出来!” 吴勇大吼一声,在他前后左右的各方位处凭空出现四道如门形状的阴寒黑洞。 阴寒的黑洞里传出一阵阵凄惨地哀吼声。不出一会,一个个身穿盔甲手握着各种常规冷兵器的骷髅士兵整齐划一地走出黑洞。 相反另一边,李鲁目则是掏出八张黄符,并将其剪裁成纸人,随后甩到地上。 “众仙家护佑,以附纸人身,辅吾降妖伏魔!急如令!起!” 嘭的一声,一阵烟雾冒出,没多久便散开,随后映入眼帘的是八位仙家。 “什么!八仙!” “我靠!竟然是八仙显灵!这小子是何人!?” “这小子竟然能召唤出八仙!这特么是假的吧!” 周围的观众对此众说纷纭。 此刻的八仙所站在的位置各不相同,形成了一个简易的八卦阵。 (八仙介绍) 吕洞宾属于乾金之象。乾卦纯阳,故称纯阳老祖,所用宝剑亦曰纯阳剑。 铁拐李属于兑金之象,以铁拐为足,铁属金,足在下属阴,表示柔金之象,以别于乾刚之金。 何仙姑属于坤土之象,她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为柔土。 曹国舅属于艮土之象,传说其兄长地下的灵魂附于其身而为恶,将其本人的灵魂囚禁于地下。地下乃土之位,但为刚土,曹国舅最后通过与恶鬼的决斗,战胜邪恶,乃复其灵明,皆刚之象。 张果老属于震木之象,位列正东。因张果老于月宫砍梭椤树,树本为刚木,以别于柔木。 蓝采和属于巽木之象,手拿兰草,草本皆为柔木。 韩湘子属于坎水之象。小说中有民间大旱,韩湘子为民众吹箫降雨一节。 钟离权属于离火之象。他性情猛悍,宝扇一扇则出火,火烧龙宫等皆钟离权所为。 铁拐李 铁拐李在民间传说中为八仙之首,有的书中称其姓李,名洪水,铁拐李,隋朝峡人;鲁迅先生的《华夏小说史略》则说他姓李,名玄;赵翼的《陔余丛考》中也说他姓刘。有说他是唐玄宗开元、代宗大历之间人,学道于终南山,一次元神出壳,没想到肉身为虎所食,只得投身于一个跛乞丐。《历代神仙通鉴》称其本来长的十分魁梧,相貌堂堂,在砀山洞中修行。因为约定要参加老君的华山仙会,临走时对弟子说,倘若元神七日不回返,则将尸壳焚化,然后留下尸壳,元神外游。不料到了为东汉大将,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后也得道成仙。而唐代确实有位叫钟离权的人,《全唐诗》录有他的三首绝句,并附有小传云:“咸阳人,遇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及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自号云房先生,后仙去。”其留世的诗题为《题长安酒肆避三绝句》,其中有“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等句。 有关汉钟离的传说非常生动。据说有一天,一个巨人大踏步地走进其母内室,大声说道:“我是上古黄神氏,当托儿于此。”顿时,只见异光数丈如烈火,随之汉钟离降生。他一出生就像三岁的小孩一样大,天生一副福相,顶圆额宽,耳厚眉长,口方颊大,唇练如丹,乳圆臂长。更为奇怪的是他昼夜不声不响,不哭不吃。一直到了,长大后身长八尺二寸,喜顶华阳巾。当襁褓中时,马祖见到他就说:“此儿骨相不凡,自市风尘物处。他时遇卢则居,见钟则扣,留心记取。”后来吕洞宾游庐山,遇火龙真人传授天遁剑法。64岁时,游长安,在酒肆遇见一位羽士青衣白袍,在墙壁上题诗,吕洞宾见其状貌奇古,诗意飘逸,问其姓名。羽士说他是云房先生,居于终南山鹤岭,问吕洞宾是否愿意跟他一起走。吕洞宾凡心未已,没有答应。这位云房先生就是钟离权。晚上,钟离权和吕洞宾一同留宿在酒肆中,钟离权独自为他做饭。这时吕洞宾睡着了,他梦见自己状元及第,官场得意,子孙满堂,极尽荣华。忽获重罪,家产被没收,妻离子散,到老后孑然一身,穷苦潦倒,独自站在风雪中发抖,刚要叹息,突然梦醒,钟离权的饭还没熟。于是钟离权题诗一首:“黄粱犹未熟,一梦到华胥。”吕洞宾惊道:“难道先生知道我的梦?”钟离权道:“你刚才的梦,生沉万态,荣辱千端,五十岁如一刹那呀!得到的不值得欢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伤,人生就像一场梦。”于是吕洞宾下决心和钟离权学道,并经“十试”的考验,终获钟离权授他道法。吕洞宾有了道术和天遁剑法,斩妖除害为民造福。吕洞宾被全真道奉为北方五祖(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之一。 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有关其身世说法不一。一说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广记》引《广异记》称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织鞋为业的农妇,后因嫌家居太闷,游于东樵山,在山寺中住下,经常采集山果供众寺僧充斋。一次,远在四百里外的循州山寺僧来罗浮山寺,称某日曾有仙女去彼山采摘杨梅果子,经查实那天正好是二娘采果的日子,再加之大家又不知二娘从何处采来这众多山果,便认为二娘即为循州山寺采果之仙女,从此二娘远近闻名,她也借此不再寄居山寺了。一说她是宋朝人。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多称她为北宋永州(零陵)人,有称她幼遇异人,得食仙桃成仙。有称她放牧于郊野,遇异人送仙枣,食后而成仙。宋人笔记中还记载了何仙姑一些为人占卜休咎、预测祸福的事迹,一时士大夫及好奇者争先前往彼处占卜。 《续通考》说何仙姑为唐武则天时羊城荔城县人,出生时头顶出现六道毫光,天生一副“仙科”,13岁时在山中遇一道士,吃了道士一只仙桃,从此不饥不渴,身轻如飞,并可预见人生祸福。后来她应召进京,但途中离去。另有传说何仙姑原名何秀姑,出生时紫云绕室。从小智慧敏捷,聪敏过人。15岁时,梦见神人教她食云母粉,于是轻身如飞,往来于山顶之间,每天早上外出,晚上采山果孝敬母亲。后来辟谷,言语异常。武则天听说后,派使者召请,中途不知所踪,有人说在唐中宗时八月初八飞天。还有一种说法是,何仙姑遇到的道士为仙人吕洞宾,后来吕洞宾度其成仙。 蓝采和 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蓝采和。南唐沈汾《续仙传》、宋初《太平广记》、陆游《南唐书》等书均载有他的事迹,为唐末至五代时人。蓝采和居无定处,四海为家,其行为怪僻,贪杯喜唱,平时穿一身破蓝衫,一只脚穿靴,另一只脚则光着。更不近常情的是,夏天他穿棉衣,冬天却躺卧雪中而全身冒热气(《续仙传》)。平时他手持三尺有余的大竹板,一边打着竹板,一边踏歌而行,沿街行乞。他唱的歌很多,大都是触景而生,不仅令世人觉得高深莫测,而且颇具仙意。其一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波,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蓝采和行为癫狂,有人施钱给他,他大都送给贫苦人。 另有传说蓝采和本是赤脚大仙降生,不停的周游天下。有人在童年和老年时都看到过他,他容貌依旧。后来他踏歌于濠梁酒楼乘醉,有云鹤笙箫声,忽然轻升云中,抛下靴衫腰带板拍,冉冉而去。 韩湘子 唐韩湘子,字清夫,是古代华夏民间传说故事中的八仙之一,有说他是唐朝韩愈的侄孙。韩湘子擅吹洞箫,拜吕洞宾为师学道,相传道教音乐《天花引》为韩湘子所作。 传说韩湘子是一位手持长笛的英俊少年。汉丞相安抚有一女儿,名叫灵灵,才貌双全。已许配韩湘。但是汉帝想把她婚配与皇侄,安抚坚决不同意。汉帝大怒,将韩湘子罢官发配。灵灵悲郁而死,韩湘子投生为白鹤,白鹤受钟离权和吕洞宾的点化,又投生为昌黎县韩会之子,乳名湘子,幼年丧父,由叔爷韩愈抚养。长大后韩湘子得钟、吕二仙传授修行之术,但韩愈极力反对,韩湘子因此而出家,隐居于终南山修道,得成正果,列八仙之一。韩湘子屡次化形,度化他的叔爷韩愈,但韩愈多次不悟。后来,韩愈被降官到潮阳,路经蓝关,雪拥不前,冻埋雪中,韩湘子赶来相救,并指点度化。韩愈最终感悟,也修道成仙。 曹国舅 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国舅,出现的时间最晚,流传的仙话也较少。其身世、说法大同小异,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后有关。《宋史》有传,曹佾,字公伯,曹彬之孙,曹皇后的弟弟。他性情和易,通晓音律,喜爱作诗,封济阳郡王,身历数朝而一帆风顺,年72而寿终。《神仙通鉴》云:曹国舅天性纯善,不喜富贵,却慕恋于仙道,其弟则骄纵不法,恃势妄为,曹国舅对其恶行深以为耻,遂入山修炼,遇钟离权、吕洞宾而收他为徒,很快曹国舅修成仙道。《东游记》中所述曹国舅与上略同。 传说曹国舅头戴纱帽,身穿红袍官服,手持阴阳板(玉板),与其他仙人的打扮迥然不同。他隐迹山岩时遇到了钟离权和吕洞宾两位仙人,他们问:“听说你在休养,所养的是什么呢?”答道:“养道。”仙人又问:“道在哪里?”曹国舅举手指天。二仙又问:“天在哪里?”曹国舅用手指心胸。二位仙人笑着说:“心即是天,天即是道,你已经顿悟道之真义了。”于是传授他还真秘术,点化指引他登仙。还有一种说法,说曹国舅他出家时皇帝赐他一块金牌,后来过黄河时没有船费,就以此抵押,恰好遇到了吕洞宾与他同游,因此悟道而名列“八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