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你确定这些人都是好的?228(1/2)

作者:五贯钱

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第228章 你确定这些人都是好的?228

徐明辉把人送到,当天下午就赶着回了县城,走的时候还把徐二叔也请走了,只说是县城里粮庄的买卖需要人搭把手。</p>

徐二叔沉默着没有反对。</p>

而让桑枝夏担心的事儿也没有发生。</p>

这十几个临时进村的人并未引起村民太多的反感。</p>

洛北村民风淳朴,虽时常有口舌之争,可说到底人心是齐的,心也善。</p>

桑枝夏编出来的由头被众人取信,得知了这些人的来历,不少人都在摇头叹气。</p>

大难不死,还不远千里奔波至此,也算是很不容易了。</p>

实实在在的命硬。</p>

只是桑枝夏也没想到,头一个为这些人上门的居然是村长。</p>

村长说:“这都是些年轻后生,虽是遭了大难,可留得命在就是老天开眼了,也算是有后福的,总窝在农场边上临时搭的茅屋不是个事儿,等入了冬那边可不是好过的。”</p>

这个问题桑枝夏也考虑过。</p>

只是这些人刚进村,而且后边陆续不知还会来多少,贸然一下都安排妥当了,让人见了只怕是要引发多的议论,索性就暂时搁置了。</p>

村长人老成精,不等她为难就主动开口说:“咱村里还有不少地基是空着的,也没那么多人会去盖了房子住,他们要是打算在村里长久住下来的话,其实去那边也不错。”</p>

桑枝夏眼底一亮,意外道:“村里的宅基地不是通常不给外人的么?那边的地基能动?”</p>

“怎么就不能动?”</p>

村长好笑道:“按照村里的规矩,宅基地这种要紧的东西的确是不能给外人掺和,一来是怕村里进了来路不明的外人惹出岔子,二来那是村里大家伙儿共有的东西,分出去了会惹出不妥。”</p>

“可你家不一样,可以给。”</p>

徐家入村将近两年,除了王家那一档子糟心事儿,不曾与任何人起过冲突。</p>

相反,老爷子在村学教导稚童,嘴上说是收了束脩的,可但凡是进了村学的娃娃,一次交的束脩能管一年,老爷子教导之余还时不时自己出银子买了纸笔书本分下去,只怕这些娃娃学得不够。</p>

桑枝夏在地里弄出了名堂,从不藏着掖着也不含糊,村里的人问上前了,能帮的从不缩手。</p>

在她的指点下,洛北村大多数人家今年的收成都比往年好上许多,更何况村里建成的水车,入了份儿的谁家不曾获利?</p>

还有她弄出来的农场。</p>

村里家中境况不好的去了,签的跟外村来的契书都有不同,桑枝夏多让了一层的利,实实在在的好处拿着就往村里人的手中送。</p>

人心都是软的,得了好处照拂的自己心里清楚,难得有帮得上徐家的时候,也没人会揣着明白装糊涂。</p>

村长叹了口气说:“宅基地能给,只是得花银子买。”</p>

收来的银子合在村里的公中,是要用来修路修祠堂的,含糊不得。</p>

桑枝夏喜出望外地连连点头:“这是自然。”</p>

“只要您点头了,我绝对不还价!”</p>

“还价也不成。”</p>

村长哭笑不得地横她一眼,说:“只是我得先问你一句,你打算要能安置多少人的地方?”</p>

村里人大多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见识属实有限。</p>

村长不同。</p>

从徐家的诸多行事到如今,村长不说看出了五分也猜到了三厘:徐家这些人跟村里人是不一样的。</p>

有些事儿心里明白不必拉扯出来细说,可该摆在明面上的,村长也不会含糊。</p>

桑枝夏自己心里也不确定。</p>

送人回来的事儿大约是徐璈的临时起意,两人也没来得及商量,具体会有多少,还当真是不好说。</p>

桑枝夏仔细想了想,试探道:“我记得村里东山下闲置的宅基地不少,您先按百来人的卖给我?”</p>

一人盖一座房子显然是不可能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