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张骞二度出西域大汉外交官的优良传统(2/2)

作者:张石坚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第707章 张骞二度出西域大汉外交官的优良传统

这些随从官员们亲眼目睹了张骞和楼兰王之间的交涉,对张骞的处变不惊和从容态度极为佩服。</p>

有人忍不住开口道:</p>

“大人难道就不怕那楼兰王突然变脸,直接杀过来吗?”</p>

刚刚张骞的态度除了一开始的客套外,剩下的时间都非常强硬。</p>

这种强硬让众人都捏了一把汗。</p>

张骞哈哈一笑,非常平静地开口道:</p>

“有什么好怕的?我们代表的可是整个大汉,难道大汉会畏惧这小小的、辖地连大汉一个郡都不如的楼兰国?”</p>

顿了顿,张骞又随意地开口说道:</p>

“况且咱们这边可是有整整五百精锐,真要比起来,咱们随便杀光他们,怕什么?”</p>

这位出发前刚刚被封为大汉中郎将的中年男子,双目中闪过一丝杀机。</p>

被匈奴囚禁了这么多年,又在西域诸国辗转来回,如果张骞是一个没本事的愣头青,早就不知道死多少次了。</p>

若是刚刚楼兰王真敢发动进攻,张骞也不介意让楼兰换一个新王!</p>

大汉的使者,可不是只会卑躬屈膝,赔着笑脸说好话的。</p>

不服?手底下来见真章就是!</p>

张骞一行顺利经过了楼兰和车师国,又拜访了沿途的几个国家。</p>

这些国家的国王中,有好几个还是当年张骞的故交。</p>

他们早就已经饱受匈奴人的奴役和摧残,得知大汉使者的到来后都非常高兴,很隆重地招待了张骞。</p>

张骞向他们介绍了大汉的风土人情,以及近年来汉匈战争的实况,又拿出了事前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他们。</p>

精美的大汉丝绸、瓷器顿时让这些西域国王们如获至宝,张骞讲述的那些情况更是让西域国王们对大汉身亡不已。</p>

大部分国王都还是比较谨慎的,并未立刻就表明态度投靠大汉。</p>

张骞也表示理解。</p>

匈奴人统治了西域近百年,张骞也不指望一两次的出使就能让别人纳头就拜。</p>

张骞对这些国王发出邀请,让他们到时候可以派出使者随张骞回归长安去做一个实地见证。</p>

所有的国王都欣然答应了这个邀请。</p>

终于,张骞等人抵达了乌孙国。</p>

看着面前的乌孙国都,张骞的心中有些感慨。</p>

“真是时移世易啊。”</p>

在百年之前,河西走廊一带主要有三个比较强大的部族势力。</p>

在河西走廊东边,也就是焉支山一带的,是大月氏。</p>

在河西走廊西边,也就是如今大汉酒泉、敦煌一带的,是乌孙。</p>

在毗邻河西走廊草原上的,是匈奴。</p>

三大部族原本相互征伐,相互牵制,属于一个类似三国杀的局面。</p>

后来匈奴一代雄主冒顿单于崛起,曾经在大月氏当过人质的冒顿单于非常熟悉河西走廊的情况,各种威逼利诱和联姻等手段,将乌孙绑上了匈奴人的战车。</p>

在强盛的匈奴和乌孙联手攻击下,大月氏连战连败,不得不离开河西走廊,一路向西逃亡。</p>

冒顿、老上两位单于原本允诺将河西走廊和乌孙平分,但真到了大月氏败逃后,匈奴人又不认账了。</p>

此时的匈奴可是在白登之围中逼迫刘邦求和,让大汉不得不和亲嫁女开放互市的强大新兴草原帝国。</p>

怎么可能白白把河西走廊这种丰饶之地给乌孙?</p>

匈奴单于下达命令,让乌孙人跟随大月氏向西,一路进行追击,务必要把大月氏亡族灭种。</p>

乌孙人不敢违背匈奴单于的命令,只能紧跟着月氏人渡过戈壁大漠,追到西域。</p>

乌孙人前脚刚离开河西走廊,后脚匈奴的右贤王就来了。</p>

从此,河西走廊全境都成为了匈奴右贤王的辖地。</p>

到最后,这场三国杀之中失败的大月氏和胜利的乌孙都被迫离开了栖息几百上千年的祖地,匈奴人则来了一个赢家通吃,赚麻了。</p>

乌孙人当然也不是傻瓜,他们也知道自己被匈奴人算计了,心里对匈奴人也是怨恨的。</p>

可当时的匈奴如日中天,区区乌孙又怎么敢和匈奴帝国对抗?</p>

只能忍气吞声,蜗居在西域,给匈奴伏低做小。</p>

当然,乌孙毕竟也是一个比较强大的部落,匈奴人也担心把乌孙逼急了,就给了乌孙人一个权力。</p>

那就是帮助匈奴掌控西域。</p>

多年来,乌孙作为匈奴人的爪牙和打手,在西域北疆建立了国家,威慑整个西域所有小国。</p>

匈奴人吃肉,乌孙人喝汤,各个小国的王族、官员们吃点残渣,共同压榨西域的普通老百姓。</p>

这种模式非常稳定地持续了上百年,直到刘彻登基,汉匈战争全面爆发。</p>

随着汉军一次次的胜利,匈奴帝国的实力不断被削弱,急需回血。</p>

放眼周围,西域是唯一的血包。</p>

匈奴自然而然地加大了对西域的吸血力度。</p>

本来这也没啥,无非就是苦一苦西域老百姓嘛。</p>

西域老百姓一直都是苦哈哈的,再苦一点也没什么。</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但问题是,匈奴失血的速度太快了!</p>

先是卫青一波波的放血,紧接着又来了个霍去病。</p>

霍去病比卫青还要凶残,上来就是割肉!</p>

右贤王所部直接被霍去病四次出征彻底打残。</p>

这都不是普通的割肉了,这是活生生砍掉了匈奴单于伊稚斜的右臂!</p>

伊稚斜为了维持自己的力量来继续统治这个辉煌的草原帝国,只能变本加厉,甚至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p>

开始的时候,是苦一苦西域老百姓。</p>

后来发现西域老百姓身上实在是没油水了,伊稚斜就把本该分配给西域国王、官员们的那点残渣都拿走了。</p>

西域国王官员们气得不行,但面对匈奴这个庞然大物,依然还是敢怒不敢言。</p>

可这还不够弥补右贤王部覆灭的损失啊。</p>

伊稚斜干脆又把乌孙人喝的那点汤也都端走。</p>

等于是西域所有的产出,通通都被匈奴人吃干抹净,一点不留。</p>

这下乌孙人自然就不干了。</p>

我们乌孙帮你打跑了大月氏,把祖地都让给了你匈奴的右贤王,还帮你镇守西域百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p>

现在我们就喝点汤,你都不给?</p>

乌孙王猎骄靡立刻就对匈奴单于伊稚斜提出抗议,要求把乌孙人的汤还回来。</p>

伊稚斜一看,哟呵,现在大匈奴被汉朝欺负也就算了,你乌孙这条大匈奴养了百年的狗也敢跳出来和大匈奴狺狺狂吠?</p>

我堂堂大匈奴帝国单于不要面子的吗?</p>

按照草原强者为尊的传统,伊稚斜本打算亲征乌孙,把乌孙从上到下屠戮一遍,让乌孙继续乖乖地当小弟。</p>

可伊稚斜没机会啊。</p>

南边的大汉攻势实在是太猛了,伊稚斜根本不敢调动匈奴大军奔波几千上万里,去西域找乌孙的麻烦。</p>

好在匈奴控制乌孙百年,想要在乌孙内部搞搞事,轻而易举。</p>

在伊稚斜的授意下,乌孙内部爆发了巨大的内讧。</p>

对伊稚斜不满的乌孙王猎骄靡遭遇了内部势力,主要是来自儿子大禄的挑战,焦头烂额自顾不暇,短时间内无法造成匈奴的麻烦。</p>

在出发之前,刘彻和张骞商量的时候,他们还不太清楚乌孙国内的具体情况。</p>

当时这对君臣的打算是,用大汉最近取得的胜利劝说乌孙保持中立,不支援匈奴即可。</p>

这样大汉也就能断掉匈奴在西域的最大助力,对汉匈战争的整体局面是非常好的帮助。</p>

随着张骞一路进入到西域,从各种势力的来往中逐渐搞清楚乌孙的具体情况。</p>

这位大汉中郎将突然觉得,或许自己还真的有希望说服乌孙王猎骄靡,让乌孙成为大汉从西域方向插向匈奴的一把尖刀!</p>

几百人的庞大使团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在城门口就被拦下。</p>

通报了身份后,张骞就耐心于城门处等待着。</p>

很快,一名衣着颇为华丽的年轻男子就带着一些随从策马而至。</p>

“大汉使者在哪?”</p>

男子来到张骞面前,带着笑容开口。</p>

“我乃军须,是如今乌孙国的岑陬。”</p>

“我代表我祖父,尊贵的乌孙王猎骄靡欢迎各位的到来。”</p>

军须?</p>

这个名字让张骞心中一动。</p>

从之前打探到的情报来看,乌孙国内的乱局,这位王孙军须可是主角之一。</p>

乌孙王猎骄靡年事已高,早年立长子为继承人,但这个长子却在几年前死了。</p>

猎骄靡心痛之下,将长孙,也就是这个王孙军须立为新的继承人。</p>

这下子,猎骄靡其他的儿子就不高兴了。</p>

死了大儿子,应该让其他儿子来继承啊,怎么就让孙子辈来了?</p>

猎骄靡毕竟统治乌孙多年,这些儿子们本来还不敢说啥。</p>

正好猎骄靡因为利益和匈奴发生冲突,伊稚斜顺势支持猎骄靡的另外一个儿子大禄。</p>

大禄带着上万人的兵马直接独立出来,和老爹猎骄靡形成对抗之势。</p>

大禄声称,除非猎骄靡废掉军须,改立大禄为继承人。</p>

否则,这场乌孙内乱就一定会持续下去!</p>

张骞想到这里,心中不由欣喜。</p>

乱,乱点好啊。</p>

咱们当外交官的,就怕你国内不乱呢!</p>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请大家收藏:()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