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_分节阅读_第182节(2/2)

作者:践行践远

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_分节阅读_第182节

邵一奇从杨若谦的表情和语气能隐约分析出来,自己这个大学同学绝不是没钱,单纯就是不想掺和发行业务……</p>

可赚钱的业务,为什么不掺和呢?</p>

想来想去,也只有一种可能——杨若谦不满足只当一个大股东,他要做,就得做董事长。</p>

强行挤到别人的餐桌上吃饭有什么意思?</p>

有本事的人,都是自己摆一桌宴席。</p>

不愧是金海市最年轻最成功的企业家,志存高远啊!</p>

现在收购制片公司,开始慢慢从网络发行做起,应该就是为这个目标开始做铺垫。</p>

杨若谦想也没想:“就小厂,那种专注于小制作精品,能盈利,但是不是暴利的制片公司。”</p>

果然……野心很大。</p>

听了杨若谦的决定,邵一奇心中更肯定了自己的判断。</p>

电竞俱乐部那边已经夺冠,拿到的赞助费可谓海量,加上公司其他业务和原本就存在的现金流,随随便便收购一个大制片公司绝不成问题。</p>

可杨若谦偏偏要找一个小制片公司去收购。</p>

怕不是心里憋着个什么大计划呢。</p>

“行……小制作是吧。”邵一奇点了点头,把手机递给杨若谦,“你看看这家公司怎么样?”</p>

杨若谦抬眼看了过去。</p>

手机上,是对这家制片公司较为详细的介绍,应当是出自某位分析员的笔下——</p>

公司成员都是以前某大制片公司走出来的人才,公司从创立至今,总共拍出了八部作品,都是b级低成本电影,片长较短,制作较为粗糙,也没有一线大牌大明星。</p>

每一部电影都赚了一些小钱,足够公司勉强度日。</p>

但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电影越来越难在院线上映,主流市场逐渐演变为大场面大制作,再不济也不能太过粗糙……</p>

受限于初始资金不足,盈利能力上限太低,这家制片公司始终未能有什么较大的突破,纵然能盈利,基本也就是赚个辛苦钱。</p>

这份报告还着重强调了这家制片公司的低抗风险能力。</p>

现在这家公司确实能够把自己的小制作电影发在网络平台上盈利赚钱,但是该公司整体缺乏融资渠道,而且业务过于单一。</p>

如果他们拍摄的某部电影扑街,很可能会直接导致资金链断裂,破产倒闭。</p>

所以哪怕目前这家公司处于盈利状态,且盈利模式稳定,但依旧建议投资人们谨慎观望。</p>

杨若谦的目光在触碰到这份报告的瞬间,就彻底被吸引住,完全挪不开窝了。</p>

从大公司走出来的精英拍摄团队。</p>

非常认真努力的公司运营。</p>

还算稳定的盈利模式。</p>

以及较低的抗风险能力。</p>

太完美了!</p>

怎么会有这么一家完美符合杨若谦预期的公司?!</p>

果然,这世界上的一切都不能从某个固定的角度思考问题。</p>

现在从赚钱的角度来寻找新项目,一下就找到了理想人选。</p>

杨若谦满意的点点头:“我觉得,这家公司看着还不错,你认为呢?”</p>

等把这家公司收购过来,杨若谦绝不插手干涉他们的一切决策,怎么能盈利怎么来。</p>

从这份报告来看,只需要一点意外,这家正常运营,兢兢业业的公司就会扭盈为亏。</p>

如果试点成功,以后把这个模式大范围推广,再想赚取系统的补贴,岂不是手到擒来?</p>

上限高不高,杨若谦完全不在意。</p>

只要下限够低,一切都好说。</p>

邵一奇把手机拿了回去,赞同的点了点头:“我觉得这家公司确实不错,潜质不错,就是缺了点机会。”</p>

在邵一奇心中,这一次的收购就是岿光集团发行业务的起步。</p>

别看现在这家公司被评价为上限低,抗风险能力差,盈利模式单一。</p>

那只是别人无足轻重的个人观点罢了。</p>

既然杨若谦看上了这家公司,就说明这家公司的上限绝对不低,潜力绝对不差,腾飞只是时间问题,资金问题。</p>

现在,岿光来了,资金就到了。</p>

杨总来了,青天就有了!</p>

“这家制片公司的名字叫什么?”杨若谦看了眼手机,最后问道。</p>

时间差不多了,等会他得去楼下,好好关怀一下新搬迁过来的火花唱片公司。</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