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_分节阅读_第222节
鄢锦玉有些奇怪:“对,海外票房,杨总您不知道吗?”</p>
平生好面子杨若谦当即做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我当然知道,不过以后这种小事你自己决定就可以,不用问我的意见。既然把你放到这个位置上,那就是对你的信任,好了,我这边还有点急事,先挂了哈。”</p>
挂断电话之后,杨若谦连一秒时间都没耽误,直接打开通讯录,翻到成菲的联系方式,给她编辑了一条信息。</p>
“成总,你要不给我透个底吧,我们这部电影海外票房有多少,我想有点心理准备。”</p>
那边三位公司的新支柱产业刚刚建立,立刻就面临了第一次重大挑战。</p>
电影票房的赚钱速度和三支柱的亏钱速度,究竟孰强孰弱?</p>
很快,成菲就发来了消息:“杨总知道了?我还刚准备给你一个惊喜来着。”</p>
第226章 “感兴趣”</p>
过了一会,成菲就把一张整理好的数据图发了过来。</p>
同时附上了一条总结的消息。</p>
“如果根据国内票房两周走势来推测全球票房,应该有8000万美刀左右,换成rmb有6亿以上。”</p>
“但是全球票房的分成比例也不同,毕竟海外院线的宣发成本更大,各地的税务条例也不尽相同。”</p>
“如果按照之前的合同,最后能分到岿光集团手上的应该有1亿左右。”</p>
“现在我们抓紧时间签了新合同,你们那边的分成比例会更多一些。”</p>
新合同……</p>
杨若谦嘴角抽了抽。</p>
就是上次连同跑车一起打包甩过来的新合同是吧?</p>
一个跑车摧毁杨若谦当前的财务,一个合同断绝后续赚钱的方法,堪称釜底抽薪,手段极其残忍。</p>
硬拖着合同不签有一天算一天的杨若谦用深呼吸缓解着自己的情绪:“成总,就按旧合同来吧,这个节骨眼再改合同太麻烦了,下部电影再弄。”</p>
预测最终有足足1亿的全球票房收入会到集团手上……</p>
这又是一笔非常可怕的进项。</p>
虽然杨若谦已经授权给法务部门和公关部门最大的花钱权限,但哪怕有权限,花钱也需要时间。</p>
原本国内票房的收入还没花光,全球票房的收入又忙不迭的打过来,这谁顶得住?</p>
要不是还有邵一奇负责的《泰坦尼克号2》的五亿大项目,杨若谦都想直接放弃这个季度的亏损目标,干脆吃提成得了。</p>
成菲又发来消息:“是了,忘记杨总你对钱不感兴趣这事了。那我就说点你感兴趣的?”</p>
每天都在绞尽脑汁多从系统那赚点钱的杨若谦:“……”</p>
不是,我到底做了什么才让你觉得我对钱不感兴趣啊?</p>
明明每次拿到红包的时候杨若谦都不会掩饰脸上的高兴,拿到跑车那天更是差点直接笑出声来!</p>
都表现得如此明显了,为什么还是能有人对自己产生这么大的误解?</p>
杨若谦尝试着解释道:“成总,其实我对钱还是挺感兴趣的。”</p>
已经完成逻辑闭环的成菲根本就不信:“杨总每次收到钱之后那副佯装快乐的表情还需要回去多练练哈……你知道水城电影节不?”</p>
佯装快乐?!</p>
有没有可能那时我真的很快乐?</p>
我表现出快乐的样子就是佯装快乐,我表现出不快乐的样子就是真的不快乐,搞立体防御是吧?</p>
反正只要结论是杨若谦对钱不感兴趣,推理过程多离谱都没关系。</p>
果然,人只愿意相信他们相信的事情,哪怕当事人本人出来辟谣都无济于事。</p>
杨若谦对说服合作伙伴这件事情彻底绝望,只能把话题扯回正事上,免得对方继续加固这种不正确的刻板印象。</p>
“水城电影节?我知道啊,全球最权威的最有含金量的奖项之一,和我们电影有什么关系吗?”</p>
难道这部自己用脚想出来的电影还能拿一个国际奖项?</p>
一部电影想要获得这种奖项,很大一部分得奖的电影都是有内涵有深度,但是叫好不叫座,全球票房死扑的电影。</p>
商业性,能不能卖座固然是一部电影能不能获奖的重要因素,但绝不是唯一因素。</p>
《黑袍检查队》票房虽然高,但是还没高到那种可以破圈的程度啊。</p>
一部超级英雄题材的爆米花电影还真能有什么深度吗?骗骗自己就行了啊,为什么还真能骗到国际评委啊?</p>
这种国际电影节的评委大部分是西方人,与祖国的电影文化内容天然犯冲。</p>
文化不同,塑造出的审美也就不同,文化认同感自然会淡薄许多。</p>
一部国内电影想要获得国际奖项,可以说是难如登天。</p>
别说是最高荣誉金狮奖,就是次一等的银狮奖也极难极难。</p>
成菲显然对这件事十分重视:“由于我们的电影内容极具深度,哪怕票房成绩并不算最拔尖的那一批,也被提名入围了!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p>
刚刚否认掉《黑袍检查队》内容深度的杨总彻底无语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