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综:我也可以爱国第479章 三方势力
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的场景。 根据可靠消息,有一批粉贩正朝边境赶来,预计多久到达边境,人数多少,武器配置怎样,携带多少多少违禁品等等。 这些可靠消息怎么获得? 没有人会以为是那边的人良心发现主动把线索递过来的吧? 更不会有人以为通过钱财买通的那些线人汇报过来的消息就能打上可靠这两个珍贵的字眼吧? 秦欢翻开着厚重的文件夹,认真仔细的看着。 他大概了解现今金三角一些势力,可是还真没了解过金三角的历史。 这上面不仅把当下的形势全都记录的清清楚楚,还详实的记录着哪些势力是怎么形成的,谁跟谁不合,谁跟谁有宿怨等等。 这就为秦欢接下来的行动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看的津津有味。 杨家已经倒台,果军仅剩的残部也已经到了二代。 现在是三大毒王轮番称王称霸的局面。 坤沙、罗家、彭家。 他们的基本盘都在老缅,只有少量兵力在泰兰,目的是守住运输通道。 次一级就是少数民族土司的地方武装势力。 科伦、掸帮、佤邦、老美扶持的科钦等等。 这还是常年盘踞在老缅那边的。 最次的就是在泰兰和朗挝的地方武装,这些势力大多都是些山大王,打不过正规军就躲深山里打游击。 等到正规军撤了就从山里出来。 这也是金三角所有武装最常用的办法。 就跟罗家和彭家开战时,彭家打不过就躲到龙国边境线,罗家就不追了。 是不想吗? 不,是不敢。 后来罗面对记者采访提起此事还气的牙痒痒。 不过,彭骑墙几次,后来的余生中也尝到了几次被背叛的滋味。 只能说天道好轮回。 话归正题。 都是老缅,难道泰兰和朗挝就没有吗? 不然。 泰兰这时候可是老美的小乖乖。 有金主撑着,搞起了收黑色膏状原材料运到金主家做临床药的方法,所以,偏远地区的地方势力一般都是直接把半成品卖给了金主。 再加上金主在后面大力输出,军队打扮的相对比较洋气一些,先不说实力怎么样,最起码能唬住人。 再再说,打不过还不能转头叫身后的金主伸伸手? 朗挝。 没有大势力的原因是因为前些年一直有人护食。 最大的粉枭就是朗挝的总司令温拉地工。 名声在外的“双狮地球牌”不是现在持有人坤沙率先创立的,而是这位总司令。 坤沙捡起来继续做这个品牌。 就跟后来坤沙没了以后也有人做“双狮地球”一样。 当初,那位总司令不仅自己有种植园,还收坤沙等人的成品,就规模和实力来说,坤沙就是看不上眼的小角色。 最大的客户是驻越的霉菌。 用粉换枪换炮换武装直升机给他的“生意”保驾护航。 最出名的就是当初坤沙给他送货,一次16吨的货,被残军收过路费,坤沙不愿意给发生冲突,温拉地工担心出“意外”于是派出直升机。 根本不管是谁是谁,子弹跟泼水一样从直升机上洒下来。残军和坤沙都被打的抱头鼠窜。 他自己拿了这16吨。 后来,总司令是大粉枭的事情曝光,温拉地功辞职,专职做起了“买卖”。 直至朗挝国王被推翻,这才销声匿迹。 一帮原本上不了桌的小势力纷纷冒头,每天打的昏天黑地的,那叫一个乱。 咱家侦查员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在进入金三角前常在这里“镀金”。 就比如佳木斯一个木材商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