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智商五人帮第86章 探空气球飘啊飘8
所有的人都紧张万分。 所幸,突然起的强风,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虽然只有一两分钟,但大家感觉,好像过了漫长的一个世纪。 等大风停止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赶紧把手伸向自己的氧气罐。打开开关,拼命地洗着。 齐小虎知道教授并没有随身携带氧气罐。因为那样,不仅身体负担重,而且影响身体的灵活性。所以齐小虎告诉教授,“你不要动,我把氧气罐给你送上去。” 说着靠着铁塔一边,缓慢却有力地向上攀登。能够够到教授的手了,才把氧气罐递上去。同时告诉教授,“你不用回头,你就伸手,不要往下看,更不要往后看。” 说着就把氧气罐朝着教授伸出的手慢慢递过去。教授触摸到氧气罐,紧紧的抓住。随后开始吸氧。过了好久才恢复正常。 这时候他才看到,他已经把一罐氧气吸完了。齐小虎告诉他,“你把氧气罐扔掉。同时我建议你,慢慢往下撤。撤回地上,好好休息一下再说。” 教授这一次像个乖孩子一样听话。齐小虎又对教授说。“往下撤的时候,要注意。我在你下面,用手护着你,你的脚踩不到梯条的时候,我是不会放手的。你就放心大胆的向后撤。” “后撤,比向上爬更加困难。” 教授这时候才意识到,人们说的上坡容易下坡难,上山容易下山难的道理所在。经历了刚才的强风惊魂,教授也确实感受到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如果不是后面跟着齐小虎做保护,刚才那一阵强风就有可能把他直接吹下铁塔,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他有劫后余生的心悸。庆幸之余,也有后怕。所以下撤的脚步,不由得哆嗦起来。 齐小虎当然理解,坐在研究室研究的教授,能来到无人区,就不简单了。特别是经历了铁塔强风,那也是生死瞬间呀。 正常人都会感到后怕。 反应到身体上就会身不由己。说实话,教授没有当场谈到,就算是很坚强的。齐小虎自己一遍向后撤,一边腾出一只手,引导保护教授的脚能准确地踩在隐形梯条上。 就这样,两个人几乎是挪下了铁塔。 医护人员马上围了过来,甚至打开担架,要把教授抬到救护车上。教授却连连摆手,一屁股瘫坐在地上,呼呼的直喘粗气,一只手却紧紧的抓住齐小虎的袖子。那情景真的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般。 医生赶紧拿着氧气罐过来,给他吸氧。好半天他才恢复了正常。一半确实是体力精力透支,一半是给吓的。 随后,在医护人员的提议下,躺上担架,被抬到救护车上。然后就是量血压一重检查。 好在虚惊一场,身体各部位并无大碍。在教授的要求下,他下得车来。还是招手叫齐小虎到他身边。他说,“都怪我,都怪我没有听你的建议,差点儿弄出大乱子了。” “不仅是我自己受苦受难,同时连累你也处于险境之中。我要真诚的向你道歉,真诚的向你表示感谢!” 齐小虎大度的笑笑说。“不必客气。你作为知名气象专家,不远万里来到我们公司视察,本身就值得我们对你说一声感谢!” “尤其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你还能坚持科学精神,实事求是,想一己之力,帮肖睿鹏打消同行们的怀疑。这种科学精神值得钦佩。” “不过受到刚才强风的威胁,咱们不得已从铁塔上撤下来。现在强风已过,当然我不建议你再登铁塔。而是由我代替你,拿上你的手机,把铁塔上安放的仪器情况拍下来。” “就等于你取得了第一手的资料。你看如何?” 约翰主席很欣赏齐小虎的认真。朝着齐小虎伸出大拇指。 肖睿鹏说,“刚才你们在铁塔上遇到的那股强风,实际上是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低压涡流。只是这个低压涡流的来势汹汹。低压变成了强压,涡流仍然是涡流,但是我们感觉就处在旋风的中心。瞬时风力应该有十四十五级。” 齐小虎说。“实际上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也遇到过。不过我们在铁塔上施工的时候,都是按施工要求,是要系保险带的。” “这也算我的疏,。没有提醒教授系保险带,我自己也没带。还是大意了。” 教授仰望铁塔。对齐小虎说,“我非常信任你,实际上在咱们上铁塔之前,你就已经说了,肖睿鹏作为私营公司,能投入巨资,在这儿建设铁塔。就不会不在铁塔上安装仪器。” “主要的任务都做了,他为啥不顺手安放一下仪器呢?铁塔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我们拍了照片,随行的记者们既有照片又有视频,这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而且,刚才小刘已经在手机上让大家看到了远程操控的情景。这又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而且刚刚经历了低压涡流的威胁和考验,,我也衷心的建议你不要这样做了。” 齐小虎摇摇头。“就像你说的,既然青藏高原我们来都来了,而且我们现在就站在铁塔下,仰头就能看见安放仪器的位置。为什么不上去拍一张内景照片?” “这一次我一个人上去。我会按照我们施工要求,随身携带保险带。这样即使中间再有低压涡流的话,也没问题。大家就放心吧。” 肖睿鹏见齐小虎意志坚定。就说,“既然这样,那齐总就代替教授上去拍照,留个证据也好。只是不要再粗心大意。青藏高原无人区的脾气,那是后娘的脸,说变就变。” “刚才咱们已经领教了,所以要做最坏的打算。一定要系好保险带。” 齐小虎又一次攀登铁塔。 他叮嘱教授要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往上爬。而他上去的时候,却感觉像儿时爬树一样嗖嗖嗖的,很快就爬上去了。 大家目送他打开仪器室的门,就有记者将摄像机对准了他,拉近镜头拍拍视频。而他自己进入室内,拿起教授的手机,一连拍了好几张。在各个角度都拍了。 然后迅速的关门,小心翼翼的后撤。下到塔底,拿出手机交给教授。 教授打开,看到拍的照片,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摄像记者这时候也邀请教授看拍摄的回放。并且对教授说,“他进门拍摄的这一段,我们可以给你复制出来,发到你手机上。这样你就不仅有照片,而且还有视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