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大泥国的异变(1/1)

作者:河边鹅卵石

家父万历爷第334章 大泥国的异变

大军在勇威岛驻扎下来。 5百瀛州军,7百苏禄雇佣军,再加上水手以及商行人员,总计有1900几人。 合适的建城地点业已选好,在大河的一处大回转位置,地势稍高,南北宽四里,三面临水,距离出海口大概有五里。 这条大河因为朱常瀛的到来也有了名字,由于它正好位于勇士的前列腺位置,所以朱老七给了它一个很霸气的名字。 元阳河。 因为如此,这座尚未开始动工的城池理所当然的被称为‘元阳’。 勇威岛虽然距离真腊不远,但真腊的核心之地在内陆,而沿海则一片蛮荒,不见人踪。这令朱常瀛就近雇佣人手采购建材的计划落空。 不过这也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1900壮劳力在手,完全可以自力更生! 短暂商议过后,大军一分为二。 沈兴统领五艘船只前往大泥购买砖石补给、招募人手。 同时,带走了朱常瀛的一封亲笔书信,信中写了两件事。 第一件,要求驻澎湖移民署要想尽办法,通过南洋商行船只向华英、勇威岛移民,而且要求一定要北方移民,多多益善。 第二件,在瀛州属地、福建市舶司驻地发布通告,昭告诸商,拍卖勇威岛玉石矿经营权,限额三家,附带条款,必须自筹150户,500人以上人口定居勇威岛。 关于招揽移民,瀛州一向是北中南三地兼顾,理由也不必多说,为了制衡同稳定。 地域抱团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大明朝顶层权力失衡,未尝不是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开拓南洋也不例外,若只靠着福建或者广东自发移民,朱常瀛的权力99会被架空,乡党这玩意的力量比皇权来的直接。 明末至我大清,两省移民对开发南洋居功至伟,然而却沦落被屠戮的命运,最终也就落下新加坡那点弹丸之地,就还是被人赶过去的。 因为什么,就是因为不团结啊。也不用别人挑拨,自己人就先干起来了。 如果说大明朝有功,最大的功勋莫过于夺回北方故土,并全国大移民,弥合南北矛盾,将我们这个族群重新整合在一起。 北宋之后就南北分治了啊,南人北人彼此敌视尤胜过外族。 显然,朱常瀛不想南洋出现这样的情况,争取在他闭眼前,大明人占据的土地上要使用同一种语言,而不是方言把这个整体分割的支离破碎。 自己的语言都不通,又何谈世界通用? 船队渐渐消失在海平面,返回身,1300多人开启基建狂魔模式。 补给足够2月,工具不缺,而岛上的木材则取之不尽。朱常瀛决定在岛上蹲守一月,把营地建设起来。 通过审问,得知这座玉石矿脉是几个葡人于一年前探索时发现的,并将这个消息转卖给佣兵头子津田,这才有了岛上的简陋营地。 除倭寇以外,有女人19名,矿工136人。 这些矿工是走运的,爆发战斗时躲在山里不敢出来,战斗过后,又把5名日本监工绑来献功。仔细询问,这些人竟然是从马来半岛一个叫做丁加奴的地方掳掠来的。 这也并不能说明倭寇就有多残忍,事实上所有人都在这么干。 大明来人才是真正的和平主义者,相对文明一些。而瀛州更是文明中的典型,这不又做了一件好事么? 送他们回家是不可能的,男人仍旧需要开采矿石,女儿则负责浆洗衣物,不过有薪水拿,并承诺在方便时,可以送他们回家。 这并不是在骗他们,没有必要。 而经由这些人又了解到,在雨季来临之前,会有倭寇前来换防,送来补给并取走矿石。 暹罗湾的雨季为5至9月,也就是说还有将近两个月,勇威岛就要迎接下一波倭寇。 这真是再好不过了,朱常瀛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日本刀具甲胄,将来是要准备开一家博物馆专厅的。也不单单是日本,事实上各类具有代表意义的玩意,朱常瀛都会刻意的收藏一部分。 整个瀛州军都知道,殿下对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有着异常执着的收藏癖。 沈兴于三月中旬登陆大泥国,此国又称北大年,太呢城即是国,这是城邦制国家的特色。 刚刚入港,沈兴便觉形势不对。 大泥以贸易立国,商业兴盛,女王也比较开明,对各国商贾平等以待,是以此城在马来半岛上最为繁华,没有之一。 往常,码头上货物如山,人流摩肩接踵,但此刻却人流稀少,看起来空空荡荡。 舰队转入河口,原本待他如上宾的水师将领一个未见,相反,在大河上游摆开阵型,俨然要动武的节奏。 在北大年,这是从未发生过的事。 沈兴也不由小心谨慎起来,命令舰队备战,以防不测。 南洋商馆在大河右岸,入河一里即至,旁边是英格兰商馆、暹罗商馆,河对面是葡人商馆、荷兰商馆。再往上走,两岸还有天竺两个国家的商馆,以及苏门答腊亚齐国商馆,叫不出名头来的更多。 沿河两岸三里乃大泥国繁华精粹之地。 舰队临近商馆,沈兴面色大惊,商馆院内院外挤满了大明商民,便连隔壁的英格兰商馆也被占了去。 商馆护卫荷枪实弹,隐蔽在房顶、望楼、墙壁上严阵以待,便火炮都从商馆的窗口探出来。码头上停泊的两艘武装商船同样如此。此外还有七艘大明籍船只在码头上泊着,似乎在转运人口,许多人正在排队登船。 见瀛州舰队前来,商馆方向顿时陷入沸腾,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呼号声,仿佛在倾泻无尽不满! 沈兴脸色阴沉下来,反复回想,没有得罪过大泥国王室啊,与贵族间也有利益牵扯,这特酿的是怎么回事? 靠岸下船,还没等沈兴质问,商馆主事便神色严肃,急匆匆的问道,“大掌柜,您怎的来的这般快!” 沈兴神色一滞,想必是有消息送去总部,只是他却随着殿下在中南半岛晃悠,错过了消息。 “我方从真腊方向过来,你且说一说到底发生了何事?” 说罢,沈兴转身对商民连连拱手,“各位,稍安勿躁,无需惊慌,稍后便给大家一个交待!” 主事将沈兴迎入商馆,几支烟时间便将过往讲述一遍。 事件还要从马六甲的复杂局势说起。 马六甲海峡两岸有三股大势力,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国、马来半岛上的柔佛国、占领马六甲的葡人。谁都想要控制马六甲海峡,一家独大。 三国合纵连横,你来我往争斗了几乎快要百年,柔佛的国都都更换了数次。但谁也没落到好处,葡人的暴力征税导致马六甲商业一落千丈,而两个本地强国也损失惨重。 这才有了万丹、大泥这样的城邦兴起。 你们抢吧,老子不在你那里做生意就是,商人纷纷转移阵地。 而当其他城邦兴起之后,葡人又不愿意了,四处插足企图重获垄断贸易,但又力量不足,只能有限度的同本土势力苟且。 这里最倒霉的莫过于大明商人,因为货物的唯一性同独特性,导致货物很畅销,这使葡人动起了歪脑筋,那就是用枪炮逼着你去马六甲交易,价格放低还要上缴高额关税,动手去抢也不奇怪。 在万丹如是,在大泥也如是。 直到瀛州的崛起,南洋商行的到来改变了游戏规则,尤其瀛州在战败西班牙同荷兰之后,在红毛蕃心底留下了心理阴影。 在南洋西部几个重要商业城邦,南洋商行大旗竖起,同各国重新商谈贸易规则,大明商人投靠瀛州就获益,不投靠就各安天命,这就导致大明商人一股脑的投入瀛州名下。 自此而后,红毛蕃也好,本地势力也罢,都不敢轻易欺压大明商人,转而正常贸易起来。 红毛蕃的空前利润在于垄断,而当不能垄断时,也只有被吊打的份,收益急转直下,为了弥补亏空,葡人选择加大印度产品的输出量来维持运转。 葡人的举动不可避免的触动了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那就是亚齐、天竺商人,因为产品趋同。 当矛盾累积至临界点,也唯有依靠枪炮说话了。 在大泥,以亚齐为首的景教商团同葡萄利亚人冲突持续加剧。 五日前,一伙暴徒当街打死一名葡人,葡人指责是亚齐所为,直接导致双方大打出手。 暴力冲突迅速蔓延整个大泥城,也不可避免的波及大明人街区,接连发生四起暴力事件。 恐慌就此开始,大明人惶惶无宁日,纷纷涌向商馆。 为此,商馆不得不发布戒严令,严禁外人进入大明人街区。 这个作为大泥国大明人街区怎么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