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收税杂谈(1/2)

作者:河边鹅卵石

重铸山河,大明瀛帝日记第308章 收税杂谈

官员的惊讶可以理解。</p>

朝廷年年缺钱,府县也一个德行,毕竟,县老爷也不会盯着税吏收了几个鸡蛋的税。</p>

本来就贪腐成风,又没有统一税制,像城门税这种没有具体标的的收税方法,那就不是收税,而是专为贪腐勒索所设。</p>

朱常瀛问这位黄知县海澄县一年商税多少,这厮竟然不知道。</p>

狗东西啊,拿着折扇看似人五人六,实则就是一坨屎。</p>

那钱粮师爷倒是不错,给了朱常瀛一个数字。</p>

海澄县去年所得,钞关税:1200两,商税:870两。</p>

商税主要包含两项,一者门摊税,一者城门税,至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其实是没有商税的,一个小集市派人去收税还不足这人的俸禄。</p>

朱常瀛简直骂娘都懒得说,一个3万多人口的县城,一年只有870两商业税,若以日来算,每天不足25两白银。</p>

想想几个鸡蛋都能扣出2文钱的揍性,天杀的,这帮败家玩意到底坑了多少银子?</p>

猜测,实收商税放大10倍一点都不夸张。</p>

朱常瀛很想查一查这位黄知县裤裆里有多少屎,想想还是算了,查不过来。</p>

为了打发这些纠缠不休的官员,朱常瀛答应在收拢商税的同时,给予地方适当补偿,而这个补偿就是各县以往三年商税的平均值。</p>

对于这样慷慨的承诺,衣冠禽兽的脸却不见一丝笑容。</p>

显然,商税的实际价值远远高于账面价值,但账目又是从他们手中拿过来的,无话可说。</p>

尽管漏洞百出,朱常瀛却无意揭破这种驴唇不对马嘴的假账,因为对自己有利。</p>

官员们终于走了,不排除其中有廉洁的,也不排除当中有大公无私者,但无一例外,他们回去之后,便会有无数的压力袭来。</p>

比如士绅向他们抱怨瀛王的贪婪残暴?并说服官吏想尽办法把这位皇子赶走?</p>

也不会是所有士绅都讨厌朱常瀛,士绅同商贾是不分家的,很大一部分人会从海贸或者海运中获利。</p>

利益同冲突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没有绝对的反对也没有绝对的支持,一边享受着海洋之利一边大骂朱老七不要脸,这样的人更多。</p>

朱常瀛要做的就是坚持,把厦门岛建设起来。就如我大清末期的租借地,一步一步的去蚕食顽固士绅。</p>

当官的走了,但课税司局人员却仍旧被朱常瀛软禁在岛上。</p>

不能让他们走,起码现在不能,官员的白莲花要靠这些污泥来养,而这些污泥深谙基层,无孔不入,回去是要坏事的。有心狠手辣的,甚至会对派去的税官灭口。</p>

或许,这些人才是那些官儿们赖在鼓浪屿不走的原因,铁烙铁烙一遍,便会有无尽的恶臭从泥浆里泛出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