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正德帝第122章 缺德
从正德十七年开始,皇帝不仅仅仅召内阁在暖阁议事了,而是随时召六部会同内阁在乾清宫议事。 是日,内阁杨廷和、蒋冕、毛纪、毛澄,吏部尚书王琼、兵部尚书王宪、礼部尚书王瓒共同乾清宫议事。 暖阁里出奇的安静,朱厚照面前又是一个请袭爵的奏本,这次是秦藩的。原来秦藩保安王朱诚演死后无嗣,庶弟朱诚渌袭封,没多久也死了,同样无嗣。所以庶弟朱诚漖接着袭封,朱诚漖死后,其子朱秉栈应袭封,由秦藩代为请封,礼部部会议说郡王庶弟袭封祖训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今保安王无嗣诚渌、诚漖并以庶弟传袭二次,与祖训不合,所以礼部奏请驳回该奏请。 朱厚照问王瓒,“人家还有兄弟,祖制里没有就不准吗?” 王瓒闻言道:“启奏陛下,祖制没有这项规定,就无法依据规定做出裁定,所以礼部的意思是,驳回奏请。” 朱厚照又向内阁问道:“你们的意思呢?” 杨廷和答道:“既然祖训无有,就不准袭封。臣等建议批准礼部所请。” 王瓒闻言暗叫不好!原本按照他的设想,皇帝对宗藩的管理是趋于严管的,所以他对秦府袭封的奏请,首先想到的是驳回,为此还找了理由,祖训没有这个规定。 但是现在看来自己纯粹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因为这代表着祖训没有你不执行,祖训有的你还不执行,合着就等于没有祖训。 果然杨廷和说完,蒋冕、毛纪、毛澄等人纷纷说道:“臣等附议。” 朱厚照手指敲着桌面,若有所思。 王琼道:“臣不敢苟同礼部所言。毕竟是宗室,如此岂不显得天家无情?” 朱厚照道:“是啊,如果这样倒显得朕不近人情了,这样吧,准许其袭封郡王爵,不许承袭田亩、田庄等,一应特权收回,禄米嘛,就参照归善王的爵禄发放,但不准世袭罔替,逐次递减。” 蒋冕道:“启奏陛下,何必多此一举?陛下常言‘天下百姓供养宗室民力艰难’如今恩奉保安王,徒劳增加百姓负担。” 朱厚照却笑道,“蒋先生所言甚是,朕考虑欠缺了。”对着王琼、王宪、王瓒三人道,“你们认为呢?” 王瓒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说道:“田亩、田庄等收归朝廷,赐给百姓,怎么会是增加百姓负担?” 毛纪冷哼道:“大宗伯的奏本是请求驳回,为何又同意其承袭爵位?” 王瓒道:“礼部未考虑天家恩情。”又面向朱厚照道,“臣请陛下责罚。” 朱厚照却摆摆手道:“无妨,谁没有个失误的时候。”接着又对杨廷和道,“杨先生以为呢?” 杨廷和看着满脸笑容的天子,又想起那日和他的谈话,心中微微一叹道:“启奏陛下,宗室爵位还未有递减的先例。” 朱厚照道:“这无妨,可参照恩封的勋贵来办,如保安王,其为郡王,代降一等爵位为保安公食禄五千;再降一等为同保安公,食禄三千;再降一等为保安侯,食禄一千,再降一等为同保安侯,食禄五百,再降一等为奉国君为世职,食禄一百;禄米、钞各半。” 众臣如果此时还是那么迷迷瞪瞪就愧对自己浸染官场那么多年了,皇帝早就有此打算了,恐怕并不是一两日,而是早有预谋。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杨先生以为呢?这只是朕的一时间仓促想出来的,恐怕还不完善。”朱厚照仍是笑眯眯的。 杨廷和道:“既然是陛下仓促之间想出来的,臣建议下发廷议,召大臣讨论,集思广益,查缺补漏,再上报御前。” 朱厚照笑道,“可以。” 蒋冕、毛纪、毛澄皆不可思议的看着杨廷和,但是从他脸上看不出一点有用的信息。 朱厚照又拿起一本奏本说道:“这是兵部的奏本,事关漕运的。”说着就递给了杨廷和 杨廷和双手接过奏本,打开看到原来兵部奏请,沿河把总率以贿赂得克军饷,拖欠赋税,积弊难除,皇帝屡有明诏蠲免债负,优恤官军,新年正是更化善治之始,应该一切更置考选廉能武职,临清以北沿河所属半为屯军。 今军屯之地,铺舍尽毁,官柳尽伐,堤岸不修,河洪不浚。 军民船泊盗劫为常,都是因为武职廉勤者少,而巡抚、巡按又委以别差,军士缺伍者多,而壮丁率编以它役,竟然视河道泛滥为常事。今宜依军政考选例,每卫择廉勤指挥一员专理河道,而且南京进贡快船,应该遵明诏裁定数目,申明禁例不许,勒抑夫钱,拒闭闸座阻挠运道,还有就是沿河驿递,应扣夫价银两,官立文簿按月支销,月终报府州县正官,每季终保巡按御史稽考,最后关文冒滥,骚扰驿递宜严行禁革。 杨廷和看完后递给了蒋冕,待众人一一看完,杨廷和道:“此乃善政,望陛下从之。” 朱厚照道:“此事看着小,实际上不小。事关漕运,漕运又事关国运、民生。疏浚河道,本应由两岸屯军所负责,兵部这件事要上心。” 王宪道:“臣遵旨。” 朱厚照接着说道:“由小观大,见微知着,朕命吏部会同都察院检察天下诸司,官员十年寒窗苦读,考中进士殊为不易,可见人才难得。” 杨廷和等人闻言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要轻轻揭过此事? 却见朱厚照说道:“所以朝廷还是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官员在任上得了有病就要及时发现,不能等着吏部、都察院去查,查了出来革职事小,侮辱门风事大。” 屋里的众人听闻皇帝的话语,心里面都是突突直跳,什么叫“侮辱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