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正德帝第215章 更烂
是啊,陕西事该怎么办?</p>
杨一清、谷大用在干什么?竟然让鞑贼入境内抢掠一番,扬长而去。事情不仅要有一个解决办法,还要有一个说法才行。</p>
召回杨一清和谷大用?</p>
一个是前内阁学士圣宠还在,一个是司礼监大珰,虽然远离了皇帝,但是外四家还在他手上,所以说人家还简在帝心。</p>
话又说回来,严格算来这事还是归内阁的,但是凡事只要牵涉至军事,就不好说了。</p>
王琼首先发言道:“启奏陛下,杨一清和谷大用在陕西还算安静,此次挫折一是鞑靼入侵犯边之数较往年更多,而是二人一人管甘、陕诸卫,一人在西安驻兵,杨一清且刚刚处理甘、肃二州哗变,兵乃新募,士气也不高,事发突然,措手不及,也情有可原,谷大用只是驻兵西安,鞭长莫及,难以应付。陛下下敕书训斥二人,同时兵部照会诸卫主官、副将、游击等官,加强戒备。”</p>
朱厚照道:“是个正理,不似外朝一般吵吵闹闹。不过诸卫被犯,死伤人数如此之多,不知家家多少缟素,痛怎可言?朕为皇帝当与赤子作主,京军一直听征,当选十二团营,整点装备,定领军官,择日启程。”</p>
王宪却道:“陛下体恤军民,真社稷之福,京军一部南下,又选一部西征,京城岂不空虚,不宜轻动。”</p>
朱厚照道:“那当如何?”</p>
王宪道:“启奏陛下,臣请兵部议处。”</p>
此时徐光祚也道:“启奏陛下,杨一清、谷大用皆未请兵,说明还可应付,边事虽急,但京师更重,此应强干弱枝之意,臣等心忧社稷,伏望陛下内视家里。”</p>
王琼也奏道:“启奏陛下,西陕、甘、宁夏,东大同、宣府、辽东乃边事之二臂,朝廷所虑者日乃潮河川、古北口。今闻贼掠甘、肃,已然撤兵,若往东行,尚未知在东处何地侵犯?臣恐鞑贼调虎离山,而我军出京,彼又来犯京师,顾彼失此。伏望陛下待其定,徐议再行。”</p>
张仑也奏道:“潮河川距离京师不过一日,王学士,大司马所言甚是,伏望陛下三思。”</p>
朱厚照闻言道:“那我军民岂不是白白送了性命?”</p>
张仑道:“陛下,用兵之险,不可不慎。”</p>
朱厚照冷笑道:“不如令京军强戒备,听征调,朕亲自率东西官厅军俱发讨贼,效太宗故事,入大漠逐虏,朕之剑未尝不利。”</p>
王宪闻言道:“启奏陛下,太宗之时足食足兵,好将官颇多,今国库不足,粮草缺乏,士气低迷,将官又不得其人,杨一清久历陕甘尚不得防备,乃有此败,今军士玩法,不能杀贼,却可害人,届时耗费国帑,疲民劳财。伏望陛下三思。”</p>
朱厚照闻言道:“果如大司马所言,不便出军,但京师京营既然不能用,守城也是不可了,原先北直隶马贼刘七,跃马霸州,窥视京师,朕至今不能忘, 京师重地朕值得依赖边军,此教训仍历历在目,朕还未忘,如此京师其他京军当消防五军营、东西官厅练兵。”</p>
王琼道:“陛下所言甚当。”</p>
徐光祚心中甚是不安,君臣之间一来一往,就敲定此事不成?练兵不仅仅是练兵,有的还是练军官。裁汰官兵,节省开支,这对于文臣来说,天然喜欢。</p>
朱厚照于是道:“既然如此,兵部议处京营练兵之法。”</p>
王宪闻言道:“臣遵旨。”</p>
朱厚照再此对张仑道:“英国公录稿。”</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