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为奴,将军求你放过第16章 连累族人
“师兄,你原来的衣服我已经放到炉灶里烧掉了,这里是师姐给你的新衣服,你一会儿泡完上来就穿上吧,师父在等我们吃饭。”邱师弟把衣服往岸边一放,就往回走了。他还要再捡拾一些柴火,备着晚上用,山里气温低,晚上还得烧着点柴火才行。 温泉离着茅屋不远,很快就看见茅屋里亮着灯光,灶台上生着火,师弟、师妹都在忙活着端饭、端菜、收拾桌子,他慢慢走进去,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承羽回来了,梦瑶,我们开饭吧,哈哈。”师父凌云爽朗地笑着招呼大家。“梦瑶,给为师找点酒来,我今天要小喝几杯。” 师父看上去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人生路漫漫,虽偶有波折,只要人还在,就有转机。生活中的起起伏伏,像呼吸一样平常,总是纠结于过去无益。 茅屋条件有限,师妹就地取材炒了些白菜萝卜,热了热包裹里备的干粮、咸菜,师父喝的酒是之前存下的,用备下的稻谷熬了锅热腾腾的饭粥。 萧承羽吃了一口粥,眼泪都要下来了,感受着久违的冬日夜晚的暖意。 师弟、师妹开心的说着这些天的见闻,师父在旁边慢慢喝着酒,多少年没有体会过的场景了。 第二天,梦瑶就让邱师弟进城采买,给师兄买点肉回来,补一补身子。邱师弟一大早就来到了禺疆城,城门处戒备森严,守卫对于过往的人都一一盘问严查,仔细查看通行文牒,侍卫三步一岗,戒备森严。 邱师弟采买完毕,来到城中闹市高台处,看着贴在栏中的告示,竟是要全国通缉夜阑族人,无论男女老少,均不得赦免,旁边还有一些被铁链锁在一起的老百姓,他们都有着夜阑族的面貌特征,看着已经在此风吹日晒几天了。 “喂,看什么呢?”邱心远吓了一跳,手里的篮子掉在地上,东西散落了一地。他抬头一看,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女孩大约十三四岁的样子,在旁边笑嘻嘻的看着他。 “你是不是有病啊,不知道人吓人吓死人吗?”邱心远气呼呼的蹲下捡起掉在地上的东西。 “我就是说一句,这光天化日的,谁知道你胆子这么小。”那个小姑娘也毫不示弱,不过还是上前帮小邱捡起地上的东西。“好了,我看东西也没摔坏,这事就这么算了吧。” “我懒得理你。”邱师弟也不想多生是非,看东西不少,就急匆匆的抱着篮子赶紧出城去了。 “师姐,今天禺疆城里戒备森严,抓了好多人,都是夜阑族人,我没敢多看就赶紧回来了。”邱心远一回来就开始嚷嚷。 “你小声点儿,你还嫌师兄死得不够快啊,这事要是让他听到了,又要去救人了。”梦瑶急得赶紧上前捂住邱师弟的大嘴巴。 “让你买的东西都买回来了吗?”好不容易等邱师弟安静下来,梦瑶赶紧问他,“我还等着这些食材做饭呢。哦,还有药,快点拿来!” “遵命~~”邱师弟屁颠屁颠的把篮子拿过来,帮师姐放在厨房里就开始整理。“呐,这个这个还有这个我可都买好了,师姐可得好好夸夸我。” 晚上夜凉如水,月亮高高的挂在空中,照的茅屋院子整个都亮了起来,萧承羽刚刚打坐理气完毕,他瞧见师弟、师妹打打闹闹,也过来凑一凑热闹。 “师兄,邱师弟买了些肉、药,我准备给你做些东西,好好给你补补身子。”梦瑶见萧承羽过来赶紧岔开话题,然后回过身去用眼神警告邱师弟不要乱说话。 萧承羽点点头,看着师弟师妹打打闹闹的,像是回到了小时候。 萧承羽心情很是放松,他一件件地拿出来看着,突然看到了一张告示,被塞在篮子里。 邱师弟好奇地凑过来看,脸瞬间就白了,竟然是那张告示,他赶紧把梦瑶拉过来,求她解围。 “这个好像是那个吓我一跳地小姑娘的是那人的恶作剧,师兄你千万不要当真。”邱心远心虚地看向萧承羽,赶紧把这事遮掩过去。 萧承羽没想到宇文耀竟然把怒气发泄在无辜的族人身上,不行,族人因自己而蒙难,自己绝对不能置身事外。 这一切都被窗外的师父看在眼里,他知道萧承羽绝对不会坐视不理,今晚一定会偷偷溜走,愣头青一般的自投罗网,自找罪受。 萧承羽这边正想着要如何脱身,就被凌云从后面一掌劈晕了。 “你们两个大笨蛋,师兄都被你们害死了。”凌云气的胡子都要翘起来了。 “小邱,你这个惹祸精,出门一趟就惹来了麻烦,快说,今天遇到了什么人、什么事!”凌云气不过,上前扯住邱心远的耳朵大声教训道。 “啊疼!疼!师父,你快放开我,徒儿知错了。”邱心远被扯得呲牙咧嘴的,疼得哇哇叫,老老实实得交代,“我看到告示全国通缉夜阑族人,城中高台处已经抓了好多人了。然后有个小姑娘过来吓了我一跳,我把东西洒在了地上,她人还怪好咧,帮我捡了东西。后来我买了东西就回来了。” “对了,师父,师兄看到了不知道被谁塞在篮子里的告示,然后就被您一掌劈晕了。”梦瑶说着就把告示递给凌云。 凌云往后跳了一步,“我出来看到萧承羽发呆的样子就知道这小子又要舍己为人,你们三个大笨蛋,我这一世英明,后继无人啦。“ 凌云皱着眉头,他坐在条椅上,用手指一下下点着桌面,“我们先回云梦山吧,我绝不会让你师兄去做自投罗网的事,夜阑族的秘密天下皆知,宇文耀抓夜阑族绝不仅仅是为了逼萧承羽现身,他肯定有别的考量。” “修道之人,不能太过于执着于某事,事急则缓的道理,懂不懂?“凌云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如果过于执着,有可能事倍功半,多做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