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鱼惊鸟散(1/1)

作者:石阿玲

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第59章 鱼惊鸟散

“陛下,臣与灵儿发现了一处极佳的天然良港!”李刚难掩兴奋,迫不及待地说出了口,“若以此处建港,必能……” “陛下,此事还是回营帐再说吧。”赵灵儿再次打断,她的目光扫过周围疲惫的将士们,语气沉重,“眼下来看,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处理。” 杨广自然明白她的意思,平叛的胜利只是暂时的,眼前的满目疮痍和将士们的牺牲,都提醒着他战争带来的残酷代价。他点点头,示意众人回营。 然而,还没等他们回到营帐,一匹快马便疾驰而来,马上士兵高声呼喊:“报——!陛下!江南各地出现民乱,声势浩大,请求朝廷派兵镇压!” 杨广心头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强忍着怒气,沉声问道:“怎么回事?细细说来!” 士兵滚下马背,跪地禀报道:“回禀陛下,江南各地连日暴雨,洪涝灾害严重,百姓颗粒无收。而一些地方官员不仅不思救灾,反而趁机囤积居奇,贪污腐败,导致民怨沸腾,这才……” “岂有此理!”程咬金怒吼一声,双拳紧握,“这些贪官污吏,简直该死!” “陛下,臣请命带兵前往江南,平定叛乱!”秦琼也愤然请命,语气中满是担忧和愤怒。 于仲文眉头紧锁,上前一步说道:“陛下,江南民乱并非偶然,连年征战,赋税繁重,百姓早已不堪重负,如今又逢天灾,民乱四起也属必然啊!”杨广无力地挥挥手,示意他们先退下。回到营帐,他疲惫地坐在案前,揉着太阳穴,试图理清思绪。李刚和赵灵儿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沉重。这些日子,他们绞尽脑汁,试图用现代知识帮助大隋恢复经济,提高农业产量。可现实远比想象中残酷,先进的理念在落后的生产力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再加上各地官员阳奉阴违,真正落实的少之又少。 “陛下,江南之事,还需从长计议啊……”李刚小心翼翼地开口,却不知如何才能安慰这位心力交瘁的帝王。 “报——!”又是一声急报传来,程咬金浑身浴血地冲进营帐,“陛下,叛军势大,兄弟们死伤惨重,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秦琼紧随其后,他的盔甲上满是刀痕,手臂上还缠着染血的绷带,“陛下,叛军狡猾,熟悉地形,又有百姓相助,我军损失惨重,还请陛下增派援军!” 望着眼前这两位浑身是伤的猛将,杨广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窒息感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他何尝不想增派援军?可是连年的征战早已掏空了国库,如今各地又爆发民乱,他还能调集多少兵力? “陛下……”于仲文担忧地看着杨广,欲言又止。他知道,这位年轻的帝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而这考验,才刚刚开始…… 于仲文沉吟片刻,终是鼓起勇气,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杨广无力地挥挥手,“于卿家但说无妨。” “陛下,如今大隋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各地叛乱四起,并非单纯兵力不足所致啊!”于仲文跪倒在地,痛心疾首,“究其根源,乃赋税沉重,徭役繁多,百姓不堪重负,这才铤而走险!若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怕就算平定了眼前的叛乱,日后也会有新的动乱发生啊!” “臣斗胆,请陛下体恤百姓疾苦,减轻赋税徭役,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只有这样,才能安抚民心,稳固江山啊!” 于仲文的话字字诛心,让杨广如坐针毡。他何尝不知大隋如今的困境?他也想做一个明君,体恤百姓,开创盛世。可是,他背负着太多的责任,太多的期许,他不能倒下,也不敢倒下。 “于卿家所言,朕何尝不知?”杨广疲惫地揉着太阳穴,声音低沉沙哑,“可是,如今国库空虚,战事不断,朕又能如何?” “陛下!”于仲文还想再劝,却被杨广打断,“于卿家不必再说,朕心中自有分寸。” 杨广挥退了众人,独自一人在营帐中踱步。他望着案上的地图,目光空洞,心中一片茫然。他知道,改革势在必行,可是,他还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吗?大隋的未来,究竟在哪里?深宫之中,太上皇杨坚听着内侍的汇报,苍老的面容上满是凝重。他虽然已经退居二线,但对朝堂之事依然了如指掌。他知道,大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而自己的儿子杨广,正被这沉重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 “陛下,您该保重龙体啊!”内侍见杨坚面色苍白,忍不住劝道。 杨坚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他缓缓起身,步伐有些蹒跚,但眼神却异常坚定。“扶朕去御书房,朕要看看最新的战报。” 杨坚佝偻着身躯,仔细地查看着各地送来的奏折。每一份奏折都像是重锤,敲击着他的心脏。民变、叛乱、天灾、瘟疫…各种坏消息接踵而至,仿佛预示着大隋王朝即将倾覆。 “陛下,突厥犯边,幽州告急!”就在这时,一名信使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跪倒在地,高声禀报道。 “什么?!”杨坚手中的奏折滑落在地,脸色顿时变得更加苍白,身子晃了晃,险些跌倒。他强撑着走到地图前,看着北方边境,浑浊的双眼中充满了担忧和无奈。突厥一直是大隋的心腹大患,如今趁着中原空虚,再次南下,无疑是雪上加霜。 “传朕旨意,命汉王杨谅即刻率兵北上,抵御突厥!”杨坚深吸一口气,强打起精神,下达了命令。他知道,现在不是悲伤春秋的时候,必须尽快做出应对,否则大隋危矣。御书房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杨广无力地瘫坐在龙椅上,原本意气风发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绝望。奏折散落一地,每一份都诉说着大隋帝国的千疮百孔。 “陛下,突厥犯边,幽州告急!”信使的禀报如同晴天霹雳,彻底击垮了杨广最后的希望。他猛地站起身,眼前一阵眩晕,险些跌倒。 苏瑶皇后见状,连忙上前搀扶住他,心疼地说道:“陛下,您要保重龙体啊!大隋还需要您!” 杨广无力地挥了挥手,声音嘶哑:“朕…朕还能做什么?内忧外患,大隋…大隋要亡了!” “陛下!”一直沉默不语的李刚忍不住开口,“您不能放弃啊!我们还有机会,一定还有办法!” 赵灵儿也焦急地劝道:“是啊,陛下,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只要……” “没用的,没用的……”杨广打断了她的话,眼神空洞而迷茫,“百姓已经活不下去了,各地民变四起,就算我们能发展经济,也需要时间,可是我们…我们还有时间吗?” 这时,程咬金和秦琼两位大将风尘仆仆地赶来,他们刚从平叛前线回来,身上还带着血迹。 “陛下,末将无能,未能平定叛乱……”程咬金单膝跪地,声音中充满了愧疚和愤怒。 秦琼也红着眼眶说道:“陛下,那些叛军…他们根本不是为了活命,他们是受人蛊惑,要推翻大隋的统治啊!” 杨广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知道,程咬金和秦琼的话并非危言耸听。大隋的根基已经动摇了,那些潜藏在暗处的势力,正在趁机兴风作浪。 于仲文忧心忡忡地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当务之急,是稳定民心,安抚百姓。臣建议,立即停止修建大运河,减免赋税,开仓放粮,以解百姓燃眉之急。” 杨广无力地点了点头,他知道于仲文说得对,可是,修建大运河是他多年的心血,如今却成了压垮大隋的最后一根稻草,这让他如何甘心? 就在这时,御书房的门突然被人推开,太上皇杨坚在内侍的搀扶下缓缓走了进来。他虽然已经老态龙钟,但眼神依然锐利如鹰隼。 “父皇…”杨广看到杨坚,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挣扎着想要起身,却被杨坚按住肩膀。 “皇儿,你太累了,休息一下吧。”杨坚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却充满了力量。他环视了一眼御书房内的众人,目光最后落在了杨广身上,“大隋的命运,就交给朕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