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第105章 再起涟漪
突厥大军压境的急报像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杨广心头。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分析着当前的局势。突厥虽然来势汹汹,但毕竟是远道而来,粮草辎重必然不足。只要大隋做好防守,待其锐气渐失,再寻机反击,未必没有胜算。 他将急报递给身边的侍卫,沉声道:“传朕旨意,命裴矩速速拟旨,调集各路大军,火速赶往边关支援!” 侍卫领命而去,杨广转身走下城楼,眉头依然紧锁。突厥入侵只是眼前的威胁,他隐隐感觉到,大隋内部似乎也潜藏着一些不安定的因素,让他如鲠在喉。 几日后,杨广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一名暗卫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面前,单膝跪地,低声禀报道:“启禀陛下,臣在边境发现一些异常情况。” 杨广放下手中的朱笔,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近期,边境附近出现了一些小股游牧民族,他们人数不多,但行动诡秘,经常骚扰我边境百姓,抢夺财物后迅速撤离。虽然规模不大,但频率却越来越高,臣担心……” 暗卫没有再说下去,但杨广已经明白他的意思。这些小股游牧民族,很可能是突厥派来的先遣部队,目的是为了试探大隋的虚实,为接下来的大规模入侵做准备。 杨广沉吟片刻,问道:“可查清是哪些部落?” 暗卫摇了摇头:“他们行踪不定,来去如风,暂时还无法确定身份。” 杨广心中更加不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笼罩心头。 与此同时,在皇宫的后花园中,萧皇后正带着宫女们散步。鸟语花香,景色宜人,但萧皇后却心事重重,眉头轻蹙。 “娘娘,您怎么了?”贴身宫女绿珠见她脸色不好,关切地问道。 萧皇后叹了口气,说道:“本宫近来总是心神不宁,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绿珠安慰道:“娘娘不必忧心,如今陛下励精图治,国泰民安,能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呢?” 萧皇后摇了摇头,说道:“但愿如此吧……” 她想起前几日,无意中听到几名宫女私下议论,说有些地方官员贪污腐败,欺压百姓,百姓怨声载道。虽然这些只是传言,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萧皇后心中隐隐担忧,如果这些传言是真的,那么大隋内部的稳定就岌岌可危了。 萧皇后忧心忡忡地回到寝宫,命人将杨广近来批阅的奏折拿来查看,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端倪。奏折大多是各地官员的例行汇报,内容枯燥乏味,萧皇后强忍着不耐烦,一页一页仔细翻阅,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就在这时,杨广的贴身太监急匆匆地赶来,向萧皇后禀报道:“娘娘,杨大人求见陛下,说是有要事禀报。” 萧皇后心头一紧,杨素是朝中重臣,一向沉稳老练,如果不是十万火急的事情,绝不会在这个时候来打扰杨广。她立刻意识到,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 “快传杨大人觐见!”萧皇后立刻吩咐道。 不多时,杨素便匆匆赶到,他顾不上行礼,便焦急地说道:“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杨广放下手中的奏折,示意杨素坐下说话,问道:“爱卿何事如此慌张?” 杨素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说道:“陛下,臣近日收到密报,江南一带有前朝余孽活动,他们暗中联络官员,意图不轨!” 杨广脸色一沉,前朝余孽一直是他心头的一根刺,虽然经过多年剿灭,但仍然有一些漏网之鱼潜藏在暗处,伺机而动。 “可查清是哪些官员与他们勾结?”杨广沉声问道。 杨素摇了摇头,说道:“这些官员行事十分隐秘,臣暂时还没有查到确凿的证据。” 杨广眉头紧锁,他知道,前朝余孽选择在这个时候活动,显然是看准了大隋面临突厥入侵的困境,想要趁火打劫。 “爱卿放心,朕会命人严查此事,绝不会让这些宵小之辈得逞!”杨广语气坚定地说道。 第二日早朝,杨广将此事告知群臣,并下令彻查此事,严惩不贷。朝臣们议论纷纷,有人义愤填膺,表示要将这些叛逆绳之以法;也有人面露担忧之色,担心此事会动摇国本。 宇文化及站出来,看似忧国忧民地说道:“陛下,突厥大军压境,国内又出现前朝余孽,可见我大隋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还请陛下加强防范,以保江山稳固啊!” 杨广自然明白宇文化及话里有话,他表面上是在关心国家安危,实际上是在暗示自己应该加强军事力量,而他宇文化及,正是掌控兵权的最佳人选。杨广心中冷笑一声,这个老狐狸,打的什么主意他一清二楚。秦琼和程咬金奉命训练新兵,二人皆是沙场老将,眼光毒辣,一眼便看出其中端倪。一些新兵虽然身着军服,却毫无军人应有的英姿飒爽,眼神闪烁,动作笨拙,与其他士兵格格不入。 “咬金,你看那些人,像不像在田里插秧的庄稼汉?”秦琼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怀疑。 程咬金顺着秦琼的目光望去,果然发现那些新兵破绽百出,忍不住低声骂道:“娘的,不会是有人滥竽充数,混进来想吃白饭的吧!” 二人心照不宣,决定暗中调查。他们加强了对新兵的训练强度,试图从他们的反应中找出破绽。然而,那些可疑的新兵虽然叫苦不迭,却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没有露出明显的破绽。 与此同时,于仲文也在为另一件事而忧心忡忡。他发现,最近几个月,市面上突然出现了一批来路不明的商人,他们财力雄厚,出手阔绰,大肆收购粮食、布匹、铁器等战略物资,导致物价飞涨,民心不稳。 于仲文敏锐地察觉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股巨大的势力,他们的目的绝不仅仅是牟取暴利,更有可能是为了扰乱大隋的经济秩序,削弱大隋的国力。 他立刻将此事上报杨广,并建议彻查这些商人的背景,严防有人借机囤积居奇,危害国家安全。 茫茫大海上,狂风肆虐,巨浪滔天。赵灵儿紧紧抓住船舷,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暴风雨来得突然,船队被打得七零八落,她所在的这艘船也严重受损,不得不就近寻找港口停泊维修。 几经周折,船只终于驶入一个陌生的港口。这里气氛诡异,岸边的酒肆人声鼎沸,却不见官府的踪影。水手们低声议论,说这里常有海盗出没,让赵灵儿提高警惕。 赵灵儿心事重重,此次出海是为了寻找能工巧匠,为大隋打造更坚固的船只,却不想遭遇此番变故。她强打起精神,命人加强戒备,同时打探消息,希望尽快修好船只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皇宫内,杨广召集心腹大臣,商讨应对之策。 杨素忧心忡忡地汇报:“陛下,微臣派去调查的人回报,那些可疑的商人背后似乎有人操纵,他们行动隐秘,资金雄厚,目的绝非简单的牟取暴利。” 于仲文也附和道:“陛下,微臣也发现一些地方官员与这些商人来往密切,恐其中有诈。” 杨广脸色铁青,这些问题看似独立,却透着一丝诡异的联系,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向他袭来。他深知,看似平静的局面下,实则暗流涌动,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巨大的危机。 他果断下令,命各地加强防范,严查可疑人员,同时加派人手保护赵灵儿的安全。 然而,远在异国港口的赵灵儿并不知道危险正在逼近。傍晚时分,一个风度翩翩的商人走到她面前,用流利的汉语说道:“这位姑娘,我看你面带愁容,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赵灵儿警惕地看着他,商人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姑娘不必紧张,我不过是路过此地,看到姑娘的船队受损,想要提供一些帮助罢了。” 赵灵儿不动声色地问道:“阁下为何如此热心?” 商人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我仰慕大隋已久,这次来是想和贵国做一笔生意。只是……”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说道,“我听说,大隋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姑娘此番回去,可要多加小心啊。” 说罢,商人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微笑,转身离去,只留下赵灵儿一人在原地,心中疑云密布。这个神秘的商人到底是谁?他话中有话,究竟是在暗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