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清:我初恋是慈禧篡清:我初恋是慈禧_分节阅读_第844节
“总之,要让未来天下读书人,都拥护苏曳登上大位。”</p>
“如此,我们湘军就真的活了。”</p>
彭玉麟跪下哭泣道:“大帅,你既然知道得这么清楚,那就由你来做啊。”</p>
“不行。”曾国藩道:“我脑子忘不了那个曾经要被我斩首处死的苏曳,不是我膝盖硬,是我心胸狭隘。我能够对庸碌无能的先帝下跪,却不能对强大的苏曳下跪,因为我心中不甘,过不了那道坎。”</p>
“而且,我必须死!”</p>
“只有我死了,用最壮烈的方式死去,才能换来苏曳的一点点尊重,才能换来世人的一点点尊重。”</p>
“彭玉麟,记住我的话了吗?”</p>
彭玉麟道:“记住了。”</p>
曾国藩道:“你能做好吗?”</p>
彭玉麟道:“我能做好,我能为湘军在未来求得一条活路。”</p>
曾国藩道:“好,如此一来,我就能够放心地慷慨赴死了。”</p>
自古以来,最难不过一死。</p>
而现在,曾国藩却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解脱了。</p>
第278章:曾国藩之死!苏曳千岁!</p>
黑龙江战场。</p>
双方已经陷入了艰难的阶段。</p>
首先俄国军队在遭受了几次损失之后,也开始渐渐正视起自己的对手,不再充满偏见,进攻也变得谨慎了起来。</p>
但是,苏曳这个防线建造得还是太严密了,太难突破了。</p>
一次次撞得头破血流。</p>
还有一个比较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弹药量不够。</p>
这一场战争,比想象中来的更早一些。所以俄军的弹药储备量原本就不是非常充足,再加上苏曳这条防线需要更大的弹药量进行覆盖。</p>
所以,俄国军队的物资一下子就显得紧张了起来。</p>
当然了,并不是说现在不够用,而是说如果演变成持久战的话,肯定会不够的。</p>
于是,沙俄军队高层就进行商议,讨论几个方案。</p>
第一个方案,继续攻击眼前的防线,直接把苏曳的北伐军彻底击败,彻底击溃之后,再进攻京城。</p>
第二个方案,直接绕过眼前的防线,从背后攻打北伐军。</p>
第三个方案,彻底绕过防线,不管北伐军,直接南下攻打清国的京城。</p>
第四个方案,留下一半军队,继续进攻北伐军,剩下一半军队绕过防线,去攻打清国的京城。</p>
然后,关于这四个方案,高层争论不休。</p>
其实,几乎所有人都倾向于最后一个方案。</p>
但摆在面前的有一个问题,弹药量不够。</p>
如果分兵的话,对物资补给要求就更高了,这里距离清国的京城足足好几千里。</p>
当时英法联军进攻京城,也是先攻占了大连湾和烟台,囤积了足够的物资。</p>
之后,又占领了天津城,作为进攻基地。</p>
如果分兵三万去打京城的话,物资补给实在是太难了。</p>
关键是俄国海军没有掌握制海权。</p>
“那群海军,简直是伟大俄国的耻辱,竟然打不过中国孱弱可笑的海军,哪怕这支海军其实是大英帝国海盗伪装起来的。”</p>
“我们应该让圣彼得堡去向伦敦强烈抗议的,英国完全打破了平衡,竟然把自己的海盗军队直接变成了中国的海军。”</p>
东西伯利亚总督心中冷笑,当苏曳胆敢否认瑷珲条约,敢直接向沙俄动武的时候,中国在大英帝国的眼中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半盟友了。</p>
“诸位,我们的外交正处于已经非常特殊的时刻,现在英国还没有表现出彻底的倾向性,而一旦我们无法打赢这场战争,那就麻烦了,到那个时候,英国在远东的外交政策真的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他们真的会彻底武装扶持中国了,甚至……会直接打破欧洲的战略平衡。”</p>
上一次克里米亚战争,不尴不尬地结束了,欧洲达成了某种脆弱的平衡。</p>
那也是因为英法一方,沙俄一方打得都精疲力尽了。</p>
如果中国在东边获得了巨大的胜利,那么说不定英国在欧洲又要蠢蠢欲动了。</p>
“言归正传,我们需要尽快做出决定了,要不要分兵?”沙俄统帅道:“如今清国的京城是最脆弱的时刻,根据情报,只有四万左右的军队,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二线军队,真正的主力只有一个旅,也就是六千多人。”</p>
“如果分兵三万多人去攻打中国的京城,毫无疑问是一定能够在最快速度拿下的。”</p>
西伯利亚总督道:“最快,是多快?”</p>
沙俄军统帅道:“两天之内。”</p>
西伯利亚总督道:“那还要考虑一个问题,现在苏曳的三个师主力正在和南方的湘军大战。而一旦我们南下进攻京城,他们是不是会立刻停战,北上支援京城?要知道,在中国是有所谓的大义的。”</p>
因为距离得实在太远太远了,所以南方的战报是没有传到黑龙江战场的,甚至要很久还会传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