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履薄冰第83章 四季轮转任重致远87
这是在投皇帝所好,也是道尽心中所想。</p>
兼并,不是杀人能止住的。</p>
权力和财富,总是会逐渐汇集,虽然说不清道不明,但这就是他一生所观察出来的道理。</p>
所谓知行合一,既然悟了,自然就会加入,这就是心学的觉悟。</p>
朱翊钧终于忍不住抚掌叫好。</p>
“好一个心学门人!”</p>
“好一个知行合一致良知!”</p>
“朕说徐少湖这般人物,是怎么如此心安理得做出这些事的,原来是这么个良知!”</p>
这可不是反话,这是真心实意。</p>
虽然这番话显得混沌,但却也得了阶级固化的个中三昧。</p>
诚如徐阶所言,大凡治世,资源总是会趋于集中,无非是表现形式不同。</p>
什么土地兼并、什么豪商垄断、什么三代守望,都是这个道理。</p>
徐阶看明白了,选择了义无反顾的加入,未尝不能赞一声心学大家。</p>
见皇帝这个反应,徐阶有些犹豫是不是有些过火了。</p>
万一皇帝反驳不能,便恼羞成怒,将他处死,那该如何是好?</p>
徐阶正犹豫的功夫,朱翊钧终于再度开口:“所以徐卿以为,天数便是如此,是故历朝历代,到了该四季轮转的时候,便不必挣扎了?”</p>
前者迟疑了一下,还是解释道:“陛下,非是如此,中枢的应对,也是天数的一环。”</p>
为什么历朝历代,到了行将就木之时,新党就开始冒头?</p>
就是因为盛极而衰,必然有所挣扎,这同样也是天数的一部分。</p>
但同样的,这并不能改变四季轮转的命运。</p>
所以,他在朝廷的时候,任劳任怨,上御虏事宜、督促学政、援手海瑞、扶保裕王。</p>
但回归到乡绅的身份,则是兼并田亩、把持乡里、鱼肉百姓。</p>
这就是徐阶的心学,在其位,谋其事——他自问知行合一。</p>
朱翊钧点了点头:“徐卿一番话,解了朕的疑惑,朕也有话说。”</p>
前者正襟危坐,已然是做好打算,无论皇帝说什么,他都直接拜服——已经表现够了,是时候求情了。</p>
朱翊钧起身,习惯性挥动手势:“朕明白徐卿的意思。”</p>
“朕学史观政,已然不短的时日。”</p>
“从商周至宋元、从宦官到大臣、从地方到中枢,见证了无算的兴衰。”</p>
“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只’。一人、一家、一朋党、一地方乃至一朝,都在这四季轮转的天数之中。”</p>
“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都在徐卿说的四季轮转之中。”</p>
“徐卿将之称为天数,亦认为推动这天数的兼并,同样不可遏止,应当顺势而为。”</p>
“由此,便自甘堕落,推波助澜。”</p>
说到这里,朱翊钧顿了顿:“但,在徐卿的道理之外,朕也有一番道理。”</p>
他神情渐渐幽深,语气莫名起来:“其一,兼并之事是否天数,又能否遏止,还是两说。”</p>
“先秦为抑兼并,将贵族井田,转小农自耕。”</p>
“两汉为抑兼并,将豪强迁入关中。”</p>
“魏唐有均田制。”</p>
“宋则方田均税法。”</p>
“四季轮转,总能一年一年往前走,徐卿,抑制兼并之事,历朝历代都在做,代代较之都更为精妙,你如何断定往后也必然成不得?”</p>
“即便,当真是不可阻挡的天数,朕不试上一试,又如何甘心!?”</p>
“其二,你所见之四季轮转,便自甘堕落,随波逐流,朕,看不上!”</p>
“上古三皇兽皮褴缕,如今寻常富户,便可绫罗锦衣。”</p>
“先秦贵族竿牍为书,如今普通书生,亦能麻纸着墨。”</p>
“唐宋束手无策的天花,在宁国府传出种痘之术后,便活人无数。”</p>
“徐卿,四季轮转,万物却并未停止演进。”</p>
“四季轮转的天数,大不过万物演进的大道。”</p>
“徐卿,朕明白告诉你,哪怕我朝注定倾覆,朕也不会似你这般束手待毙!”</p>
“兼并之事,做一分,便有一分的成效,百姓便能多一口喘息之气,朕,岂能罢手?”</p>
“哪怕是在国朝倾覆的前一日,该做的事,朕一件都不会停!”</p>
朱翊钧说完,殿内陷入了一时的沉寂。</p>
徐阶嘴唇翕动,又闭上了嘴。</p>
他差一点便要忍不住与皇帝论起道来,而后想到自己的处境,才生生忍住。</p>
此事他的心情,十分复杂。</p>
他本是抱着迎合皇帝性情的心态,向其展示自己的道理与风骨,实则并未打算从皇帝这里听到什么有见底的看法。</p>
熟料,皇帝当真出乎他的意料。</p>
方才他所说的道理,虽然有矫作的成分,却也多少是发自肺腑。</p>
代代家传的书香门第、日益膨胀的土豪地主、各行各业都排挤新人的商户。</p>
旁的不说,就是海瑞此次去南直隶杀的这么多小官末吏,几乎都是父子相传。</p>
这是人性自发,可不是谁故意要祸乱国家。</p>
自发的,那边意味着自然而然的趋势——他并不觉得大明朝能例外。</p>
只没想到……徐阶看了一眼皇帝,果真是初生牛犊啊,他心中感慨。</p>
意气风发,纵情恣意,果然如他的门生故吏所言,今上,礼逊而刚愎,温润而自负!</p>
对于天数,不屑一顾,意图凭借自身能为,扭转乾坤。</p>
甚至妄言什么大道,一副不忌惮功败垂成,也要初心不改的样子!</p>
对徐阶而言,皇帝这番话语,多少有些痴人说梦,可是,他仍然不由自主地开始钦羡起这种少年意气。</p>
眼前的皇帝,就像所有聪明人年轻时候一样——包括他徐阶。</p>
徐阶神色惘然,他年轻时也以为万事万物都如朝阳初升,只要有心力,便永远能如此。</p>
可是,等到他年岁渐长,经历了太多无奈,才明白什么叫天数使然。</p>
想到此处,他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恼怒之意。</p>
皇帝是有他的一番坚定,可哪个聪明人不是如此?这个阶段谁没经历过!?</p>
就凭他初生牛犊,就有资格指指点点起他的知行合一来!?</p>
当初的世宗年少时不也如此?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也如朝阳初升,可之后呢?</p>
凭什么皇帝觉得自己能够真念不岐,一以贯之!?</p>
等到经历过了,见过太多无奈之后,他还有这颜面,说出这番话吗?</p>
想到这里,徐阶深吸一口吸,按捺住自己的不耐——生死操之人手,可不能随便作色。</p>
但,皇帝既然如此说了,他反倒想看看,皇帝最后能做出个什么模样来。</p>
到底是逆转天数,还是泯然众人!</p>
谁对谁错,可不是只看谁嘴上说的话更大的。</p>
徐阶半晌未接话,殿内一时寂静。</p>
过了良久,才见动作。</p>
徐阶收摄心神,恭谨下拜,请罪道:“陛下教训得是,臣已是知罪了!”</p>
“还请陛下开恩,饶恕臣此前惶惑之时犯下的罪行。”</p>
“允臣残烛之年,最后再知行合一一次,将陛下教训的知,付诸于行,为陛下的宏图再尽绵薄之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