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从百户长开始第1章 穿越1
张天仁与这具身体的原主人性格相仿,皆是直率豪爽之人,且身形魁梧,体格健壮。 </p>
他静静地站在屋子中央,目光缓缓扫过四周,这些日子以来,思绪纷乱如麻,竟未曾真正静下心来审视这个新环境。堂屋内,几套古朴的红木桌椅错落有致,其上精致的茶具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宁静。中央的贡桌,黄铜五贡熠熠生辉,头顶是深邃的黑色瓦片与坚实的木制房梁,窗棂设计精巧,每一扇都透露出匠人的细腻与主人的高雅品味。尽管窗上糊的纸因天气寒冷而贴得严严实实,使得屋内光线略显昏暗,却也平添了几分温馨与安宁。 </p>
里屋空间虽不宽敞,却布置得井井有条。高大的木柜直抵房梁,一张方桌、一张简朴的床,以及零星摆放的物件,共同勾勒出一个简单而完整的生活空间。他轻轻推开门扉,步入那方小小的庭院,清冷的空气中,他缓缓吐出一口白雾,心中暗自低语:“罢了,既已至此,再多忧虑也是徒劳。既来之,则安之。” </p>
庭院不大,却别有一番雅致,青石板与鹅卵石铺就的小径,引领着视线穿梭于五间正堂、两间偏厢与厨房之间。后院一角,柴房静立,旁边则是门房,整个布局紧凑而有序。更引人注目的是南墙处,一排兵器整齐排列,刀枪剑戟寒光闪烁,墙上挂着数张巨大的铁弓,墙角堆放着装满箭矢的箭袋,每一件都透露出不凡的质地,显然是专为军官所制,与堂内悬挂的那副家族传承的铁甲遥相呼应,彰显着家族的荣耀与历史的沉淀。 </p>
正当他沉浸于这份静谧与庄严之中时,庭院外传来声响,门扉被推开,一位头戴毡帽、身着破旧鸳鸯战袄的青年男子步入眼帘。此人腰间挂着一块红木腰牌,标明了他小旗官的身份。初见张天仁,他先是微微一愣,随即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恭敬地问道:“大人,您身子可算大好了?” </p>
张天仁打量着这位比自已还要高出些许的青年,虽见他衣衫褴褛,面容疲惫,腰身略显佝偻,但那份英武之气仍难掩其下。记忆中迅速浮现出此人的名字——张世强,自已的同宗,也是麾下的一名小旗官,因着世袭的关系,平日里总是格外殷勤,几乎成了家中的常客,扮演着勤务与传令的双重角色。 </p>
想到自已年仅二十一,父母双亡,袭职不过三年,俸禄微薄,家中积蓄无几,更未娶妻,张天仁心中不禁泛起一丝酸楚。家中除了一个年迈的老仆人负责日常琐事外,便再无他人。 </p>
这番情景,确实透着几分苦涩与无奈,却也映衬出明朝末年卫所军官生活的真实写照。百户之职,于那时代而言,不过是勉强维持温饱的微薄之位。 </p>
“大人,”张世强眼见张天仁起身,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却也不敢造次,只得恭敬地抱拳禀告,“海边熬的盐已成,敢问大人是否亲临查看?” </p>
浮山所,背倚苍茫林海,面朝浩瀚碧波,然土地贫瘠,唯有煮海为盐,方能支撑起这千户所的生计。每月初旬,军户们需将精心熬制的盐上缴百户,再由百户统一清点后售出,以此换取微薄的收入。距此不过二十里之遥,便有一处盐场,为军户们提供了便捷的煮盐之地。 </p>
张天仁心中迅速检索着记忆,对此事已是了如指掌。因他病体初愈,本月的盐交之事已然延误,军户们皆不敢擅自行事,连张世强亦是如此,故而频频探访以示关切。 </p>
“本官既已康复,自当前去视察。”张天仁模仿着记忆中张天仁的口吻,回应得自然而流畅。 </p>
二人步出院门,沿途所遇,皆是恭敬行礼的军户。寒风凛冽中,张天仁频频点头回礼,心中却五味杂陈。街巷间污水四溢,孩童衣衫褴褛,面色因寒冷而青紫,大人们亦是衣衫破旧,生活之艰,可见一斑。军户之战袄,按例三年一换,而今所见,皆是十年乃至更久之前的旧物,足见其困苦之状。 </p>
房屋简陋,泥墙草舍居多,偶有砖瓦房舍,亦显破败。相比之下,张天仁的居所虽非奢华,却也因祖产遗留而略胜一筹,成了这方圆之内的一片避风港。 </p>
随着海风渐强,二人跋涉数里,终至盐场。张世强衣衫单薄,冻得瑟瑟发抖,直至闻到那股刺鼻的烟味,方才躬身笑道:“大人,到了。” </p>
翻过小土坡,眼前豁然开朗,碧波万顷的大海映入眼帘。岸边不远处,五六十名身着红袄、头戴毡帽的军户正忙碌不已。他们分工明确,有的砍伐柴木,有的搬运至大锅旁,有的烧火煮盐,有的则将成品盐装入袋中,一切井然有序,无需过多监督。 </p>
然而,这简陋的煮盐场景,却让张天仁心中涌起一阵苦笑。方才还怀揣着改变命运的壮志,此刻面对麾下这些衣衫褴褛、装备陈旧的“士兵”,以及他们艰苦的劳作环境,他不得不面对现实——在这个时代,要想大展拳脚,绝非易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