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出了个武皇帝第153章 大宋英烈
虎卫军第三师与第五师历经漫长跋涉,终于回到了汴京。皇帝赵立庆率领群臣出城相迎。随即便将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六千多位将士的骨灰,郑重地安葬进了烈士陵园之中,并举行了一场庄严而沉痛的祭奠仪式。 烈士陵园中,赵立庆站在刚刚落成的 “大宋英魂纪念碑” 前,展开祭文,声情并茂地宣读起来。 “大宋靖丰五年,祭出征将士之灵。呜呼!天地含悲,山河泣泪。大宋之将士,皆国之忠勇,民之脊梁。 尔等受命仗剑辞朝,奔赴疆场。心怀壮志,欲展宏图,保我家国,护我黎民。 忆往昔,金戈铁马,尔等身披战甲,威风凛凛。战火纷飞之中,不惧生死,冲锋陷阵。陷阵杀敌,血溅五步。每念及此,朕心似绞,泪满襟裳。 尔等之功绩,可昭日月。以血肉之躯,筑成护国之长城。使敌寇胆寒,不敢犯我边疆。虽千万人吾往矣之豪情,存于汝等心间;捐躯赴国难之大义,彰显于汝等之行。 今汝等已去,然英名不朽。朕当铭记汝等之奉献,封功赐爵,荫及后人。愿汝等魂归故里,安息于天地之间。” 念完祭文后,赵立庆的眼眶已经泛红。望着眼前那些因受伤而即将退役的三千多位将士,高声说道:“你们都是大宋的英雄,朕不会忘记你们,大宋的臣民们也不会忘记你们。虽然现在你们的身体或许有了残缺,但请诸位放心,朝廷定会妥善安排好一切事宜,绝不会让你们流血之后再流泪。” “谢陛下!陛下万岁!大宋万年!” 三千多位将士齐声高呼,他们之中有些人已经泪流满面,那是对皇帝的感激,也是对过往战斗岁月的感慨。 翌日,三师长李关凌和五师长种怀恩奉召进宫。在紫宸殿外的小广场上,赵立庆正在朝着三十步之外的一个草人射箭。 两人躬身行礼道:“拜见陛下。” 赵立庆微笑着把手中的复合弓递了过去,“你们也来射几箭试试。” 两人心中有些疑惑,李关凌恭敬地接过了复合弓。这时,旁边一个太监马上捧着几支箭走了过来。 李关凌拿起一支箭,张弓搭箭,用力射出。只听 “咻” 的一声,箭射中了套着一件普通棉衣的草人,但奇怪的是,箭枝竟然掉落在了地上。 李关凌和种怀恩面面相觑,满脸惊讶。又拿起一支箭射出,这次依然射中了,但箭还是掉在了地上。种怀恩接过复合弓,连续射出三箭,终于有一支箭斜挂在了草人身上。 种怀恩皱着眉头疑惑地问道:“陛下,这衣服里面是不是藏有铁甲啊?” 刚才箭射在草人身上的时候,他似乎听到了轻微的铁器撞击声。 “走,过去看看。” 赵立庆快步走向草人,两人连忙跟上。 套在草人身上的棉衣已经有些破损了,可以看到里面的丝绸和铁片。李关凌和种怀恩将棉衣脱了下来,拿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发现它并不是很重。 “朕已经让人称过重量了,像这样一件坎肩大概是五斤,如果再加上护臂和护腿,全部重量也不过八斤多。” 赵立庆指着草人头上的头盔,继续说道,“这个头盔是两斤多。” 种怀恩拿起头盔仔细地查看起来,只见头盔里面竟然是丝绸。躬身说道:“陛下,这样一套盔甲的造价肯定不低啊,臣感谢陛下对将士们的关爱。” “朕之前为了提高军队的机动行军能力,忽略了防护方面的问题。” 赵立庆深深地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自从喀喇国传回伤亡数字的奏报后,朕痛定思痛,让武器院研制出了这样的盔甲,希望在以后的战斗中,能够减少将士们的伤亡。” 李关凌顺着棉衣上的破损口,撕开仔细查看里面的铁片和丝绸。原来,棉布里面是三层丝绸,中间是薄薄的铁片,然后又是三层丝绸。 赵立庆笑道:“李师长,你别看那铁片很薄,这可是武器院用最新的技术制作出来的,它很有韧性,能够更好地保护将士们。而且丝绸也能起到很大的阻挡作用。” “陛下,这盔甲用料如此考究,肯定价格不菲吧?” 李关凌心中很是感慨。 赵立庆点头道:“兵部估算过,如果大量生产的话,一套大概要二十多元。” 种怀恩惊讶得咂舌道:“要是全大宋的将士都配备这样的盔甲,那可需要近千万元啊!” “朕已经让武器院全力生产了,争取明年让所有的将士都能拥有这样的盔甲,将士们的生命是多少钱也换不来的。” 李关凌和种怀恩躬身行礼,感激地说道:“陛下对将士们的关爱真是让臣感激涕零。” “你们不必如此,朕也只能为将士们做这些事情了。走,进殿跟朕详细说说喀喇国的战事。” 说完,赵立庆快步走入紫宸殿,两位师长拿着盔甲跟在后面。 进入殿内后,君臣在圆形会议桌旁坐下。种怀恩说道:“陛下,臣等在喀喇国跟靖远师关师长曾有过深入的交谈,他说要是有以前的战车,就能阻挡敌人重骑兵的冲击,臣觉得他说的话有些道理。” 虎卫军虽然没有像龙卫军那样使用过战车阵,但他们也能想象得出战车阵在对付重骑兵时的好处。 李关凌也开口道:“是啊,陛下,有了战车就能更好地发挥步枪和迫击炮的威力了。” “这件事朕也考虑过,只是这样做会拖慢行军速度,我们需要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才行。” 赵立庆皱着眉头思索着。 种怀恩拍了拍手里的头盔,说道:“陛下,如今有了这样轻薄的铁片,战车就可以不像龙卫军当时使用的那样笨重了。可以先制造一些出来看看效果。” 李关凌也接着说道:“陛下,如果战车不是很重的话,平时还可以用来运送物资,炮兵团还是很需要马车来运输炮弹的。” “嗯,你们说的有道理,朕会让武器院先制造几辆出来,看看效果怎么样。” 君臣三人又详细地聊起了喀喇国的战事,一个多时辰后,两位师长才告退离开。 听完两位师长细致且深入的讲述,赵立庆对于西域那错综复杂的局势有了更为全面且深刻的了解。 微微皱着眉头,缓缓地扭头看向挂在墙上那幅巨大而详尽的地图,目光在那山川、河流、城池等标识上一一掠过,仿佛要透过这张地图看穿西域的每一寸土地,整个人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赵立庆的脑海中不断地翻涌着各种念头。逐渐意识到,无论西域周边的局势怎样风云变幻、波谲云诡,最为关键且核心的一点始终是增强大宋自身的国力。只要大宋国力强盛,根基稳固,就如同拥有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而如果能够一直保持对周边国家在武器装备方面的绝对压制,那无疑就如同给大宋加上了一道最为可靠的安全锁,可保大宋万无一失。 想到这里,赵立庆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紧迫感,叫来几个擅长画图的女官。开始研究起了新式战车的设计与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