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逃婚徐妙云,被徐达揍了第256章 放下武器爱新觉罗降了
完颜呼灼的声音在这喊杀声震天的战场上,显得极为微弱,但是架不住身边一众首领一齐大喊。 “大明的燕王殿下,能不能给我们女真人一条活路啊?” 在这数千人的声音下,站在山谷上的朱棣自然听得分明。 他看着山谷内密密麻麻的女真人,其实心中也在打鼓。 担心以自己的兵力吃不下这么多,同时也想将麾下士卒的损失减到最小。 思考一番后,他嘴角露出邪笑,让身边人齐齐向下喊道。 “当然可以,本王只诛首恶,刚才伏击大明前锋的是谁?将他交出来,然后你们女真部称臣纳贡,大明可以既往不咎!” 这些声音落入完颜呼灼等部落首领的耳中,宛如天籁,当即命令手下停止进攻。 他们对大明有所了解,那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对待周边的部落都是很宽容,言而有信的,因此他们不再纠结。 倒是听到这话的叔齐脸色很是难看,因为伏击明军前锋的正是他和他的麾下骑兵。 见到周围人眼中含着的期待,他明白这些墙头草要牺牲自己的部落了。 他不甘心,想要挣扎一下。 “难道你们真信他的话,万一他是骗我们的,想让我们束手就擒,然后杀了我们呢?” 谁料完颜呼灼自信且不屑的笑道:“呵呵,我研究过大明,他们对于敌人从来都不会手软的,但是对那些愿意投降他们的,大明的那些贵族会给予丰厚的奖赏的,譬如扩廓的儿子被封王了” 叔齐将头转向一边,询问着剩下那些人。 “那你们呢?你们什么意思?” 他眼眸扫过其他的女真首领,想从他们口中听到反对的声音。 只不过凡是接触到他眼光下的人,全都沉默不语,显然他们心中认可了这个说法,他们也听说过伯颜。 叔齐的眼神越来越黯淡,到了最后他深叹口气,认命般的说道。 “那你们的意思是,想将我送到明军帐中,换取你们的安危喽?” 完颜呼灼莞尔一笑,他知道以叔齐的性格,是不会束手就擒的。 现在这副模样只是他装的,至于扮演给谁看,就看那人了。 “当然不是了,伏击明军前锋的人只是你指派的,但不是你呀。只要他死了,我们不说,那些明军怎么知道你参与呢。” 听到他这话,叔齐点点头。 “好,我同意了,我现在就去找马齐!” 说完他故作颓丧的来到马齐身边,想要告诉他。 但是马齐见到众人窃窃私语,以及神态,心有已经有了预料,不等他说出话。 说了一句,“首领,帮我照顾我的孩子们!爱新觉罗不能亡!” 他挥舞着手中已经卷刃的刀,很干脆的自刎了。 叔齐眼睁睁看着手下大将就此陨落,悲戚之声从口中喊了出来。 那些跟随马齐多年的手下在他的表演下,也理解了首领的苦衷,并没有多少怨恨。 马齐死了之后,完颜呼灼自觉可能不够,因此他想让叔齐命令那些参与伏击的人一起自杀。 叔齐怎么可能会接受,马齐只是一个人,死了就死了,但是那些人可都是他部落的精锐和青壮们,都死了他部落怎么办? 在两人针锋相对的时候,与叔齐相熟的首领们赶紧来劝,他们之前都与完颜呼灼有过摩擦。 刚才他们为了自己以及麾下士卒的小命,选择支持完颜呼灼,但是他们也不想让叔齐败的太狠。 女真部只有他们两个大部落,要是叔齐实力削减太多,那完颜呼灼完全有可能等明军走了之后,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将他们的部落吞并。 他们一开口,其他人也纷纷附和,他们也是不想女真部的平衡被打破,完颜呼灼只得作罢。 趁着他们商量的时机,朱棣带人来到了谷口。 当女真人对着天空再次高喊道:“大明的燕王殿下,按照您的要求,我们女真部已经将敢伏击大明的人杀了,现在可以接受我们的投降了吧。” 朱棣心道稳了,人一旦妥协了,那就会不断下调自己的底线。 他的声音从谷口传来,“好,那你们命人放下武器,让大明的士兵接受你们的投降。” 话音落下,大部分女真首领朝着谷口处看去,他们知道大明的燕王就在眼前。 有人断然拒绝,“不可能,放下武器,等同于是猛虎丢了爪子,群狼丢了牙齿,只能任人宰割了。” 朱棣显然也听到了这话,他脸色冷了下去。 “既然如此,那本王接受不了你们女真部的投降,再战吧!” 说着,就假装让箭雨营再次进攻。 突然一道声音响起,“伟大的燕王殿下,我们爱新觉罗部愿意放下武器,投降大明!” 完颜呼灼猛的看向前方的叔齐,惊疑的指着他。 “叔齐,你怎么能?” 他想说刚才他不是还不同意吗?怎么现在这么快就接受明军如此苛刻的条件,这就等同于将自己的性命交到敌人的手上了。 其实他不明白,代价一旦付出,那人的心里就会不停的妥协,接受付出更大的代价,好弥补之前付出的。 叔齐想的很明白,要是他们不接受明军的条件,再次开战,那马齐的牺牲不就白费了吗。 朱棣哈哈大笑,他听到了熟悉的称呼,嘴上连连叫好。 “好好好!你们爱新觉罗是好样的,本王定当让父皇好好赏赐你们,你们放下兵器,进入本王的后营吧。” 说着他让铁壁营露出一丝缺口,好让他们看看身后是怎样的情景?熄灭其他女真人反抗的心。 果然当他们看到明军后面密密麻麻的枪阵刀阵,一眼望不到边时,刚才拒绝的那些人全都闭上了嘴,完颜呼灼也是心生绝望。 刚才燕军蓝军在与女真骑兵交战的时候,朱棣将这次率领的明军中除了他们之外的剩余兵力,统统放在了后面充人数。 那些人是县兵,缺乏训练,而且也没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所以朱棣不敢让他们冲到第一线,防止他们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