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风雨大宋_分节阅读_第264节
周永清道:“战事因你们而起,到现在还不知悔改,不赶紧议和。杜节帅掌十余万兵,总制阴山以南数州之地,保不得西域道路通畅,自然只能用兵。”</p>
诺移赏都听了,转身看着周永清,厉声道:“你是吓我们吗!”</p>
周永清淡淡地道:“我可不吓你们,待制也不吓你们,杜节帅更加不会吓你们。杜节帅说要取黑水城,那就一定要取的!你们献城,朝廷赏赐丰厚,一切好说。不献城,杜节帅取了,兵马是不是会驻足于黑水城,那可就不好说了。大将在外,一切可便宜行事,会发生什么我们可说不清楚。”</p>
诺移赏都对李兑道:“待制,听说你与杜节帅有旧,莫不是串通了来逼我们!”</p>
李兑道:“杜节帅与我同乡,我幼时读书,与他父亲交好,有些交情。不过,我现在受朝廷之命陪伴二位,不是私事,何来跟杜节帅串通?我朝不像你们,国事就是国事,与私下里无关。”</p>
诺移赏都沉着脸,好一会没有说话,突然抬起头对李兑道:“我就不信,连番大战之后,杜节帅还有余力攻黑水城!你们若是能攻,那就自己去取好了!”</p>
李兑微笑道:“这话可是太尉说的,到时不要反悔。杜节帅取了黑水城,议和就不那么容易了,不然朝廷如何向边将交待!河曲路三万兵马的时候,战端一起,杜节帅连取黑山和白马。现在手握大军十余万,兵马一动,一座黑水城只怕是不够的。”</p>
见李兑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李守贵道:“待制,此事重大,非是我们能作主的。不如我们派人回兴庆府,请我王和太后旨意,再定如何?此去道路遥远,来回非数月不可,还请上国让杜节帅约束兵马。”</p>
李兑道:“去一趟兴庆府,哪里要用数月时间!铁路已经通到镇戎军了,你们派人坐火车去,十余日就可以回来。杜节帅坐镇胜州,朝廷派使节去一趟也不容易。朝廷只能让杜节帅等一个月时间,过了一个月,自是按节帅意思行事!”</p>
诺移赏都猛地一惊:“铁路已到镇戎军了?!”</p>
周永清道:“十日前刚刚试跑了一趟车,一路通畅。可惜二位不巧,不然可从镇戎军来。”</p>
诺移赏都听了脸色剧变,再说不出话来。他们从兴庆府到开封,是先到延州,再到京兆府,换乘火车。火车他们见过了,而且坐过了,一日可行千里,而且运量巨大,不费人力。这意味着,到镇戎军的铁路修通,宋军可以轻松在那里集结数十万大军。</p>
杜中宵三万兵马在河曲路,已经打得党项破胆,深沟坚垒,不敢迎战。现在十几万大军,再加上镇戎军的数十万大军,党项已经危如累卵。诺移赏都是带兵宿将,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p>
宋朝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把铁路修到镇戎军,不拿点添头回来,断然是不会议和的。禁军正在大规模整编,根本没有形成战斗力,这种事情党项人又不知道。很多人党项人以为,杜中宵以前的三万兵马是厢军,还不是宋军精锐呢。</p>
宋朝更不怕,禁军没有形成战斗力又如何?那也不是现在的党项打得动的。现在的西北禁军还没有整编,他们仗着坚城火炮,党项根本没有办法。一通铁路,数路兵马可以迅速集结,党项有什么办法?</p>
两国的国力相差太大,铁路解决了地理问题,前方成了国力比拼,宋朝一个指头就把党项按死了。</p>
看了诺移赏都脸色,李守贵道:“既然修通了铁路,来回便捷,我们便派使节回去,请了太后和国王的旨意,再作回复,待制以为如何?”</p>
李兑点头:“那便如此。这些日子两位放松心情,与你们开封城里游玩几天。等贵国太后的旨意到了,我们再详议合约。你们也辛苦了,好好休息一番。”</p>
诺移赏都和李守贵无奈只好答应。铁路一修到镇戎军,情势变了,再由不得他们。他们可以仗着山河关,由着杜中宵取黑水城,反正威胁不到兴庆府,却不能不理南边的大军逼灵州。</p>
第65章 胸有成竹</p>
杜中宵把文书放在一边,拿起杯子,喝了一口酒,从旁边盘里摘几颗葡萄来吃。</p>
铁路一修到镇戎军,党项人的态度立即变了,再不像前些日子那么强硬。朝廷来书,让杜中宵约束赵滋,暂不攻黑水城,等候京城消息。</p>
杜中宵要的是交通线上的黑水城,并不想打仗。河曲路的兵多了,整训可不容易。这十几万人要想形成战力,怎么也要一两年的时间,短时间不适合再开战。党项人自愿把黑水城交出来最好,省了许多麻烦。现在已是夏天,新来河曲路的军民不管农牧,都赶不上季节,不如多建些工程。</p>
党项出使京城的两个使节,诺移赏都是顾命大臣,代表了党项皇族。李守贵是朝中大臣,太后临朝的新贵。两人一个代表皇族,一个代表太后,说明了前次大败,没藏讹庞在党项的势力有所衰落。</p>
党项太后没藏氏原来是野利遇乞的妻子,李守贵是野利遇乞的管家兼谋士。元昊杀野利遇乞,没藏氏出家入佛寺,李守贵随侍。不知道是那个时候两人勾搭上的,还是以前就有奸情。后来元昊后悔杀野利遇乞,找寻他的家人,没藏氏被野利皇后接入宫中。偶尔元昊见到没藏氏,贪图其美貌,与其私通。私情被野利皇后发现,再次逼没藏氏出家。元昊赐没藏氏为“没藏大师”,安置于戒坛寺,时时到寺中与其私通,甚至于夜宿佛寺,私毫不加掩饰避讳。后来立没移氏为新皇后,废野利皇后,一直没有舍弃没藏氏。</p>
党项太子宁令哥因新婚时妃子被父亲元昊夺去,怀恨在心,怀利刃刺元昊重伤,最后不治。没藏讹庞杀宁令哥,又以没藏氏有身孕为由,强行不遵元昊遗诏,不让委哥宁令为国主,而等没藏氏生子,即是现在夏国主谅祚。没藏氏由此而成为太后,临朝称制。</p>
没藏氏当时生的是不是谅祚?当时生的是不是男孩?当时都说不清楚。党项有传言,谅祚其实是没藏家的孩子,被抱入宫中,指为元昊之后。这种事情外人根本不知道,没藏氏当政,大家也不敢说。</p>
没藏氏当政后,李守贵平步青云,成为党项新贵,朝中大臣。他本是汉人,喜欢读书,肚子里有些墨水,这大臣当得也似模似样。当年丈夫野利遇乞被元昊所杀,没多久没藏氏就与元昊双宿双飞,这种事情想来也做得惯手。如同当年元昊一样,丝毫不遮掩,现在没藏氏也与李守贵同居同起,如同夫妻一般。</p>
杜中宵得到这些情报,对党项啧啧称奇。元昊那皇帝,不管后世怎么吹嘘,他的朝廷从头到脚透着草台班子的味道。皇室成员的私生活,男女关系,那就更是乱得一塌糊涂。不过不管怎么说,李守贵作为与太后同居的男人,在党项必然有非同一般的地位。他和诺移赏都一起,基本就能决定党项朝政大事,说是回京请旨,不过借口而已,黑水城十之八九党项要献出来了。</p>
杜中宵喝着冰凉的葡萄酒,想着党项的事情,许多关系一时都理不清楚。这个没藏氏想来长得该十分美貌,不然以元昊性情,不该保持关系那么久。自己的太子娶媳妇,元昊一看媳妇漂亮,夺过来就立为新皇后的性情,没几分美色,怎么可能庞遇不衰等到元昊死。</p>
现在没藏氏不过二十几岁年纪,喜好游猎,还喜欢夜游,显然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就光是她身边的男人,就能搅得党项不得安生。</p>
正在这时,包拯走了进来。见杜中宵坐在树下的交椅上,一边小桌上一个搪瓷盆,盆里面放满了冰块,里面一把酒壶,还放了些瓜果。不由笑道:“今日节帅好逍遥!”</p>
杜中宵起身,笑道:“几年月来忙得昏天黑地,今日得闲,放松一番。偷得浮生半日闲吗。”</p>
对于杜中宵偶尔冒出的这些一句两句,不知道来历的好句子,包拯习以为常。</p>
各自落座,杜中宵道:“龙图过来,不知什么事情?”</p>
包拯道:“度支司下了本路印的钱引数额,前日还用火车运了印钱引的机器来,并运来了作为本钱的铜钱。来问经略,可不可以印钱引了?”</p>
杜中宵道:“应该要印了。胜州地近边疆,用铜钱交易,容易流出境外。不过,钱引事大,不能随便就印。最好有巧手画师,精心制版,除了防人盗印,也容易让百姓接受。”</p>
包拯道:“此事巧了。即将到任的胜州推官文同,便就以书画名世,尤其善于画竹。”</p>
杜中宵没有详细看文同的资历,听了这话,急忙问包拯。</p>
包拯道:“文同是川地永泰县人,皇祐元年进士。天圣进士苏涣为其表叔,对了,其弟苏洵也甚有文名。文同善不但善诗文,还有一手好丹青,尤其善于画竹,特别是墨竹。若是用来刻版,必然极好。”</p>
杜中宵点了点头,把包拯说的理了一遍,虽然想不起历史上有这号人物,他的亲戚倒是有名。苏洵是他表叔,那么苏轼就是他表弟了。突然起来,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好似与苏轼有些关系,莫不是就说这个文同的?有这么个人,还是自己属下,刻个以竹子为题财的钱引版,也是一桩趣事。</p>
河曲路是边路,兵马众多,花费耗繁。偏偏人口少,税收自然更少,户部现在收不到多少钱。度支给的钱引数额不少,户部只能向这里运钱。好在有了钱路之后,运铜钱也方便了。</p>
杜中宵想了想道:“钱印出来,最重要的是要花出去。我们这里与内地不同,内地只要官府收税收钱引,民间就喜欢用。我们这里民户绝少,数额又多,印出来花不出去,也无处去收。”</p>
包拯道:“那该如何?现在度支对各路只放钱引数额,不肯拨现钱过来。户部运来的钱,非是用钱引到储蓄所换,不许官府挪用。”</p>
杜中宵道:“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从胡商身上想办法了。他们肯用,一切就都好办。”</p>
包拯听了摇头:“本朝铜钱他们喜欢,换成纸印的钱引,哪个肯要?此事只怕有些难办。”</p>
杜中宵道:“正是因为难办,才要想办法办到。不然我们手中没钱,事情要怎么做?地方上修铁路筑城池,哪一样不要钱?这里又是到中原的大门,番商运了货来,没有钱交易,生意就做不起来。我们想一想,如何能让胡商认钱引,我们不缺钱用。”</p>
包拯道:“除非,让胡番可以用钱引到储蓄所换铜钱,并允其带出境外。”</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