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分节阅读_第321节(1/2)

作者:安化军

风雨大宋风雨大宋_分节阅读_第321节

赵祯道:“不必多礼。中丞数月之内远赴西域,拓地万里,来回奔波,着实辛苦了。”</p>

杜中宵道:“为陛下和朝廷做事,哪里敢言辛苦?都是份内的事。”</p>

赵祯点了点头:“自立国以来,如中丞一般,拓地万余里,未尝一败者,不过中丞一人。朝廷本该重赏,奈何中丞坚辞不就。此次回京任御史中丞,着实委屈。望中丞不必挂怀,安心做好这一任,以后必然会有重用。自西北党项叛乱,国家内忧外患,全赖中丞的许多作为,到如今政通人和,内外清明。”</p>

杜中宵忙道不敢。自己回京任御史中丞,而不是宰执,在包括皇帝看来,都是谨虚谨慎,知道进退之人。如果仗着自己军功,继续掌军,此次回京就不是这个样子了。与皇帝坐而论道时,赵祯直接称呼官职,而不是跟以前一样称呼检校官那样的虚职,说明他对杜中宵的看法变了。此时,杜中宵在他眼里是个可以信任的臣子。能一遇诏书就把手中的军权交出来,没有多说一字,这样的态度让赵祯足够放心。</p>

从河曲路大胜,到后边整训,杜中宵手中一直握有宋朝最强大的军队。虽然从理论上说,其后勤和人事都控制在朝的手里,没有造反的可能。但执掌大军,这一件事,就让皇帝担心。更重要的是以前赵祯与杜中宵接触不多,一直有防范心理。这次杜中宵解除了兵权,才算彻底放心。</p>

御史中丞是当然的侍从之臣,在外庭监察百官,对内陪侍建议,与皇帝接触的机会多。并州的时候庞籍说得对,此次回京任职,杜中宵最重要的任务,是取得皇帝的信任。具体做出什么,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如果不是杜中宵实在没有表现出文采,赵祯就让他做翰林了,那更加方便。</p>

说了几句闲话,赵祯道:“御史中丞总宪台,在外弹纠百官,对内谏诤君上,非常之任。中丞此次入京为之,不知如何看?你任宪职,意欲如何?”</p>

杜中宵想了一小会,捧笏道:“陛下,臣以为,御史台为监察之职,监临百官,此为核心,其余都是末节。监临百官,有两个方面。一是为官者做事合不合其职事,二是纵然合于职事而有私心,而被天下议论。是以天下官员职事,必有规例,御史以规例察验。官员治事,而被民众议论,御史要知道百姓议论的是什么。这是两事,而合于御史一身之上。”</p>

赵祯听了不由愣住,一时没有说话。御史不是自古以来就是监察之职,官称中有个史字,在先秦本来是史官,秉笔直书皇帝作为的。到了秦朝,开始加入监察内容,到了汉朝增强。真正是监察百官,要到唐朝的时候了。宋朝的御史台,继承自唐朝,又加了谏官的内容,增加了独立性。</p>

御史中丞到底应该做什么,自大宋立国以来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一直在变动。到了真宗皇帝时开始加强,现在的皇帝才慢慢完善。不过杜中宵所说,显然是以前所没有过的。</p>

现在的御史中丞,明确的就是监察百官。怎么监察?按唐时的制度,一是风闻奏事,从百姓的手里得到情报,以风闻为名进奏。再一个是查稽账簿,定时到各司查公文,以定臧否。这些内容,实际上一是查官员事情做得怎么样,再一个是查官员的为人怎么样。</p>

杜中宵的记忆,对制度化比较执着,而对于因人成事比较抵触。在进京之前,就在了解御史中丞的职责,并进行自己的思考。这个职位,在这个年代不清晰,但也不同于后世的检查、巡视等职。御史中丞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职位,在后世的政治体系中,哪怕有类似的,也没有一样的。</p>

简单地说,御史中丞既要查事,也要查人。官员做事不守规矩,御史当然可以弹纠。但如果有官员自己有问题,不管事情做得如何,一样也是可以弹纠的。后世的政治理念,一般是对事不对人。在这个年代,做事的原则可不是这样,人品如何是官员第一要被关注的。发展到后来,就是君子小人之争,还有新党旧党之争,以致于党争成了宋朝政治的常态。</p>

杜中宵的目的,是从对官员品行的考察中脱离出来,一是考察官员适不适合职位,二是知道天下民心。以官员的总体考察代替个体考察,从虚无的党争中挣脱出来,形成一个新局面。</p>

赵祯想了好一会,才道:“御史依规例查官,这我可以理解。但知百姓议论——此事有些虚无。”</p>

杜中宵道:“陛下,治理天下,无外是两端。一端是富国强兵,不被外所欺辱。另一端,自然就是国泰民安,百姓安乐。孟子曰,天听即民听,天视即民视,天心岂不就是民心?只要得民心,对于一国来就没有难事。而民心要怎么知道呢?这是一件难事。臣为御史,除了那些当做之事,还希望能够帮助朝廷知道民心。以民心来查政事,对于施政者来说,才是根本。”</p>

赵祯道:“你所说的百姓议论,就是民心了吧。说实话,此事不靠谱。”</p>

杜中宵道:“百姓的议论,当然不是民心。实际上百姓的议论,甚至他们所做所想,经常会被外人引导,许多人更是只图一时嘴快而已。但是这些议论中,总是反映了现实生活,而现实生活,最能影响天下民心。御史就是要多看、多听,然后多想,多多总结其中道理。政事自然是查之经史,总于道理,而道理不能与天下之民心相违背。这是总纲,至于如何做,臣还要多想一想。”</p>

赵祯有些意外,让杜中宵来做御史中丞,本来是入京先做一个清高闲散些的职位,与自己熟悉。不像以前一样,做了许多事情,立了无数功劳,却跟皇帝不熟,也跟朝廷大臣不熟。把杜中宵提拔起来的关键人物,是夏竦。而夏竦的名声并不好,且已早逝,其他人跟杜中宵都不熟。却没想到杜中宵自己,竟然还真对这个职位有些想法,想做出些事情来。</p>

这是好事,只要对朝政有利,又不影响朝政。听杜中宵的意思,主要精力放在知民意上,而不是折腾朝臣上。现在的宰相文彦博非常强势,如果杜中宵用心朝政,恐怕会引起矛盾。而用心在百姓身上,避免了朝听折腾,正是赵祯需要的。</p>

第2章 同年</p>

出了东华门,杜中宵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此次会见,从头到尾自己都觉着不紧张,没想到额头竟然出了汗。崇政殿里的那种环境,自己又只进去过几次,确实让拘束。</p>

此次面君总体来说还不错,皇帝对杜中宵比较满意。御史中丞直到现在,仍然是个职责在不断变化的职位,总的来说现在的皇帝登基之后,开始慢慢变得重要起来。特别是人员任命不许宰执插手,有了牵制宰执的能力。杜中宵要做些改变,皇帝也并不反对。</p>

这是个大变革的时代,从政治到军事,不知道变了多少。御史中丞变一变,也没有什么。</p>

罗景等在门外,见到杜中宵出来,急忙上前,道:“官人可算是出来了。夫人交待,今天是官人到京城新家的日子,家里请了四邻,要庆祝一番呢。”</p>

杜中宵道:“庆祝什么,你们都住到京城一个多月了。我现在做御史,最要不得这些虚名。”</p>

罗景只是笑,再没有说什么。府中韩月娘要热闹,主人要清静,自己不好说什么。</p>

杜中宵的新家,在大相国寺后边的安业坊,原主人是个生意失败的商人。因为急于用钱,便就把宅子卖了。杜家能买下来,最主要的是能够立即付现钱,开封城里有这个财力的人家并不多。</p>

新家离着皇宫不远,与罗景一起骑着马,带着随从,杜中宵背着斜阳,到了自己新家门口。门口的主事是原来家里的老人,见到杜中宵,飞一般地跑回家里禀报。</p>

杜中宵下马,父母和韩月娘已经带着孩子迎了出来。父亲满面笑容,韩月娘微笑不语,只有母亲因为多年未见,不由在那里抹眼泪。</p>

上前向父母行了大礼,杜中宵道:“孩儿不孝,在边地数年,未得见两老之面。”</p>

杜循拉着杜中宵的手,看了又看,口中道:“你做官的人,自然该当是以国事为重。我们两口儿年纪还轻,有什么!现在你入京为官,我们也在京城里买了宅子,从此安安稳稳,一家人住在一起,不知多少人要羡慕呢!听说你今日入京,你的几位同年来问了几次,说好今夜前来看你。”</p>

此时在京城为官的杜中宵同年,有五六人。官最大的是王珪,已经做了翰林学士。他中进士的时候已经为官多年,名次又高,文采又好,不是其他人可以比的。特别是王珪起草诏书,甚是得体,是其他人所比不上的。所以从知制诰而进为翰林学士,是此时升官的最快道路。</p>

除了王珪外,还有为群牧判官的王安石,此时知太常礼院的苏颂,以及几个小官。他们是跟杜中宵熟识的人物,一听杜中宵今日入京,相约一起前来拜见。</p>

进了院子,杜循道:“你且随月娘回房中梳洗一番,太阳将要落山,你的同年就要来了,不可以失了礼数。你虽然现在做的官大,</p>

以后却要这些同年帮衬。”</p>

杜中宵笑着点头,与韩月娘一起,回到了自己的住处。自己的这几位同年,都不是简单人物,以后必然是要互相依靠的。但像父亲说得这么直白,官场上的人可说不出口。</p>

回到住处,韩月娘道:“当年你突然间就带兵北上,连去给你送别都做不到。一走三年多,想起来着实让人心焦。这几年,你在外面过得好么?”</p>

杜中宵轻搂着韩月娘的肩膀,道:“好,并没有什么难处。只是一个人在外面,经常会想念家里的人,那种日子难熬。现在好了,到京城为官,别的好处不说,与家人团聚就是难的。”</p>

久别重逢,这是两个人的时光,孩子被奶妈带去了。杜中宵和韩月娘坐在窗前,诉说着这几年的离别时光,有一种温馨的感觉。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这一种家的感觉。</p>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传来父亲的声音:“你收拾完了么?同年们可是已经到了!”</p>

杜中宵急忙答应,由韩月娘帮着,脱下公服,换了常服。今日面君,穿的都是正式朝服,换起来格外麻烦,一时间手忙脚乱。帮着杜中宵换完,韩月娘不由捂嘴而笑。</p>

杜中宵也笑,对韩月娘道:“进士为官,最重要的就是当年同榜之人。我今日进京,这几位同年便就前来相见,可见一斑。以后在京城里,要跟他们多走动。”</p>

韩月娘道:“我自然晓的。虽然我是个卖酒人家的女儿,竟然不给你添乱就是。”</p>

杜中宵轻轻拍了拍韩月娘的肩膀,出了房门。几个孩子正在院里玩耍,因为与杜中宵不熟,怯生生地叫声爹,便就站在那里。此时杜中宵没有时间,与他们打了声招呼,便就到了外面。</p>

客厅里,以王珪为首,王安石和苏颂等人正在说着闲话。见到杜中宵过来,一起站起问礼。</p>

叙过了礼,各人分宾主落座。杜中宵道:“今日回京,得诸位前来拜见,是难得的事。明日没有早朝,今夜一醉,叙一叙我们分别之情。”</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