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风雨大宋_分节阅读_第389节
雄州地处边境,除了雄州城,下面并没有县,就连市镇也很少。按正常做法,军队应该驻在雄州城周围,其他地方不会驻扎。契丹骑兵纵横来去,还真是自由得很。</p>
刘几道:“此事我们再议,只要知道此事即可。帅司会想一些办法,尽量让契丹人攻那里。最后算计落空,是帅司失职,你们不必担心。”</p>
众人一起称是,各自落座。</p>
刘几道:“除了此事,朝廷还定下来,在河间府设一间军校。依河曲路武都军校而建,整训河北路的禁军。我这一军,原是在天都山时分出来的,虽然后来轮番到武都军校学了段时间,还是差一些。你们两军之中,要抽一部分军官出来,加上从河曲路来的人,作为军校教官。今年冬天,张岊所部驻地最有可能会有契丹人来,先就不抽人来了,等来年再说。窦舜卿所部,要抽人出来。”</p>
窦舜卿拱手:“要什么样的将领,太尉吩咐就是。”</p>
刘几点头:“好,一会我会命人把需要的人送给太尉。军校里做教官,与领军不同,需要学得好的人。你部是从京城军校里千挑万选的人,多挑那些在军校里学得好的。河北路有二十余万禁军,还有十余万教阅厢军,依朝廷的意思,把这些人整训成三军,合计十五万人。与我们十五万大军一起,河北路有三十万大军,足以防契丹人南下了。这是大事,不得有误!”</p>
这是刘几帅司最重要的任务,比其他事情重要得多。随着京城禁军整训的进行,河北路和河东路的禁军也要完成整训。两三年后,旧的禁军就要淘汰了。</p>
第178章 军民配合</p>
看着那边几个士卒边走边测,还在纸上写写画画,贺正行道:“不知这些是什么人,这些日子在附近走来走去。还又写又画的,也不知道干些什么。”</p>
孟学究道:“我听涂押司说,他们是新调来的士卒,正踏勘附近地势呢。”</p>
听了这话,贺正行就笑:“这里一马平川,有什么踏勘的?数百里内,连个山岗都没有。”</p>
“哪个知道他们查些什么。”孟学究站起身来,“天色不早,我们早早把那水渠修完。眼看着就到冬天了,再不修完,到了天寒地冻的时候,还怎么干活?来年就要开荒种田子,不把水渠修好,一下雨就全成了沼泽,如何种地?”</p>
这一带是黄河的下流,多年积水,地下水位很高。一旦排水不畅,就会非常麻烦。这些移民要开垦荒田,需要先修好水渠,按照地势,把积水引到旁边的南易水。如果水渠不畅,到了夏秋时节,就很容易积水成灾。几个月来,他们都组织起来修渠铺路,到现在初步完成。</p>
这些日子,青壮年组织起来,重新检视水渠。小孩子则由大人带着,在划出的地里放火,把枯黄的芦苇杂草烧掉。等到开春,便就开垦荒地,种植粮食。</p>
移民的农具、耕牛、种子都是衙门赊贷,而且不收利息,移民的日子过得还好。过河的时候,大家总是带有余钱,这几个月到雄州城里,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装扮新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p>
南逃的人里,有版筑匠,带着大家盖起了新房。虽然房子简陋、狭小,大家却都喜欢,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在拒马河北岸的时候,这些人家里大多没多少地,许多人还需要租赁土地。现在这周围的闲地随便他们开垦,只要种得过来,想要多少有多少。</p>
来的一共三百余户,现在分成七八个村庄,分布在方圆十几里的土地上。衙门设了里正,还有乡书手等一应人等,正式形成了行政区。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等着来年春天。</p>
有今天的样子,雄州衙门发了不少钱。虽然钱物大多赊贷,却是不收利息的。这个年代,借给人钱哪有不收利息的?衙门不收利息,在雄州的眼里,就是开支。</p>
他们南逃不久,契丹就停了差役,而且由于地震免了析津府的赋税。那个时候,许多没逃的人都笑这些人傻,躲差役南逃,结果一走差役就停了。随着这些村庄初具规模,雄州衙门给了很大帮助,许多人又开始羡慕他们。这里的一切,好似都比河北岸好得多。</p>
修完了水渠,看看太阳西垂,几个人住了手。就在旁边的水沟里,冲冲洗洗。</p>
韦信道:“衙门贷给我们的这些铁锨,真正是好。这种好钢,以前我们种田的人哪里敢想?在契丹的时候,都要拿去造刀枪。你们看,用了这些日子,铁锨不但没有磨损,还更利了呢。”</p>
一边说,一边用手仔细洗着铁锨。上面的泥土,韦信都用心一点一点搓掉,好似宝贝一般。</p>
孟学究道:“如何能比?听说朝廷几铁监,一年不知道产多少好铁。似这般农具,河北路这里虽然是少,但在京西路,听说家家如此。”</p>
朱照仁道:“这样说,京西路必然是好地方了。可惜雄州这里,不许百姓四处迁徙,不然我们也到那里去看看。旁边不远的保州已经通了火车,听说坐在车上,一天就能跑千里。”</p>
说起火车,几个人不由神往。来宋朝几个月了,最神奇的就是火车,时常有人议论。雄州衙门里的人,许多是曾坐过火车的。人有听他们讲一次,能在乡亲们中讲许久。</p>
孟学究看着北方,心中无限感慨。现在的宋朝,实在与以前大不相同。</p>
正在这时,一个小儿跑来,高声道:“学究,涂押司来了,正在你的家里,说是有事。”</p>
孟学究听了,急忙道:“天色不早,我们快些回去吧。我做着乡书手,涂押司来,想是衙门有事情吩咐。我们这些人,有现在日子,全是衙门支持。”</p>
几个人收起农具,与孟学究一起,向不远处和村庄走去。</p>
进了家里,孟学究把铁锨放在旁边专门搭的棚子里,进了房子。见涂押司坐在那里喝茶,急忙行礼。</p>
涂押司道:“不必多礼。今日找你,是有事情要商量。”</p>
孟学究对妻子道:“家里养的鸡已经大了,你取一只杀了,我与押司饮酒。”</p>
妻了应了,自与孩子收拾。现在家里不产什么,各家只是养了些鸡鸭,还有农户放几只羊。家中来了客人,也只能杀鸡应酬,再没其他菜色。</p>
天色已晚,涂押司今日只能住在孟学究家里,也没有阻拦。</p>
新建的房子实在逼仄,孟学究和涂押司到了院子里,就着月光坐着,说些闲话。</p>
聊了几句,涂押司道:“今日通判叫我去,说是眼看到冬天了,许多事要早做防范。”</p>
孟学究道:“冬天无非天寒,我们都是吃惯了苦的人,附近捡些枯草,自己烤火就是。还能有什么事情?这几个月,押司为我们做了许多事,不敢再麻烦。”</p>
涂押司叹了口气:“天寒无非就是烤火,可如果人祸呢?”</p>
孟学究一怔:“有什么人祸?这周围地面平静,我们又是数百户离得不远,不惧什么。”</p>
涂押司道:“通判说,你们是从北边逃过来的。这几个月,契丹行了无数公文到雄州衙门,让把你们还回去,知州一概回绝。契丹人自然心中不愤。到了冬天,河上结冰,契丹人可以渡冰面下。如果契丹人派出一队骑兵,突然来了这里,会如何?”</p>
孟学究吃了一惊:“我们不过几百百姓而已,契丹人会做这种事?”</p>
涂押司道:“哪个说得清。契丹人几十年骄纵惯了,派几千人来也不稀奇。衙门看重此事,派我来这里,知会你们一声。你们自己先想想,如果冬天真有契丹人来,你们要如何应对。要朝廷如何接应,最好有个办法。最近驻雄州的,是张太尉所部。他们是曾经到过西域的军队,打过大仗,立过大功,非其他军队可比。只要你们提出来的事情,必然难不倒他们。”</p>
孟学究听了不语,心中思量。这几个月忙来忙去,倒是忘了此节。契丹人一向占上风,这次逃了数百户百姓,却奈何不了宋朝,确实很难就此不管。如果大军前来,自己几百户百姓,又能够干什么?涂押司来找自己,不知是不是朝廷有了办法。</p>
第179章 战前严令</p>
杨绩在官衙里,看了南京留守司的公文,不由大喜:“留守果然高瞻远瞩,不似一般庸吏!有了这数千骑兵,还有什么难处?”</p>
说完,把手中的公文看了又看,仔细放在案上。公文里面,南京留守同意,到了冬天河流结冰的时候,派五千骑兵到涿州,与涿州本地守军一起,南进宋境。具体指挥,交给杨绩与将领商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