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风雨大宋_分节阅读_第409节
众吏人出去,耶律颇的道:“这一位谭押司是我信任的人,你有什么话,尽管说好了。”</p>
吴禁这才举起手中的告示道:“知州,不知这告示里说的可是真的?还有,要知道宋军军情,不知怎么样才算?不要我说了出来,知州说是不够,赏钱也不发了。”</p>
耶律颇的道:“一千贯钱虽不是小数,但对本州来说,还算不了什么。只要你说出宋军人数,有多少城池,各城驻了多少兵马,这些城池在什么地方,一千贯钱便是你的!”</p>
吴禁听了大喜,拱手道:“如此甚好!不瞒知州,小的原是宋军中的小校,手下不少士卒。这些消息别人不知道,传某等人,那是知道的。”</p>
耶律颇的听了大喜,忙命谭押司取了纸笔,在一边坐下。又让吴禁说,谭押司记。</p>
吴禁记性很好,再不犹豫,道:“宋军在河北路,有整训过的禁军二十五万人,各有驻地。真定府是窦舜卿,定州是刘兼济,保州则是景泰,雄州的则是张岊一军。帅臣为刘几,率五万人驻河间府。”</p>
谭押司运笔如飞,一一记下。可怜契丹只知道宋军在河北路增兵二十余万,如何划分,却并不十分清楚。契丹人这里,知道宋军整训,但整训之后如何编成,如何指挥,却是一头雾水。他们还一直以为是知大名府的北京留守为河北路的帅臣,没想到换成刘几。</p>
耶律颇的所知的情报,是河北路宋军禁军原有近三十万,近一年又来了二十余万援军,并不知道这些军队如何指挥。实际上契丹人眼里,只知宋军整训,却不知道整训的内容。</p>
等谭押司一一记好,吴禁又道:“现在宋军用战,是以整训过的军队为主,其余禁军为辅。上面说的五军,各军有五万人,人数基本都一样。刘几在河间府统一指挥,各军各自守地方。”</p>
耶律颇的道:“刘几本身自己指挥一军,又为帅臣,是如何指挥的?”</p>
吴禁道:“知州,刘太尉只是兼任河北路帅臣,遇有战事,大多还是各军各自为战。帅臣并不是其余四军的顶头上司,只是居中协调而已。”</p>
“原来如此!”耶律颇的连连点头。“谭押司,这些都要记得清楚!切不可有一丝错漏!”</p>
谭押司称诺,耶律颇的又问吴禁道:“今天夏秋两季,宋军在南边筑了许多城池,坚壁清野,百姓全部都迁到城里。这些城如何筑的?一城驻多少兵马?都在什么地方?”</p>
吴禁道:“</p>
今年有铁路修到了雄州,又一路修到了河间府。铁路修好之后,官府出钱募人,修了许多城池。各城皆是把守要道,往往数城聚在一起,互间之前都能看到。一城驻兵一千人到三千人不等,各自设将领,守望相助。剩余的其余军队,都驻在州城附近。”</p>
吴禁只是小校,对宋军具体的布置并不清楚。宋军驻城之后,其实是分成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指挥官。一般不太重要的地方,以团级为单位,重要的地方,则以师级为单位。团级为单位的,一般是一营军队守一城。师级则以一团守一城。有的团直属军,有的则属师管,看各自地理位置。</p>
吴禁是按以前习惯,以为每城将领独立,直属帅臣。契丹则一无所知,对吴禁说的深信不疑。这怪不得耶律颇的,宋军现在的指挥结构,跟以前的习惯有很大区别,契丹人想象不出来。</p>
等谭押司一一记下,吴禁又说了每州筑了几城,大约在什么位置,一一说了出来。这是他偶然跟长官看见的,当时并不觉得重要,只是天生记性好,大致记了下来。</p>
耶律颇的听着,不由心中大喜。以前只知宋军筑城,到底筑了多少,驻了多少军队,一无所知。现在得了这些情报,大军前来,就是有的放矢了。</p>
(今天有事,只有一章,见谅。)</p>
第235章 突破口</p>
站在院子里,看着天上飘下来的雪花。过了好一会,景泰转过身,对副都指挥使郭恩道:“今天下雪了,后边一天冷似一天。北边的契丹,大军应该已经到幽州了吧。”</p>
郭恩道:“依前方的消息,已有不少部族兵马,进入了幽州境内。不过耶律洪基的大军,刚过了北安州,想来不用十日,就要到幽州了。”</p>
景泰点头:“十天,也没多少日子了。这几日四处看了,周边的河流大多没有结冰,契丹人要想南下,只有走我们保州。大战将来,心里突然有些不安。”</p>
郭恩道:“太尉说的是。契丹人南下,想来是走保州。虽然各处都筑了城,驻了兵马,但能不能防住契丹人,心中还是没底。接下来几个月,必然多事。”</p>
景泰听了没有说话,回到了廊下,站在那里看雪。最近契丹境内开始慢慢收紧,情报不容易送出来了,前线的情势开始紧张起来。处于最前线的保州,气氛格外凝重。</p>
虽然景泰早就做了各种推演,制定了计划,但契丹人一日不来,心中就是一日不得安稳。自己做了万全的准备,谁又知道契丹人是怎么想的呢?</p>
过了一会,景泰道:“去请石遇和杨遂来,今夜我们一起饮酒赏雪。契丹人来了,这一场仗到底要怎么打,也要商量一番。若是数十万大军突然围上来,一个疏忽,就有可能铸成大错。”</p>
郭恩称诺,出去吩咐亲兵,去请两人来。</p>
景泰手下三师,一师驻北边的广信军,师都指挥使石遇。一师驻安肃军,师都指挥使杨遂。还有一师的都指挥使卢政,与军部一起驻保州。三师呈倒品字形,两师在前,迎战来的契丹人。军部和另个一师在后边,是景泰的预备队,同时查漏补缺。自全军编练完成,这是景泰部面对的第一仗,全军难免紧张。</p>
已经进入十月,草木枯凋,开始结冰,整个河北路的形势都紧张起来。只是河流没有结冰,契丹人不能涉冰渡河,宋军估计,最可能受到进攻的地方,就是保州。</p>
吴禁看了看身边的士卒,心中甚是不满。自己前几日到易州报告军情,说的一切都好,没想到最后只给了三十贯钱。那知州还振振有辞,说是要验证消息确实,才会给自己赏钱。昨日更是派了人,押着自己到析津府,由契丹大臣验证自己所说。</p>
叹了口气,吴禁紧了紧衣角,迎着凛冽的北方,一路北去。到了傍晚时分,终于进了析津府。</p>
此时大战将临,析津府驻了许多军队。虽然天气寒冷,街道上还是热闹得很,各种样的小贩在人群中穿梭。街道边的食铺热气腾腾,传出诱人的香味。</p>
吴禁使劲吸了吸鼻子,只觉得饥肠辘辘,只想美美吃一顿。</p>
一边的小头目道:“刚才的消息,留守正等在府里,我们快快前去!”</p>
吴禁随着他们,沿着大道一路北行,到留守府外的时候,太阳已经落下山去。看着留守府,吴禁只觉得又冷又饿,只盼着进了留守府,这留守先上一桌好菜来。</p>
进了留守府,由士卒领着,到了一边的花厅。里面没有酒菜,只坐着两个官人,让吴禁大失所望。</p>
耶律仁先已经等得心焦,见到人进来,急忙道:“这就是那个报信的宋人?”</p>
一边的士卒称是。耶律仁先道:“好,好!前几日看了耶律知州的奏报,甚是有用!今日特意让你来,就是要问一问到底情形如何。”</p>
吴禁忙拱手:“小的身份低微,留守问起,自然知无法不言,言无不尽!”</p>
耶律仁先连连道好。道:“看了耶律知州奏报,才知现在宋朝的禁军分整训过的,和未整训的。真正守边境的,是那些整训过的禁军。是也不是?”</p>
吴禁道:“回留守,确实如此。小的便就是原在河北路的禁军,最近都没有什么事情,只是守路而已。各城都是那些整训过的禁军在把守,我们这些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p>
耶律仁先听了,对一边的耶律宗允道:“大王,如此看来,对面的宋军数量没那么多。他们新调来的是二十五万兵马,若只是用这些人,并不可怕。”</p>
耶律宗允对吴禁道:“如此说来,河北路原有的二十多万禁军,都不作数了?”</p>
吴禁道:“自然是不作数了。现在禁军都当作厢军在用,巡视地方,把守路口,就是不作战。”</p>
其实宋军并不是如此,禁军整训过后,一大半士卒都留了下来。只是因为军官不足,没有编练成军而已。大部分驻在河间府周围,由刘几所部暂时羁糜。吴禁这些已经确定裁汰的,才当作厢军在用。吴禁连整训都没有参加,打定了主意要走的人,自然不知道这些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