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优化耕种(1/2)

作者:庚午1990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第84章 优化耕种

处理完了大蒜素的相关事宜,王珏便把重心投入到了帮助粮食增产的工作当中,以王珏掌握的知识,想要提高粮食产量只能依靠已经外来高产作物、杂交育种和优化农耕技术这三个方面下手,前两者虽然是效果最为突出的,但都遥不可期,那眼下想要做到粮食增产,就只能从优化种植技术上入手了。</p>

王珏思索许久后决定还是要从选种、种植密度、土壤肥料以及灌溉和一些科学种植的方式来入手,王珏前世一直生活在东北,那里的土地是闻名遐迩的黑土地,与现在北平周围的土地在土壤结构、肥力、酸碱度上有着不晓得差别,而且两地的气候环境也不一样,不能直接把前世的家乡那一套种植方法生搬硬套过来,王珏觉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还是要深入了解一下这个时代、这里的人民是如何耕种的,才能给出最好的方案。</p>

王珏想到了那些搬迁到北平进行杂交育种的农户,他们都是朱高炽精挑细选出来的,在耕种一事上经验丰富,估计与他们交流一番会有不少收获,便打算带着两个弟子去和这些人好好聊一聊,顺便也能交代一些杂交育种上的事儿。</p>

数月不见,这些搬迁到此地的农户们已经在朱高炽划分的试验田附近建立了一个小小村落,王珏看着那炊烟袅袅的简朴村庄,思绪又飘回了自儿时那个小山村。得知王珏到来,村民们十分高兴,热情的迎接三人。其中一个叫王乐的老人格外热情,一定要拉着王珏三人到自己家去坐坐。王珏架不住老人家的热情,再加上二人是本家,就跟着老人回了家。</p>

王乐的家里虽然简陋,但却十分整洁,看得出是个会过日子的人家,看着王珏四处打量,王乐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俺这家里太寒酸,让大人笑话了。”</p>

王珏自然不会嫌弃,两个学生也都是苦命人,自然没有高人一等的感觉,急忙跟王乐客气道,“没有没有,我看王老伯家里甚是整洁,一看就是个勤快人家,老伯你们搬到这里可还习惯,家中人可都还好?”</p>

王乐小的仿佛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几分,“习惯习惯!自大我们搬到这儿来,世子每月给我们银钱保障生活,派人帮我们建造房屋,不仅把王府的农田分给我们做试验田,还免了我们的赋税,要是种出高产的粮食,还有额外的奖赏!老农家有二子,二儿子感念燕王和世子恩德,过完年不久就去报名参军了,留下我们老两口和长子一家帮着世子弄那个杂交育种。”</p>

王珏扫视了一圈,“那令郎和大娘现在何处?”</p>

王乐叹了口气,“唉,这不倒春寒么,老农这婆娘就染了点儿风寒,被儿子送到城中看病抓药去了,也是多亏了世子啊,要不然我们这些穷农户染了病,多半都是在家里硬挺着。大人这次来思想看看杂交育种的事儿么?”</p>

王珏笑了笑,“杂交育种的事儿不急,你们都挺熟悉的,我到时候古来看一眼就行,我这次来是想和老伯您讨论讨论倪萍往年具体都是如何耕种的,比如说怎么沤肥啊,种植的间距什么的,还有我也没有官职在身,就是世子身边的一个幕僚,老伯你叫我名字王珏就好!”</p>

王乐本来还有些拘谨,一听到王珏要了解耕种上的事儿,顿时就放松了下来,从头到尾把自己耕种的经验拿出来分享给王珏。</p>

二人交谈一番后,王珏婉拒了王乐留三人吃饭的想法,带着两个学生又找了几户人家了解了一下,总算对眼下农耕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得了解。</p>

王珏发现这些农户的耕种技术大多都是祖辈们言传身教下来的,大多数是靠经验的积累,官府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政策和技术上的扶持,但大多也都局限于发放耕牛和种子、兴修水利设施、组织农户分享推广经验和限定耕种作物等等,这还是廉洁爱民的官府,要是遇到一些敷衍,也就是发放一下劝农告示然后就等着收税了,可以说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完全没有一个规范化的农耕技术。</p>

回到家后王珏就闭门不出,他打算弄出一个具体的章程来规范这些农户更加科学种植,王珏能想到的第一点就是合理密植,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特点,王珏打算教导农民进行合理密植。北平周围大多以种植小麦和水稻为主,就比如种植小麦时,改变这些农户以往随意撒种、间距不均的习惯,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进行播种,像保持行距在五到六寸左右,株距在两三寸左右,当然了,这也要根据土壤的肥力等条件适当的做出调整,这样就可以保证每株小麦都能有充足的光照、水分和养分获取空间,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避免因种植过密导致通风透光差、病虫害滋生等问题,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p>

而对于像水稻这类作物,可以规划好插秧的疏密程度,每穴插苗数量保持在3 - 5株左右,并且使行间距均匀合理,让水稻能在田间健康生长,提高整体产量。</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