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双金属温度计(2/2)

作者:庚午1990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第123章 双金属温度计

陶瓷外壳经过精心烧制,表面光滑细腻,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够防止外界灰尘、湿气等因素对温度计内部结构的干扰与破坏。</p>

在组装温度计的过程中,每一个部件的安装顺序与精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王珏亲自把关,指导匠人们小心翼翼地将双金属片、指针、刻度盘等部件依次装入陶瓷外壳之中,仔细调整各个部件之间的位置与间隙,确保温度计整体结构紧凑、稳定,能够正常工作。</p>

然而,当第一支双金属温度计初步组装完成后,王珏发现其测量精度并不理想。经过仔细检查与分析,原来是在双金属片的制作过程中,由于金属材料的纯度以及加工工艺的微小差异,导致不同批次的双金属片在相同温度下的膨胀程度存在一定偏差。这一问题让王珏陷入了沉思,他意识到,要想提高温度计的精度,必须对金属材料的质量把控以及加工工艺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标准化。</p>

</p>

于是,王珏又重新回到金属材料的选材环节,与供应商们深入沟通,要求他们提供更高纯度、质量更加稳定的黄铜与铁。同时,他对匠人们的加工工艺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规范与培训,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流程与质量检验标准,从金属的切割、打磨、镶嵌、焊接,到双金属片的成型与测试,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精细化管理,力求将每一个可能影响温度计精度的因素都控制在最小范围内。</p>

不少铁匠因为王珏这些严格的要求都打起了退堂鼓,但是一想到王珏提供的丰厚报酬,还有以后王珏也会长期稳定的购买,要是做成了,以后也算有了稳定的收入,这才咬着牙坚持下来。</p>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与改进,新一批双金属温度计制作完成。王珏迫不及待地对其进行了测试,将温度计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与一些之前制作的精度较高的温度计进行对比测量。</p>

结果显示,新制作的双金属温度计在测量精度上有了显着的提高,误差范围大大缩小,基本能够满足煤焦油干馏过程中对温度测量的需求。 但王珏并未因此而满足,他深知,科技的进步永无止境,只有不断追求更高的精度与更好的性能,才能在工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p>

他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双金属温度计的灵敏度,使其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响应温度的变化。 凭借着自己前世的专业知识,王珏知道通过改变双金属片的形状与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灵敏度。他让工匠们尝试将双金属片设计成螺旋形,这样当温度变化时,螺旋形的双金属片能够产生更大的形变,从而带动指针更加明显地转动,大大提高了温度计的灵敏度。</p>

然而,螺旋形双金属片的制作工艺更加复杂,对加工精度的要求也更高,需要匠人们具备更加精湛的技艺与耐心。 王珏与匠人们一起,再次投入到艰苦的试验与改进之中。他们不断调整螺旋形双金属片的螺距、圈数以及厚度等参数,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终于成功制作出了灵敏度更高的螺旋形双金属温度计。</p>

这种新型温度计不仅在测量精度上表现出色,而且能够更加迅速地感知温度的变化,可以为煤焦油干馏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p>

随着双金属温度计的制作逐渐趋于完善,王珏开始将其应用于煤焦油的低温干馏试验之中。他在反应釜周围合理布置了多个温度计,以便能够全面、准确地监测干馏过程中的温度变化</p>

。在试验过程中,根据温度计反馈的温度数据,王珏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加热火力的大小与时间,使得煤炭的干馏过程更加稳定、高效。</p>

通过对干馏温度相对精确的控制,煤焦油的产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而且产品质量也更加稳定、纯净。王珏看着那从收集容器中分离出来的色泽乌黑、质地均匀的煤焦油,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p>

二狗和王珏的两个学生见王珏这段时间忙的不可开交,人日渐憔悴,心里担心的同时也懊恼帮不上忙,虽然王珏已经讲了热胀冷缩的原理和双金属温度记得制作原理,但是他们也是一知半解,毕竟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过这些知识,很难实现学以致用。</p>

而对于自己的学生,王珏也布置了一个小小的额作业,他告诉杨蒙和付恩卿,虽然大部分物质都是热胀冷缩,但是确实有意见生活和生存必需之物,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是恰恰相反的,如果杨蒙和付恩卿能够找到,王珏不仅会给他们大红包作为奖励,也会开始系统的教授自己所学。</p>

喜欢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