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皇帝们直播华夏发展史第548章 阶级的尊严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尊贵性。 昏君和贪官都是一个道理,他们本身也许没有什么才能或者说是本事。 但是他们自身的身份,就代表了所处的阶级,这也就意味着无数人会维护自己的地位也就会非常疯狂的维护他们二人。 所以你对抗的不是一个贪官,而是一群有权有势的阶级。 并且天然你这个百姓的阶级,在官员阶级面前就落后许多。 或者说再多的百姓对上一个贪官,就算你们扭成一团,变成一根麻绳,都不会伤害他们分毫。 以卵击石,这就是以卵击石。 如果不是到绝境的地方,这样的苦难和血腥不会有人发现的,也不会有人去在意的。 民生不需要管,只需要养几个师爷,自己好好的研究诗词歌赋,然后更加精心的参悟做人的道理。 运气好的话,风调雨顺。 尽管自己什么都没做,但是只要不出差错,那都是自己的功劳! 升官发财指日可待。 至于底下的百姓生活的怎么样,大多数高高在上的官员他们从来不会在意。 因为他们的脚从来就不会沾染淤泥。 百姓什么时候用到的最多。 那当然是官员的诗词中,就算是本质上不关心不在意 但是什么样的是政治正确,这些过五关斩六将的读书人心里那可是非常清楚的。 更何况,将百姓写在自己的诗词里。 这不是间接的在替自己扬名吗? 哎呀,自己可真是个品德优良的父母官,远离百姓不去剥削他们不管自己的下属,其实在某一种程度上就算是一个好的父母官了; 从这就可以看出尸位素餐其实在封建王朝底层治理是非常常见的,更有一句话说的是无官不贪; 可能整个王朝真正找不到贪污,就是那种连大家潜规则默认的“孝敬”都不收,这样的官员可以说是在整个王朝境内的数量不会超过一只手; 什么是好的官员,在封建王朝社会既然不是履行好自己为官该尽的义务,也不是不成为贪官,而是好官只是需要一个聪明的不是非常贪婪的就行; 不要被百姓逼上绝境就已经是好的官员一个定义了; 要求就是这么的简单,所以说出生在古代的平民百姓的生活可不是那诗句里写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 如果你不幸的话,治理你那一片地的父母官不仅十分的贪婪,他还愚蠢的话,那更加是灾难; 因为愚蠢的人他只能看到眼前,所以杀鸡取卵的行为绝对是会发生的; 他只想着能够收敛更多的钱财,而不想着百姓被逼到绝境会有什么后果; 最后的结果绝对是两败俱伤,百姓活不下去了,肯定会铤而走险,要不就选择将事情闹大,上达天听; 可是这种丑事一般谁捅出来谁倒霉; 毕竟总是有些高官贵族乃至皇族把自己的面子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你让他丢人了,他能扰得了你? 况且官官相护这四个字代表的能量是非常的大,愚蠢的贪官自然走上这条路,所以说他这个性子也不是踏踏实实做事实的性子; 如果有捷径的话自然是想走捷径的,就比如自己贪污受贿,喜欢钱财,难道不会去贿赂自己的上官? 这可以不叫做贿赂,一开始当然只是孝敬一些当地的特产,到最后慢慢的纠缠的越来越深; 就算上官是傻子也知道自己这个下属是贪官,此时此刻已经被拉下水了; 送了那么多钱,本来就陷在这个下属的泥潭中,更何况自己什么也不用做能得到这么多钱,咋舍得将钱再还回去; 只要自己瞒着,那么一切还是风平浪静; 但是如果自己大张旗鼓的想要将钱送回去,暂且不说下属会不会攀咬自己一口,只说这件事情传出去了; 不管自己的本意是什么,就像是茅坑里打灯笼,不是死也是死了; 要知道一个人的事情如果有争议的话,没有人会去细究你是不是被蒙蔽的; 所有人只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疯狂的揣度他人,间或变为谈资,宣扬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来增添细节,只是为了好玩; 或者是满足他那一颗虚荣心,因为想要成为所有人视觉的中心,那虚荣心一上来可不就会将事情编造的更加吸引人的眼球; 既然被拖下水,所有人都会抱着侥幸的心理状态,觉得自己可以逃脱; 若是现在公布,想要和贿赂自己的下属撇清关系,那么得到的可不是夸赞,而是无尽的猜测和怀疑,自己的名声只能说是一落千丈; 除非有权威的人为自己站台,来保证自己是一个很好的官员; 要么是自己忍受不住压力,辞官以此来表示自己的清白; 无论是什么选择,这个结果那都是以自己莫名其妙的退让换来的, 自己明明是做好事情,是良心发现,不仅得不到任何的好处,反而是莫名其妙的被泼了一层污水! 这一般人谁能忍受得了,更何况也不需要自己做什么,只是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自己也什么都没有发现; 日子就这样慢慢的过去,只要自己不说,谁也不会知道; 就算是知道的人那也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自己身上不干净,还怎么敢宣扬出去呢? 不管上官也不是傻子,自己被拖下水,无论如何都要给自己找一条后路,又不是无牵无挂的一个人,还有父母和子女。 怎么着,都得“狡兔三窟”,多做一些准备,万一哪一天运气不好被发现了,也不至于就等死; 好歹有个希望,盼望着外面的人能够救助自己一把; 就算是救不了自己的话,也可以照顾照顾自己的孩子。 就像是下属拉着自己下水一样,上官当然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慢慢的腐蚀着自己的上司; 再加上他一路走来,可以说是党系庞大,只要是自己慢慢的从正规的科举制度考上来的; 同乡,同窗,自己的老师甚至是自己科举考试时候的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