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第712章 面陈方略于庙堂(三)
但是此处本身距离较远、平时难于防护,而且女真频繁扰边,日后无险可守。李成梁在地图上为朱载坖和一众臣子解说道:“殿下,诸位,原先的宽甸六堡不利防守,若移建孤山堡于张其哈喇甸,险山堡于宽甸,移沿江新安四堡于长甸,长岭诸处,仍以孤山、险山二参将戍之,可拓地七、八百里,益收耕牧之利。则女真难以滋扰也。”</p>
李成梁的计划是将整个宽甸六堡向北移,将边墙拓展到既利于守备又有可耕之田的宽甸地区,而且李成梁早就勘察好了地方,长甸堡在宽甸南百里,其东北五十里为永甸堡,又大奠堡在宽甸东南三十里,又东为石岔口驿,又宽甸北三十里约新甸堡,从新在此处构筑堡垒和长城,设兵守备,同时给士卒分配土地。</p>
汪道昆不由得说道:“这样一来,又是一笔开支啊。”</p>
朱载坖当然知道重新修筑堡垒长城需要投资,但是在辽东现在的情况下,未尝不是以工代赈的办法,而且宽甸土地肥沃,便于屯垦,日后的官军至少不担忧粮草问题。</p>
而且经过李成梁的解说,宽甸地区其地北界王杲,东邻兀堂,是东胡分犯要路,诸夷必争的边冲要地。大明将六堡北移,以便更好的拒敌于边墙之外。 而且联络朝鲜互通往来是必然考虑。宽甸地区与朝鲜隔江相望,是两国之间人员相互联系的必经之处。大明控制此地,既限制了女真南下发展的同时,又可以保证对朝鲜持续施加政治影响。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p>
更重要的是,北移六堡,大明实际控制的土地可是实打实多出了近八百里,对于朝廷有嘉靖来说,拓地八百里可是一件极为光彩的事情,尤其是在大明现在的情况下,无论是对于大明的国威,还是嘉靖本人的政治声望来说,都是极为利好的一件事情,还有什么比拓地开疆更大的功劳呢?</p>
而且这也使得朱载坖拥有说服朝廷的理由,不仅仅是为了干掉一个王杲,而是为了近八百里的肥沃土地和辽东的安宁,一旦大明在宽甸扎下根来,大面积推广玉米的种植,辽东边军战马和士卒的粮食问题就可以极大的得到缓解,减少对于朝廷转运的依赖,所节省的钱粮何止百万呢?</p>
何况六堡北移之后,一堡经管一段辽东长城,迫近女真根据地,扼守了女真拓展的出口。六堡处于辽东半岛的咽喉位置。它西临辽河,东靠鸭绿江,北连长白山脉,南通辽东湾。这一地理位置使得宽甸六堡成为连接辽东与关内的重要通道,将女真人挡在离辽阳四百里外的蛮荒之地,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网络。</p>
按照李成梁的规划,宽甸堡作为六堡之首,不仅是军事指挥中心,也是整个地区的行政中心,分守参将即驻扎于此,便于指挥。清河堡位于辽河岸边,负责控制水路交通。太平堡和新安堡则分别守卫东西两个方向的要道,防止女真人从侧翼突破。永宁堡和镇夷堡则位于北部,扼守着女真南下的要道,这六个堡垒不仅在地理位置上相互呼应,在军事行动上也能够密切配合。一旦有敌情发生,六堡之间可以迅速传递信息,调动兵力,形成有效的防御态势。</p>
朱载坖敏锐的察觉到,一旦六堡建成,不但可以有效的压缩女真的战略活动空间,而且可以增加辽东官军的防御纵深和防御弹性,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p>
喜欢隆庆中兴请大家收藏:(20)隆庆中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