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嘉靖,金榜题名第153章 录取294
也就是说,头场被选中,二三场只需文理通顺即可过关一方面,这是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考官们是无论如何也没法全部仔细审阅,所以比较客观的八股文变成了阅卷首选;</p>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明此时最重视的便是四书五经和程朱注解,选择八股文做重点,也在情理之中。</p>
半个月的阅卷之后,绝大多数考生的头场卷子,即将审阅完毕,经过同考官推荐,两位考官取中,现在一共有八十九份卷子取中。</p>
但广州行省乡试的解额是九十五个,这个数字是一定的,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如果换在别处,经历了能把人折磨死的阅卷之后,考官们会在最后松松手,凑起解额了事。</p>
但在这里,休想。</p>
因为此次担任主考官的,乃是右佥都御唐顺之。</p>
在阅卷过程中他三番五次重申,要求考官们认真对待每一位考生的试卷,力求将有真才实学且合乎要求的考生选拔出来,让他们出人头地。</p>
他不仅督促同考官们认真阅卷,自己也严格把关,对每份试卷的优缺点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点评,绝不肯让不好的试卷滥竽充数,结果当阅卷结束,还有六个名额没有录取。</p>
此时一名同考官看到一篇文章,不由自主的停下来,伸手拿过卷子,反复读了两遍,连连点头又放声大笑。</p>
笑声在这种场合之下自然是不合时宜的,监考官、正副考官全都把目光看向他。</p>
那名同考官也不胆怯,举着手中的文章高声道:“此文不得案首,天理难容!”</p>
说罢,唰唰在卷子上写上“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句陆游称赞好文章的名句,随即便端起朱卷走向副考官处。</p>
卷子已经快要改完,同考官们和监考官也都累得不轻,听闻这名同考官对手中这篇文章推崇备至,自然吸引了楼内所有人的注意力。</p>
副考官接过试卷,拿起手中老花镜一字一句的看了一遍,原本呼哧如风箱的呼吸声顿时激烈起来,赫然成了大风箱,他把手中老花镜放在桌面上,长舒一口气赞道:“此文读来令人神清气爽,丝丝入扣,乃是以古文入时文的典范。更难得是典故朴素,炼字精准,博雅洪范,真个是拿到金銮殿也能搏一搏的好文啊!”</p>
“荆川兄,你且来一观。”</p>
唐顺之侧身接过试卷,飞快的浏览了一遍,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便很快回到之前严肃的表情。</p>
“你忘写批注了,栾竹兄。”说着把试卷递了过去。</p>
副考官一拍脑门道:“你看我这脑袋!”</p>
被这场戏一闹,大家的疲惫缓解了不少。</p>
最后,为了保证优秀的文章不被遗漏,唐顺之带着副考官又认真审阅了每一份落卷,一直到张榜前一天,才从落卷中找出六份上好的,凑齐了九十五人。</p>
剩下的工作便是排定名次,因为考官都是临时抽调的,事毕解散,并没有编制上的隶属关系,所以谁也不怕谁,往往会因为意见分歧,出现激烈的争吵和辩论。</p>
但在这里不会,最起码不会因为第一名的排次而出现争论。</p>
再加上唐顺之对所有文章的优劣了若指掌,评判时一语中的,众人也就无从争执,仅用了半天时间,便排定了录取的名次,让一旁的内监官松了口气,擦汗笑道:“我还以为要耽搁了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