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御麦(1/1)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隆万盛世第936章 御麦

“调走傅侍郎,户部里反对的声音就小了,只要郭侍郎坚持,海运漕米一事在户部就不会有阻碍。” 到这个时候,王国光还把他当三岁小孩子一般糊弄,信誓旦旦对魏广德说道。 魏广德心里其实是有气的,甚至都想甩手不管此事了。 他自认为在当前的局势下,支持漕粮海运是正确的,不仅可以为朝廷节省下大量的运输耗费,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开黄河水患的影响,保证南米及时运抵京师,稳定北地。 何况,魏广德也不是要废弃漕运,只是让商船走运河,收取的水关闸费维护运河通畅,两岸河工也有活路,不至于为了活命就揭竿而起。 而且,魏广德自认为已经让步,那就是大部分漕粮还是走运河,只是维持海上航道,运送少部分漕粮。 就是这样利国利民的政策,杨博、王国光一党都还希望从自己这里获得利益,不得不让魏广德重新思考山西帮和南方,尤其是苏杭、扬州一带大商人之间的关系。 不过要给大明执行百多年的海禁政策松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只能慢慢来。 来自后世的他知道,开海对国家的意义,不仅可以提升经济,更是可以正眼看世界,打破国家的封闭。 大明朝是一个开放的王朝,并不是满清那样固步自封,还是愿意吸纳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 实际上,若是大明朝能够延续百年,或许趁着西方工业革命的浪潮,也能很顺利的发展起来。 魏广德对自己来到这里的任务只盯了三个,一个是开海,让大明朝融入这个时代的国际秩序,成为东方秩序的制定者。 西方的事儿,以当下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来说,太过遥远,根本顾不过来。 至于学习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那样满世界圈占殖民地,还是洗洗睡吧。 大明朝自身问题都那么多,都顾不过来,你还想着对外打出去抢地盘,就身边的文官唾沫星子都能喷死他。 至于是研究上古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重要文献。 另外,《尚书》中也包含了一些哲学思想,例如《咸有一德》篇中体现了儒家的道德思想,认为人应该遵守道德规范,追求道德完善。 《洪范》篇中则阐述了儒家的天命观,认为天命是神圣的,人应该顺应天命。 总的来说,《尚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军事、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具有重要价值。 既然这么重要,晦涩难懂的《尚书》也就成了皇帝的必修教材,自汉代起就是每个帝王需要学习的知识。 讲读毕,小皇帝进暖阁休憩,司礼监将各衙门章奏进上御览,魏广德就在旁伺候。 若是其他讲官,这时候是要去西厢房休息等待的。 今日是魏广德讲课,所以他要在一边,小皇帝若有所咨问,他就可以将本中事情一一明白敷奏,庶皇上睿明日开,国家政务久之自然练熟。 览本后,小皇帝还要在正字官辅导下习字,皇帝的书法水平不要求很高,但也不能太差。 临近午饭时间,魏广德还要讲《资治通鉴》节要,按之前讲官已讲略过,接着后面的说,将前代兴亡事实直解明白。 到这个时候,朱翊钧上午的课程才算结束,下午没有安排课程,不过往常讲官会布置作业,比如熟背什么文章或者习字多少篇。 魏广德正要告退之时,小皇帝忽然笑嘻嘻对他说道:“师傅,今日朕就不回宫了,就在这儿吃午饭,魏师傅也一起陪着朕吧。 御膳房昨儿进了一道菜,初吃虽然甘平,但是再吃就有另一种味道。” “那臣谢过陛下。” 听到小皇帝赐宴,魏广德倒没什么,御膳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吃,也就那样,还不如外面大酒楼的招牌菜。 不过小皇帝既然有心,魏广德也不会驳了他的意思,欣然接受。 魏广德把先前小皇帝练字的纸张收起来,这是要带回内阁的。 这些纸张按顺序放好,久了才能知道皇帝书法进展情况,前后有个比较。 不过,在宴席上,魏广德看到其中一道菜的时候,不由双眼瞪大,来不及招呼小皇帝就已经拿起筷子夹起来,反复打量。 “魏师傅,没见过这东西吧。” 御座上的小皇帝嘚瑟的话语响起,魏广德才反应过来,适才貌似孟浪了。 “陛下,这是何物?” 魏广德虽然已经知道,但还是佯装不知问道。 “这东西叫御麦,就种在西苑,前段时间成熟,所以让御膳房做出来。” 小皇帝很高兴魏广德不认识,于是给他科普道。 “宫里一直有这东西?” 魏广德狐疑问道。

关闭